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439834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证书等级:乙级证书号:174416 sy某省某市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 某桥水库灌区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某省某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二00三年九月院长:张善德分管副院长:徐经超分管总工:张广炀项目负责人:梁小平审 查:李建平编写人员:彭道洲 王海洋彭军秀 杨锐郑艳平周丽孟丽华 邵建中1项目提要1.1 项目背景及依据 11.2 当地经济社会简况及该灌区的基本现状 21.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 31.4 水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51.5 主要建设的内容及工程量 61.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1.7 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结果 101.8 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 111.9 可行性研究

2、结论 122当地经济社会概况及基本现状 142.1 自然状况 142.2 经济社会状况 192.3 基础设施状况 192.4 灌区骨干水利工程状况 202.5 农业生产状况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状况 203奥桥水库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 223.1 骨干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223.2 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23.3 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和开发土地治理对骨干工程的要求233.4 建设的必要性 244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 254.1 灌区现状水供需平衡分析 254.2 建成后或设计水平年水供需平衡分析 284.3 灌区水质分析 325规划设计 455.1 建设指导思

3、想 455.2 建设目标 455.3 建设等级标准 455.4 规划布局及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方案比选 466灌区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636.1 主要建设内容 636.2 主要工程数量 656.3 主要材料和设备数量 686.4 计划建设工期 687灌区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 727.1 灌区建设管理 727.2 灌区施工组织 738灌区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78.1 投资估算依据及有关规定 778.2 投资估算 778.3 资金筹措方案 778.4 分年投资计划 788.5 建设资金管理 789灌区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 999.1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效益 999.2 新增农产品能力和产值 999

4、.3 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999.4 经济评价分析 10410灌区建后运行管理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10510.1 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 10510.2 运行管理制度 10510.3 工程设施管护及经费来源 10510.4 供水水费收取 10711环境影响评价 11012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附表:1 .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经济社会及基本现状表2 .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水供需平衡及经济评价结果3 .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建设任务、投资、效益计划 附图:1. 某桥水库主干渠、东干渠纵剖面图2. 某桥水库主干渠、西干渠纵剖面图3. 某桥水库灌区地理位置图4. 某桥水库灌区

5、灌溉面积分布图5. 主干渠衬砌断面图6. 挡土墙横断面图7. 节制闸纵剖视图8. 分水闸纵剖示意图9. 泄洪闸纵剖示意图10. 测流工作桥示意图11. 农用桥示意图1 项 目 提 要某桥水库灌区纵跨某、京山两个县市。水库位于京山县雁门口镇境内,毗邻二级国道汉宜公路,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总库容 3991 万 m 3、兴利库容2213 万 m 3。灌区内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是某市和京山县的主要粮棉产区之一。1. 1 项目背景灌区于 1958 年动工兴建,1964 年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某桥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7.72 万亩, 有效灌溉面积5.8 万亩。工程运行近40 年来, 年均供水量达

6、1636 万立方米,为某和京山两个县市的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 以人字河主干渠、东西两个分干渠以及所属12 条支渠为骨干网络的某桥水库灌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条件有限等多方面原因,灌区骨干工程在建设期间未能按设计标准完成。渠系建筑物也没有配套完善,加之运行多年,维修配套资金有限,致使灌区设施不配套,建筑物老损退化非常严重,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为了进一步完善灌区骨干工程配套设施,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供水制度,促进灌区骨干工程的良性运行,根据水利部农发办关于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建

7、设规划的有关要求,受某市水利局和某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委托,我院编制了某省某市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某桥水库灌区骨干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2 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简况及项目区(灌区)基本现状1.2.1 经济社会简况项目主要效益区某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区内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素有“百里棉乡”之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茶圣”陆羽就出生在这里。灌 区 多 年 平 均 降 雨 量 为 1014mm , 多 年 平 均 径 流 深 450mm ,灌区多年平均气温16.3 ,年日照时数为2030h ,多年平均蒸发量1251.7mm ,

8、全年无霜期长达258d 。某市位于汉江中下游平原,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和油菜,是优质棉的理想开发地区。某市的棉花产量基本稳定在 100 万担左右,粮食生产也能自给有余,在整个某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据统计,2002 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99.52 亿元,农业生产总值达79.18 亿元,工业总产值40.54 亿,城镇居民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892.0 元,农村居民每年人均收入2716.0 元。1.2.2 灌区基本现状某桥水库灌区人口总数为13.4 万人,耕地面积为15.4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5.4 万亩。水库坝址位于某河支流西河上游,属汉北河水系。灌区渠系和建筑物于1958 年动工兴建,

