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家庭教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437129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环境下家庭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互联网环境下家庭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互联网环境下家庭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互联网环境下家庭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互联网环境下家庭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环境下家庭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环境下家庭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环境下的家庭教育 在“无网”不胜时代,信息网络对于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青少年而言,是一 个“挡不住诱惑”的新奇世界。他们通宵达旦沉溺于互联网游戏而不能自拔。故事一:李先生夫妇都是农民,他们一直为小时候由于家庭条件不 好没能上到大学而感到遗憾,他们的孩子小锋今年上高二,夫妇俩省吃俭用,为 儿子上大学准备了上万元,平时在家里,他们从不大声说话,看电视也不敢调很 大音量,生怕影响孩子。一天中午,小锋的班主任打电话告诉他们,小锋经常旷 课,作业经常不做,几次考试都不及格。李先生夫妇诧异了,他们的孩子准时上 学回家,晚上还坚持每天到学校晚修。知道情况后,他们立刻分头寻找,最后竟 然在网吧里找到正玩

2、得如痴如醉的小锋。故事二:“老师,小利已经离家出走十多天了,我们怎么办好呢?” 小利是某校初二学生,一直都是一个安份守纪的好孩子,好学生。自从她学会上 网后,就经常以种种理由向父母索钱,但是粗心的父母没有想到孩子竟然会欺骗 父母去上网。而且还独自去会见网友。日前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表明,在参与调查的三千名中国大中学生 中,只有近三成的学生在回答上网目的时选择:“搜索信息”、“下载软件”,另有 35的人选择玩游戏,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占 46,76的学生网民沉迷于聊天 室。有些中学生为了撒谎能够上网,不吃不喝不睡不上学,甚至为上网做出违法 犯罪的事。这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而且不利于青少年的生理发育

3、和心理健 康。一、 网络的大容量、互动性、稳秘性、易检索的特点深受青少年 的喜爱许多青少年利用网络来浏览、求索自己关心的问题和内容。网络为 扩大青少年的信息量,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网络信息来源不分地域,不分国家、不分民族,不分阶层,不分行 业,内容极为丰富。网络以光速传递信息,极大限度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间距 离,缩小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人们可以最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网络信息形式多样,并图文并茂,集知识与娱乐于一体,为人们所 喜闻乐见。而信息网络的多种功能,又使人们可以公开地或者隐蔽地进行网上活 动,可以随意切换活动方式,变更活动内容,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生活工作学习

4、和 娱乐空间,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二 、网络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的是传统道德教育所未曾遇到的网络一经出现,似乎就急于摆脱传统道德的束缚,一些在现实生活 中被视为离经叛道的思想、行为、观念在网上却肆无忌惮、有恃无恐。由于网络 世界的隐匿性,在网络上可以不必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责任,这将使青少年忽 视现实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开放的网络,使无数诱惑涌到青少年面前,再加上他 们在杜会认知方面存在的幼稚以及任性,使他们极易受网络思想污染、色情污染、 暴力污染的侵扰。黄色网站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除了一些国际黄色网站外,国 内的黄色网站也时有出现。据文化部主办的“中国优秀文化网站评估调查

5、”发现, 一些知名网站有黄色网站的链接。由于青少年上网往往避开家长的监护,加上家 长的电脑知识往往不如孩子,因此要控制青少年浏览黄色网站是很困难的。加上 青少年之间经常交流上网经验,所以网络黄潮对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的危害是 不能低估的。网上聊天室是青少年喜欢光顾的地方,而聊天室里却是低俗下流的 粗话、脏话、怪话泛滥成灾,许多青少年网民沉溺其中,潜移默化,良好的道德 和行为规范丧失殆尽。网上游戏使一些青少年上网成瘾成癖,终日沉溺于游戏之中。在游 戏的虚拟世界中现实生活中很多不能实现的东西,可在虚拟世界中得以实现,这 使很多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宣泄,导致很多青少年沉溺 其中,

