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五第三讲针对训练 测与评.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9440747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五第三讲针对训练 测与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选修五第三讲针对训练 测与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选修五第三讲针对训练 测与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选修五第三讲针对训练 测与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选修五第三讲针对训练 测与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五第三讲针对训练 测与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五第三讲针对训练 测与评.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由CH3、OH、四种基团两两组合而成的化合物中,其水溶液显酸性的有()A1种 B2种C3种 D4种解析:水溶液显酸性的有CH3COOH、和H2CO3(),共4种答案:D2(2011人大附中高三第一次质检)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蒸馏过滤静置、分液加入足量金属钠通入过量的CO2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FeCl3的溶液加入乙酸与浓H2SO4混合共热合理的操作步骤是()A BC D解析:将苯酚转化为不易挥发的盐苯酚钠,然后蒸馏回收乙醇的水溶液当刚有固体盐苯酚钠析出时停止加热,通入CO2,

2、得油状苯酚;静止、分液得苯酚答案:B3从甜橙的芳香油中可分离得到如下结构的化合物:.现有试剂:KMnO4酸性溶液;H2/Ni;Ag(NH3)2OH;新制Cu(OH)2悬浊液,能与该化合物中所有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A BC D解析:该化合物中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醛基两种,酸性KMnO4溶液均可以与这两种官能团反应;H2/Ni均可以与这两种官能团发生加成反应;Ag(NH3)2OH只能与醛基反应,不能与碳碳双键反应;新制Cu(OH)2悬浊液只能与醛基反应,不能与碳碳双键反应答案:A4(双选)下列物质中,能够发生水解,且加入氢氧化钠后,能提高水解程度的是()A溴乙烷B乙酸乙酯C苯酚 D乙醇解析

3、:上述物质中,能够发生水解的只有溴乙烷和乙酸乙酯:在以上可逆反应中,水解产物分别有HBr和,加入NaOH后,NaOH与HBr、分别发生中和反应,使上述可逆反应向正方向移动,有利于水解,提高水解的程度答案:AB5鉴别苯酚溶液、己烷、己烯、乙酸溶液和乙醇5种无色液体,可选用的最佳试剂组合是()A酸性KMnO4溶液、新制的Cu(OH)2悬浊液BFeCl3溶液、金属钠、溴水、石蕊试液C石蕊试液、溴水D酸性KMnO4溶液、石蕊试液解析:B、C选项中试剂均可鉴别上述5种物质,但若用B选项中试剂来鉴别,其操作步骤较繁琐:用石蕊试液可鉴别出乙酸溶液,用FeCl3溶液可鉴别出苯酚溶液,用溴水可鉴别出己烷和己烯,

4、余下的乙醇可用金属钠鉴别而用C选项中试剂则操作简捷,现象鲜明:用石蕊试液可鉴别出乙酸溶液再在余下的4种溶液中分别加入溴水振荡,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使溴水退色的是己烯,发生萃取现象的是己烷,和溴水互溶的是乙醇答案:C6已知酸性:,现要将转变为,可行的方法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再通入足量CO2气体与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该物质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加热与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ABC D解析:中: ;中:;中:中: .答案:D7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5H11Cl,用碱的醇溶液处理X,可得到分子式为C5H10的两种产物Y、Z;Y、Z经催化加氢都可得到2甲基丁

5、烷则X的结构简式是()ACH3CH2CH2CH2CH2Cl解析:A用碱的醇溶液处理只得到一种产物,而且加成之后不能得到2甲基丁烷;C用碱的醇溶液处理只得到一种产物;D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答案:B8有机化合物A只由C、H两种元素组成且能使溴水退色,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A、B、C、D、E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鉴别A和甲烷可选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B、D均能与金属钠反应C物质C的结构简式为CH3CHODBDE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解析:由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可知A是乙烯,则B为CH3