9、1964 年基本建成并投入运用。除建有总库容3991 万 m 3、兴利库容2213 万 m 3 的某桥中型水库以外,还在主干渠和东西两个干渠上建有渡槽2 座,节制闸 8 座,分水闸12 座,泄洪闸2 座,涵洞8 个等渠系建筑物,基本上形成了以某桥水库为水源,主干渠、东、西两干渠以及12 条支渠为骨干的灌溉系统。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条件有限等多方面原因,灌区骨干工程在建设期间未能按设计标准完成,加之运行多年,维修配套资金有限,致使灌区设施不配套,工程老损情况相当严重,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1.3 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 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某桥水库灌

10、区建于上世纪60 年代, 受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差,配套不完善,此为“先天不足”。管护跟不上,工程老损严重,此为“后天失调”,致使工程效益和灌溉面积逐年衰减。某桥水库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a. 渠道设计标准低、质量差某桥水库灌区于1964 年建成,当时正处在国家困难时期,该工程只能将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水库建设和总干渠、干渠上的主要建筑物,渠道均由当地人民群众自筹建设,渠道开挖断面“三度”达不到要求,填筑质量差,有很多渠段存在欠挖欠填现象。填筑渠堤普遍单薄,边坡较陡。b. 管理不力,维护不够 渠道内杂草丛生,淤积严重,部分渠段内外坡均较陡,时有垮塌现象发

11、生,浆砌石结构多已倾斜,部分垮塌,渡槽槽身接头、节制闸、分水闸闸门止水大多损坏,闸门锈蚀严重,启闭设施简陋、落后。c 渠道滑坡在桩号 6+2308+400 的部分渠段,由于地势陡峻,坡顶垂高达10m , 在暴雨袭击下,滑坡时有发生,已经造成这部分渠道淤积,如果继续发展,不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甚至堵塞渠道,产生严重的后果。d. 建筑物老损严重水库大坝、溢洪道经历过几次大洪水考验,其间出现过险情。一次是背坡发生了管涌,一次是溢洪道一侧的挡土墙被冲歪,下游浆砌块石海漫被冲的了一个大坑。经过近几年的除险加固,水库大坝已经脱险。但是,灌区渠系建筑物建成运行至今,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维修,部分建筑物已严重损坏

12、,直接影响运行安全。e. 水资源严重浪费由于渠道渗漏、毁损老化,建筑物跑水和管理原因,致使水资源浪费严重。在灌区,半挖半填和填方渠道占的比生较大,受填筑质量和土料影响,渠道普遍存在散浸,有的还存在明漏现象。大部分渠道“三度”未达标,加上渠道淤塞,输水不畅,造成上游出现漫堤跑水,下游用水得不到满足,或者是根本得不到供水。渡槽接头、泄洪闸、分水涵闸止水大多数已老化或损坏,漏水现象较普遍。同时由于建筑物配套不全,随意扒口,串灌漫灌现象普遍,供水损失大,管理困难。1.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灌区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大力加强灌区骨干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加强骨干

13、工程硬件设施和管理体制的改善,才能解决农业用水和水资源有限的矛盾,才能恢复和提高灌区骨干工程的效益,才能促进灌区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才能不断改善灌区的生产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4 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结果通过对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可知,某桥水库灌区水资源尚属丰富,但现有工程状况恶劣,实际灌溉面积仅有5.4 万亩,水土资源利用极不合理,浪费严重。经过水土资源平衡分析,确定灌区规模为7.72 万亩, 即恢复到原设计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可达到75% , 设计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65 , 要实现这一目标,特别要注意各种水资源的联合利用,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强化节水观念,以使灌溉水利用系

14、数达到设计要求。1.5 主要建设的内容及工程量1.5.1 主要建设的内容按照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建设规划的要求,某桥水库灌区骨干工程建设的主要内 容如下: 1.5.1.1 渠道整治加固渠道疏挖项目:将主干渠、东干渠、 西干渠全长27.7km ,进行疏挖清淤。渠堤加高培厚:对主干渠3+5007+200 段,东干渠10+40013+600 段以及西干渠14+50015+700 段全长8.1km 进行加高培厚改造。渠道防渗衬砌项目:将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全长27.7km ,进行防渗衬砌处理。渠道滑坡整治项目:对主干渠上6+2306+530和8+1008+400 长 600 米进行滑坡整治,即在渠段两边修筑重 力式挡土墙。1.5.1.2 渠系建筑物改造工程拆除重建项目:a. 十二座分水闸:瓦庙分水闸、肖岭分水闸、何畈分水闸、周雷分水闸、张代分水闸、谷石分水闸、何倒分水闸、冯店分 水闸、郑分水闸、龙尾分水闸、雷陈分水闸。b. 七座节制闸:肖岭节制闸、人字河东节制闸、人字河西节制闸、新民节制闸、姚毛湾节制闸、严赵节制闸、蔡郑节制 闸。c. 一座泄洪闸:治山泄洪闸。d. 一座渡槽:余岗岭渡槽。e. 二十九座农用桥: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上共29 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