班主任育人经典案例.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9443332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育人经典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班主任育人经典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班主任育人经典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班主任育人经典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班主任育人经典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主任育人经典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育人经典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育人经典案例 -让后进生的明天同样灿烂辛集市小辛庄乡学校 王冀川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蒙昧,收获期望。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给他们一份个性的爱,那就是信任、鼓励和宽容。背景: 众所周知:初二,作为初一到初三的过渡期,学生的成绩开始在这个时期拉开距离。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之后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就是初二所谓的“两极分化”。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育人工作,而育人工作中最令班主任费时费力而又可能收效不大的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班主任

2、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在班级管理中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班主任转化后进生工作策略方法就是用爱去关心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自信心与自制力,点燃心中的那盏明灯,插上理想的翅膀,自由翱翔。典型案例过程:魏恰西同学是我们班一位较为典型的“后进生”。活泼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喜爱玩电脑游戏,能够说已经到达了痴迷的程度,每次的作业都马虎了事,有抄袭现象,学习习惯很差,平时父母管不住,让老师十分头疼。 透过观察和了解,我对魏恰西同学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心中有了数:他的这种不好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小学阶段构成的,由于父母疏于管教,同时他又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导致了他的这种不

3、良习惯的构成。长此以往,他对学习也就失去了足够的信心,自然出现反应偏慢这种状态。反过来,学习上的不如意又加剧了其自卑感,并使其不断内化,最终让他变成了这种行为状态。 针对魏恰西的状况,用常规的谈话、批评、表扬显然收效不大。他失去的是自我心理暗示,因此,务必先帮忙他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心理暗示,其它工作才能开展。在征得家长、任课老师及同学们的明白支持帮忙下,我准备这样一步一步的帮忙他: 首先:对他一开始的目标降低一点,让其也能够体验成功。针对他的状况,我把有效提高他的学习成果作为其增强信心的切人点,让他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提高他的用心性,树立他在班级中的良好形象,具体做法为:1、分析现状,提出目标。

4、根据对他平时学习状况的观察,我发现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也不是最差,但总体仍偏差,不仅仅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上更是显得吃力,而且由于学习习惯差和懒惰,对于基础性,识记性的学科知识掌握得也很差。对此,我找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具体讨论他的学习目标问题,针对起点较低基础较差的现状,我与他共同制定了相对其它同学较低的目标,定位于书本的基础,背公式概念、做基本题,难的不作要求,比如,每一天自己抽空到我这边来背诵一首古诗。目标的接近,使他有了试一试的信心。2、对他进行具体指导,帮忙他实现目标。为此,我协同其它任课老师及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给他各科搭配一个小帮手。他看到这么多老师同学全力帮他,也体现出前所未有

5、的发奋和配合。果然,在接下来的课堂表现以及老师在平时所进行的小测验或者默写、背诵等,尽管状况也不是个性理想,但较以前进步是明显的。同时,他担任劳动委员,每次的劳动卫生时,他都能够以身作则,再苦再累的活他都毫无怨言,他在同学心目中留下了十分好的印象,让他体验到了受人尊重的自豪感。3、对于他的进步及时给予充分的表扬,让其体验成功。有了成绩的进步,哪怕就是一次默写状况的好转,我都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对他的进步进行了一番表扬,此后的上课,他显然比以前投入多了。作业也认真多了。 其次:引导他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学习的信心。 在学习上初尝成功喜悦之后,我把精力集中到解开他心头之结上来。尽管他学习有所进步,但

6、毕竟仍较差,再加上他仍会偶尔产生自卑的心理暗示。此外,我还透过与他姐姐的沟通、与各科老师的沟通、与全班同学的沟通,来营造正面引导的良好氛围。让他一心扑在学习上,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再加上学习上略有进步,他显得较以前自信多了。 最后:引导他逐渐提升目标,以正确的心态应对挫折。 信心调动起来之后如何持续?关键在于增强耐挫力。因此,在他初具信心、学习略有进步的基础上,我对他适时调整了要求,将其目标适度提升,使其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遭遇挫折,并鼓励他发挥自我作用,摆脱知难而退、对现实一味逃避的心理。同时,我改变初阶段时的事事关心,变为遥控指挥、宏观调控。这种“若即若离”的方式,使他不得不应对现实迎接挑战。而这些无疑中增强了他的耐挫力。反复几次下来,不仅仅持续了起自信心,也是他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奋,魏恰西同学已经能够很自觉的远离了电脑游戏,对学习有了很大的兴趣和主动性。 透过魏恰西的转变,使我感到,在当前“后进生”转化工作中,除了需要我们对于她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更多的真诚和宽容,还个性需要我们教育者思考的恐怕是我们的方法是什么。注重培养“后进生”的心理优势,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重要。总之,只要我们共同发奋,坚定信心,科学教育,把转化后进生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这些迟开的花朵将开得更加绚丽,更加灿烂。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