6、不能自拔,对学习不感兴趣。有些游戏内容污秽,充满暴力,致使玩游戏 成瘾的青少年人格发生明显改变,诱发犯罪。有些青少年受游戏暴力污染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手段暴戾残忍,令人不敢想像。网上交友更是别有用心之人经常光顾的诱骗青少年的地方。有些犯 罪分子在网上搞色情活动,诱惑青少年。天真的孩子在网上认识大量的朋友,从 认识到无话不谈,往往只需一两小时,过后便向“网友”提供自己和家庭信息。 而一些不法之徒披上网友的外衣骗取涉世未深的孩子信任,在随后的交往中,女 生网民遭受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全国各地都出现过女生被“网友”骚扰、诈骗 的现象。通过病毒侵扰破坏他人网站是电脑黑客经常做的事情。自古英雄出 少年

7、,而当今网络时代是多数黑客出少年。他们绝顶聪明,却不懂法律,有时以 身试法。成功入侵微软网站和其他十个政府部门网站的少年黑客表示,他这样做 的目的并非出于爱好,而是为了逃避现实,并看看自己到底可以制造多大的麻烦。 这位黑客年龄不满 16 岁,他表示,整夜在电脑前入侵安全措施严密的网站就像 吸毒一样使他上瘾。攻击CNN网站及与之相连的约1200个网站并使之瘫痪的黑客今年只有15 岁。少年黑客不仅欧洲有,美国有,中国也有。今年 7 月 29 日一 30 日太原 龙城热线遭受太原黑客侵入,该黑客是太原 17 岁的少年。这些青少年黑客在虚 拟世界里,忘记了现实社会生活中规范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不能用社

8、会道德规 范来约束自己,社会的传统习惯和舆论力量对他们已不复存在。有时会因自己约 束力的降低而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以为谁最具有网络入侵和破坏能力,谁就最 光荣。网络似乎成了被道德遗忘的角落。三、 信息网络对当代青少年心理的负面效应是不容忽视的, 主要表现在:(一)信息过量综合症 网络是信息流动的河床。作为网络之主的互联网,它以广域网把无数局域网联系起来,是 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和信息数据库,涵容着无所不包的信息资源。网络用户、注册 域名和WWW 站点每月以 10的速度递增。目前,没有人能准确统计出 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咄咄逼人的信息生产态势使得青少年网民应接不暇,甚至无 所适从。由于网络信息生产量急

9、剧上涨,信息流速逐渐增快,超出了个人处理和 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得青少年遭遇过量的信息冲击。导致了不适应的心理状态。 有一青少年网民写道:“我不断在网上爬行,经过由无数文字组成的方阵。我好 象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但不知道会找到什么。”美国密执安大学精神卫生专家 詹姆斯米勒曾说“一个人接受的信息超过他能处理的极限时,可能导致紊乱。” 爆炸的网络讯息的挤压搓揉。加大了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引发了“信息过量综合 症”:紧张焦虑、兴奋不安、心理疲惫、学习倦怠、信息吸收不良,并对必要的 信息无动于衷。(二)心理脆弱依赖症信息网络以其博大的信息、美妙的景象、冒险的游戏、诱人的导语、 感人的乐曲和虚拟的情境,催促

10、着青少年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尽情“冲浪”,追寻 随波逐流的快感和刺激,以至于流连忘返,如痴如醉。由于网络世界逐渐隔绝了 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互动,青少年在现实世界的孤独感日渐严重。这 就使他们更加依赖网络虚拟式的交流,他们渴望自己的言行在网络世界中引起巨 大的反响。这种状态造成“自我中心”的心理日渐膨胀、提升,并驱使他们每天 在网上转来转去,忙于找人聊天、发Emai 1、接收来信等,整日沉湎于上网,心甘情愿地退出现实生 活,把自己封闭在“网”里。有的网虫为了达到让世人把他当主角的目的,甚至 不惜以做出过激的行为、制造不良的后果来震撼整个网络世界。这恰恰是心理极 其脆弱的典型表现。(三)社会

