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五: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441023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五: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五: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五: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五: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五: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五: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五: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B推广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C如上图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图,图中A极为正极D光伏发电能量转化方式是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2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如下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等式是 ()AH1H2H3H4BH1H2H3H4CH1H2H3H4DH1H2H3H4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2、如下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4(2010山东理综,10)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

3、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5已知甲、乙、丙、丁代表4种纯净物。甲(g)2乙(g)丙(g)丁(g)Ha kJ/mol(a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g)的能量一定大于丙(g)的能量B该反应不需要加热C1 mol甲(g)与2 mol乙(g)的总能量高于1 mol丙(g)和1 mol丁(g)的总能量D该反应表示:1 mol 甲(g)与2 mol 乙(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6已知:(1)胆矾失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 Q1 kJ/mol(2)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s)=Cu

4、2(aq)SO(aq)HQ2 kJ/mol(3)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则Q1与Q2的关系是(Q1、Q2为正数) ()AQ1Q2 BQ1Q2CQ1452 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8已知:C(s)1/2O2(g)=CO(g) H110.5 kJ/molCO(g)1/2O2(g)=CO2(g)H283.0 kJ/molH2(g)1/2O2(g)=H2O(g) H241.8 kJ/molC(s)H2O(g) CO(g)H2(g) H131.3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2.4 g炭完全转化为

5、水煤气,然后再充分燃烧,整个过程放出热量39.35 kJB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C由反应可知CO具有还原性而没有氧化性D由反应可知,反应过程中转移5 mol电子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大于604.5 kJ12345678二、非选择题9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该反应的H=(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

6、示)。(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 (g)H241. 8 kJ/mol,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mol,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与实线()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10碳是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2)已知CH3OH(l)的燃烧热H238.6 kJ/mol,CH3OH(l)O2(g)=CO2(g)2H2(g)Ha kJ/mol,则a_(

7、填“”、“”或“”)238.6。(3)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 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H1 176 kJ/mol,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 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11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重大课题。为解决目前燃料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缓解能源危机,有的专家提出利用太阳能促使燃料循环使用的构想,

8、如下图所示:过程可用如下反应表示:2CO22COO22H2O2H2O22N26H2O4NH33O22CO24H2O2CH3OH3O22CO H2O_3O2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能转化为_能。(2)请完成第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上述转化过程中,H1和H2的关系是_。(4)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见下表:共价键HNHONNO=O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能量/kJ/mol393460941499常温下,N2与H2O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12(创新探究)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途径C(s)O2(g)=CO2(g)H10再燃烧水煤气:2CO(g)

9、O2(g)=2CO2(g)H302H2(g)O2(g)=2H2O(g)H40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两种途径放热:途径放出的热量_途径放出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_。(3)由于制取水煤气的反应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为_。(4)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 H125 kJ/mol 3Fe2O3(s)CO(g)=2Fe3O4(s)CO2(g) H247 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319 kJ/mol 请写出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_。(5)简述煤通过途径作为燃料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