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泉师范学校实训中心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43983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泉师范学校实训中心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孝泉师范学校实训中心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孝泉师范学校实训中心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孝泉师范学校实训中心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孝泉师范学校实训中心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孝泉师范学校实训中心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泉师范学校实训中心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孝泉师范学校实训中心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1一、项目概况1二、业主简介1三、编制依据3四、编制内容3五、项目初步结论4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5一、四川省教育系统受灾情况5二、德阳市受灾情况6三、项目业主单位受灾情况7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8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9三、灾区教育重建所面临的有利条件11第四章 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13一、项目建设选址13二、自然条件13三、区域社会经济及配套条件15四、综合评述16第五章 建设规模及内容17一、建设内容及规模17二、项目建筑指标17第六章 项目工程方案18一、设计依据18二、建筑设计构思18三、建

2、筑单体设计18四、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19五、剖面设计19六、交通组织19七、立面设计19八、无障碍设计20九、建筑物结构设计20第七章 公用工程方案22一、给水排水22二、电气设计23三、自然通风26四、建筑物防雷、接地及安全27五、广播系统29六、视频监控系统及防盗报警系统29七、计量系统29第八章 节能措施30一、设计依据30二、设计范围及主要原则30三、主要节能措施30四、节能效果分析31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设计33一、环境保护33二、消防设计及施工期保护措施35第十章 劳动安全措施36一、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36二、防护和监控措施36三、施工安全措施37四、劳动卫生措施38五、预期

3、效果及评价38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及招标39一、组织机构39二、人力资源配置39三、项目招投标39第十二章 项目管理、实施进度41一、项目建设管理41二、建设进度计划43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6一、投资估算范围46二、投资估算依据46三、项目投资46四、资金筹措50第十四章 社会评价53第十五章 结论及建议54一、研究结论54二、建 议54V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实训中心灾后重建项目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实训中心灾后重建项目(二)项目业主: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三)项目地址: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四)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拟在孝泉师范学校原址

4、基础上重建实训楼3200m2,以及相关的辅助配套设施。(五)项目建设期:2009年5月2009年12月(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00万元,由中华慈善总会容保斋援建。二、业主简介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创办于一九四五年,校址为我国历史上文明的二十四孝之一东汉“一门三孝”旧地姜孝祠。学校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科学楼、艺术楼、体育馆、食堂、礼堂、图书楼和四幢教工宿舍楼、三幢学生宿舍楼,具有联合国儿基会援助的现代化办学设备。学校现有初等教育、幼师、电子电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广告设计、旅游服务与管理、服装工艺、电子商务、机械加工等十多个专业。教

5、职工150多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8人,中级以上职称的62人,有全国教育系统劳模1人,省劳模3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青年拔尖教师1人。建校60多年来,学校还先后办过初师班,红师班,小学教师进修班,初中物理、化学、音乐教师进修班,中学班,干专班,共计为国家培养出万余名毕业生。其中包括自贡市委书记赵大蓉等一大批党政机关干部和以大学著名教授张庸为代表的优秀教师。一九四五年秋,伪四川省政府指派王成德筹办学校,担任第一任校长。招收学生两个班,56名学生。一九四六年九月周大龙接任校长直至新中国成立。一九五O年初,德阳县人民政府报请川西行政公署批准,派冯兴汉、冯绍芩代表政府接管

6、四川省立孝泉师范,同时把广汉、什邡、绵竹的简易师范合并到四川省立孝泉师范,定名为“川西区孝泉师范”,停办了私立跃鲤中学,把校舍和姜孝祠一起划归为孝泉师范。当时有教职工三十九人,七个班,学生三百一十八人。一九九八年,学校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中师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内容与办法的研究”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一九九九年三月,学校被授予“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二00年四月,学校被省教委确定为首批举办五年制小教大专的试点学校。二00四年八月,学校完成人事制度改革,全校教职工签订了聘任合同书和岗位聘任协议书。二00五年四月十六日,市教育局批准学校加挂“德阳市职业技术学校”校牌,成为师范与非师范并举、

7、大专与中专齐驱、全日制与函授兼容、自主办学与联合办学共存的新型学校。四川省孝泉师范教育质量高,办学成果显著。历来受到了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团中央书记王伟,国务院办公厅主任张防春,省委书记廖志高、杜心源,省人大副主任康振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明朗、张仲炎,省教厅厅长张秀熟,省教委主任任贵禄、王可植,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高沂等领导,以及苏联、越南等国代表团曾先后来校参观考察,给在校师生以极大的鼓励,使孝泉师范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目前,这被人们誉为“育人的一片净土”、“小学教师的摇篮”、“中师的一颗明珠”的四川省孝泉师范正在逐渐向职业教育过渡,力争为德阳打造西部职教基地作出更大的贡献。三、编制依据l