11、角色混淆症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根据社会的要求扮演不同的社会角 色,并按其规范去演绎自己的人生旅程。然而,这些被传统社会视为“天理之规 则”,在网络世界却受到空前的挑战。青少年网虫们尽管也有自己的网址和网名, 但他们却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角色表演的规则,没有必须履行的角色义务。他们 可以在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状态下做事说话,而不必承担什么社会责任。这种 匿名效应直接造成了角色的混淆。此外,大批精彩刺激的网上游戏极大地吸引、 消耗着青少年“网虫”们的身体和精力,他们常常端坐在计算机面前通宵达旦、 流连忘返。为此,他们忘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类游 戏中去,根据需要把自己扮演

12、成种种游戏里的主角:一会儿是拳坛勇士,一会儿 是蒙面大侠,一会儿是歹徒,一会儿是黑客。过度的游戏使许多青少年深陷其中 而无力自拔,以致逐渐混淆了游戏中的角色和现实中的真实角色之间的界限。(四)人际交往失衡症长时间与计算机打交道的青少年很容易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并 自觉不自觉地“异化”了两种交往方式。一方面,他们喜欢在网上用各种既浪漫 又幽默的方式与种种陌生的人打交道:另一方面,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变得沉默 寡言、不善言谈,甚至懒得与活生生的人进行感情交流。在网上他们是交流高手, 网下却变成交流的蹩足者。网络就如一把无形的“锁”,锁住了他们面对现实情 感世界的心灵之门,他们不再为人世间的真情实感

13、所动,却对虚拟的网络空间“一 网情深”。由于他们过分关注”人机”对话,谈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 往;长期与网络媒体打了交道,失去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 就可能导致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养成欺诈心理,这 些都不利于青少年优秀人格的养成和健康成长。(五)伦理道德失范症由于年龄、生活阅历、教育等方面的制约,青少年的道德规范意识 还处于成长和建设中。在实际生活中,弥补这些不足的责任自然落到了教师、家 长和社会的肩上。现实中的德育工程基本能和其它方面的教育工程协调一致,发 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在网络世界里,由于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襁褓之中,青少 年自我约束不足的弊端

14、暴露得一览无余。据国内外有关资料证实,网络犯罪的主 体是青少年。我们不否认大多数青少年进入网络的初衷是享受现代科技所造就的 成果,并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但是网络的弱规范性,必然引发道德弱化症,并 催化着更多的青少年步入为满足个人刺激和私欲而不惜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 行列。网络信息垃圾(如黄色信息、黑色信息)已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灵世界造成污 染,构成极大伤害。至于那些利用网络从事数字破坏、盗窃、诈骗和洗钱等行为, 则引发了更为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青少年学生,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获取知识的欲望以及酷爱玩游戏 的年龄特征,在网络强大的吸引力面前是无法抗拒的。有人如此形容网络:“如 果你爱你的孩子,那就让

15、他上网吧,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那就让他上网 吧,因为那是地狱。”可见目前关于网络对人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专家们认为, 网络的开放性在给孩子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自我封闭和离群索居的 趋势。特别是对那些不愿意和不善于面对面的情况交流思想的孩子,他们只愿意 在计算机网络世界里,才肯展示真实的自我。长期的心理压抑,加上应有的学校、 家庭文化的缺失,很可能使孩子在融入社会生活时造成严重的障碍。四、 面对网络环境,当前家庭教育应采取的对策:(一)对孩子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及时掌握、沟通是关键,同时要创 造相对和谐的家环境。在学生使用电脑及上网过程中,采取疏而不堵的策略,如果父母一 味强制“堵”的

16、话,就会给孩子一种误导他们误认为上网就是找父母不让看 的东西,就会把网络当成逃避的港湾。早在 2001 年 1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 文化部等单位就联合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 公约的主要内容有: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便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 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二)买电脑的时候,就和孩子订好协议。规定上网不得超过多长 时间;上网应该做些什么;电脑游戏可以适当玩一玩,但得有时间限制。如果违 反,就将被强制多长时间不许再上网。(三)电脑最好摆在客厅,不要放在孩子的卧室。因为在客厅里, 家长能及时知道孩子上网的情况,而放在孩子的卧室,孩子就有可能不能自控。(四)家长应该懂一点网络基础知识。在孩子上网的同时,如果家 长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网络知识,家长就可以为孩子安全上网发挥一些指导作用或 采取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