6、CH2OH,C为CH3CHO,D为CH3COOH,E为CH3COOC2H5.B与D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H2O,D错误答案:D9(2011北京东城模拟)M的名称是乙烯雌酚,它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M的分子式为C18H20O2BM与NaOH溶液或NaHCO3溶液均能反应C1 mol M最多能与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1 mol M与饱和溴水混合,最多消耗5 mol Br2解析:B项,M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答案:B10某一有机物A可发生下列反应:已知C为羧酸,且C、E均不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可能结构有()A1种

7、B2种C3种 D4种解析:由题意知A应为酯,则D为醇,但不能为甲醇、乙醇或1丙醇,因为这些醇均可氧化为醛,C不是甲酸,E为酮(分子中含碳原子数3),故A可能为或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11(16分).下列物质ACH3OH BCH3CH2OH其中:(1)能氧化成醛的是_,(2)不能被催化氧化的是_,(3)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某有机物X分子中只含C、H、O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10,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8%,已知该物质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X的分子式为_若1 mol X与浓溴水反应时消耗了3 mol Br2,则X的结构简式为:

8、_.(2)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得到Z(C9H10O2),XYZ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类型为_(3)Z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有_种写出其中任意两种的结构简式:_.解析:.(1)能氧化成醛的醇,连接羟基的碳原子上要有23个氢原子,故选A、B、D.(2)不能被催化氧化的醇连接羟基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故选E.(3)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的醇,连接羟基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要连有氢原子,故选B、C、D、E.设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8%,则M(O)16.28.所以该有机物分子式中氧原子数为1,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614.

9、8%108.该物质又与FeCl3溶液显色则必有酚羟基、苯基,酚羟基和苯基式量分别为17、77,则残基为CH2,分子式为C7H8O,由1 mol X与浓溴水反应消耗3 mol Br2知,CH3不在OH的邻位及对位,而是在间位,即;再由(2)中Z的分子式可推知Y的分子式为C2H4O2,即CH3COOH.答案:.(1)A、B、D(2)E(3)B、C、D、E.(1)C7H8O(2) 酯化(或取代)反应(3)4、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2(14分)某有机物A(C4H6O5)广泛存在于许多水果内,尤以苹果、葡萄、西瓜、山楂内为多该化合物具有如下性质:在25时,电离常数K13.99104,K25.5106;

10、ARCOOH(或COH)有香味产物;1 mol A慢慢产生1.5 mol气体;在一定温度下的脱水产物(不是环状化合物)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试回答:(1)根据以上信息,对A的结构作出的判断是_A肯定有碳碳双键 B有两个羧基C肯定有羟基 D有COOR官能团(2)有机物A的结构式(不含CH3)为_(3)A的脱水产物和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A的一个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是_解析:(1)由A中有两个COOH;由A中有醇羟基,由定量计算:n(OH)1.5 mol3 mol.结论:A分子中含2个COOH,1个OH.答案为B、C.(2)利用残基法:C4H6O52(COOH)(OH),A可以看作是乙烷分子中的

11、3个H被2个COOH、1个OH取代后的产物,有两种结构: (题设不含CH3)(3)由A脱水成烯后,与Br2反应方程式有HOOCCHCHCOOHBr2HOOCCHBrCHBrCOOH,答案:(1)BC(3)HOOCCHCHCOOHBr2HOOCCHBrCHBrCOOH,13(14分)(2010新课标全国卷)PC是一种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和韧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某研究小组开发的生产PC的合成路线: (PC)已知以下信息:A可使溴的CCl4溶液退色;B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C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为

12、单峰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_;(2)B的结构简式为_;(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4)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_(写出结构简式)答案:(1)丙烯14(16分)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下列物质:(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2)写出由A制取B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由A制取C、D、E三种物质的有机反应类型:C_,D_,E_.(4)写出两种既可以看作酯类又可以看作酚类,且分子中苯环上连有三种取代基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要求这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子中苯环上的取代基至少有一种不同):_、_.解析:(1)A分子中含氧官能团为羧基和羟基(2)据A、B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由A制取B为酯化反应,方程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