8、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l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l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l 德阳市区中小学生布点专项规划(20072017);l 业主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l 业主对项目建设的主要意见及预期目标;l 国家和四川省其它相关规定和要求。四、编制内容可行性研究范围涉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建设进度、建设投资。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阶段工作的基础。五、项目初步结论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方针政策,符合德阳打造

9、西部职教基地的总体规划,符合德阳的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项目的建设可以帮助地震灾区学生早日进入永久性学校学习生活,解决迁入德阳市区的灾区群众子女就学问题,缓解德阳市学生入学难问题,完善德阳市旌阳区的基础配套,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项目为原址重建考虑到周边环境对未来教学和管理的实际需要,又兼顾到基础设施的配套条件,节约建设投资,场址选择理想。项目总投资400万元,由中华慈善总会容保斋援建,其资金筹资有保障。项目建设单位组建了项目管理领导班子,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办法,可以保证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管理单位组织机构严谨,通过协调各主管单位,努力推进项目

10、全面实施,项目工程技术方案及安全防范措施有保障。以上分析表明,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58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一、四川省教育系统受灾情况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全省地震遇难人数可能超过8万人,受伤36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万亿元,1000多万人无家可归,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几乎夷为平地。大地震也给教育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全省受灾学校1.18万所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亿元。(一)重灾区学生伤亡严重,灾区学生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地震发生时,正值学校上课期间,教育系统蒙受了极

11、为惨痛的损失。数百万学生经历了地裂房塌、亲人离散、家庭破碎的悲惨遭遇,重灾区学生在经历地震之后,心理蒙受了巨大的创伤,若得不到有效干预,轻者将导致身心功能的失调或部分丧失,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者将可能导致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等严重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他们未来正常的生活。(二)地震对重灾区教师生存的基本条件破坏很大,加之地震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能力。地震中,重灾区教师也经历了家园瞬间破碎的惨景,有的亲人离散,有的亲眼看到自己的学生、同事、朋友伤亡,都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复学复课后,教师工作与生活条件艰辛,迫切需求关心和关怀。目前,我们正在面临这样的问题

12、:一方面心理创伤严重的教师已难以坚持正常上课;另一方面坚持上课的教师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如不积极引导和关注,将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管理秩序被打乱。地震中断、打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管理秩序,全面复学复课后,还面临一些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尤其是板房学校,比如卫生防疫问题,安全问题,教育教学的组织和管理问题,音乐、体育、实验等课程的开设问题。(四)学校教育教学所需的社会支持系统被削弱。公共社会文化系统整体上遭受损失,学校教育生态平衡系统被打乱。家庭、社会、经济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教育的社会支持能力有所削弱

13、。教育重建是整个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川省教育厅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统筹规划,集中调配财力、物力、人力等各种资源,有力地推动了灾区学校全面复学复课的各项准备工作。9月1日新学期开学时,全省灾区中小学生都已如期全面复课。二、德阳市受灾情况此次“5.12”汶川大地震就发生在西北部的龙门山脉断裂带,绵竹、什邡在此次地震中受灾严重,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孝泉师范学校、四川省德阳市孝泉中学和四川省德阳市嘉陵江路学校所在地紧邻绵竹、什邡,在此次地震中也受灾严重。截至7月1日19时,据不完全统计,德阳市在这次地震中死亡人数累计17137人,失踪人数累计502人,受伤人数累

14、计74086人,从废墟中救出人数累计12477人,临时安置人数累计1242375人,经济损失共达2650亿元。汶川特大地震使旌阳区全区94所公办学校受到严重损毁,垮塌面积达49.1万m2,损毁校舍1.29万间,损坏教学仪器设备5.75万件、桌椅1.57万套、图书8万册等,经济损失达5.03亿元。三、项目业主单位受灾情况5.12大地震中,孝泉师范学校教学楼受到严重损坏,虽然学校房屋受损严重,但是由于教师在地震过程中精诚团结、组织有序,将全校师生的伤亡减到了最小。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学校遭受毁灭性打击,迫切需要原址重建工程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地区发

15、生里氏8.0级地震,德阳绵竹市为极重灾区,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多所中小学校倒塌或成为危房需要拆除。位于孝泉镇的孝泉师范学校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教学设备、仪器损毁、图书,学校校舍损毁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巨大。该校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结构均遭到中等或严重破坏,且设防烈度等级均达不到要求,需拆除重建。(二)目前教学条件限制了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汶川地震致使孝泉师范学校校舍及教学设备毁坏严重,学校学生安全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在德阳市委市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努力和帮助下,孝泉师范学校的学生被妥当地安置在了临时性的活动板房中,虽然学生就学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但受场地及教学设施的限制,正常教学和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尽早完成重建工作,使灾区学生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接收教育成为当下灾后重建的关键,项目建设非常紧急和必要。(三)灾区人民子女迫切希望进入永久性建筑学习、生活汶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