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地理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卷.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43336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地理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年地理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年地理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年地理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年地理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地理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地理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度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导学案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选择题(2分2550分)读下图,回答13题。 1下列地理分界线不经过秦岭淮河的是()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C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D常绿阔叶林带与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2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错误的是()Aa洪涝灾害Bb夏季低温Cc灌溉水源 Dd低温3有关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的错误判断是()Aa水稻、柑橘 Bb小麦、大豆Cc棉花、葡萄 Dd青稞、油菜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演化图,完成45题。4下列有关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A大

2、、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 B城市空间结构日趋复杂C城市由点状发展成为岛状 D该区域与外界联系减弱5推动本地区近年来空间结构变化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是()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C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D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读某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67题。6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7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

3、低且增长缓慢D第二、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长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区域,其社会经济通常是开放的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区域是相对封闭的A B C D从工业化时期迅速崛起为领导城市,到沦为二战后萎靡不振的老工业城市,后经过著名的“匹兹堡复兴”而成为面目一新、充满勃勃生机的后工业化白领城市,匹兹堡的成功转型令人瞩目,值得借鉴。据此回答910题。9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铁

4、工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有()地形平坦,水能丰富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工业接近原料、燃料地利用五大湖和运河,水运条件十分便利A B C D10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复兴”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积极整治环境扩大工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传统产业A BC D下图中分别表示五个国家。该图表示2009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1112题。11国家的三次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到低排列,依次是()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12图中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

5、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 B C D13京津唐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水资源数量少土地和耕地面积大人口少水资源利用率高A B C D14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匹配,面对这种情况,合理的做法是()减少耕地面积多种饲草、饲料,大量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研究并推广抗旱作物积极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A B C D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读“苏州、东莞电子信息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联系示意图”,回答1516题。15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是()A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B劳

6、动力资源充裕B市场经济比较完善 D经济规模大,发展速度快16苏州、东莞的电子信息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主要功能是()A营销基地 B生产基地 C研发基地 D终端市场17下图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地形剖面图”,图中表示淮河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阅读材料,完成1822题。 材料1:专家认为: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实际上就是电力供应紧张,由此,才导致了煤炭和石油的连锁反应。在未来23年时间内,中国将出现电力紧张状况。浙江、江苏和上海将是缺电的重点地区。材料2: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分布、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及西电东送示意图。18不属于缓解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区能源短缺的重大工程的是()A南水北调 B西电

7、东送 C三峡工程 D西气东输19由于沿线城市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煤炭,这将主要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哪种污染的程度()A水体 B固体废弃物 C大气 D噪声20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21西电东送输送的电能属于()核电水电火电风力发电一次能源二次能源A B C D 22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首先应向西部迁移的产业是()高科技产业高耗能产业高原料消耗产业高污染工业A B C D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我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

8、、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2325题。23图中、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24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25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我国东北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A、B两区域划分的依据是:(2)图中东北某流域本身表示_。(提示:自然区域还是经济区域)(

9、3)东北某流域,又可以分成A、B两个区域,这种划分说明在同一类型的区域内,还_。(4)东北某流域作为大区域,按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原则分析,东北某流域的区域特征是 _。(5)图中A、B两个区域作为次级区域,按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原则分析,其区域特征分别是:A_,B_。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材料2:部分地区图。(1)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

10、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其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2)图丙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A地势平坦开阔B土壤深厚、肥沃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3)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4)填写下表,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28为了保证能源安全,我国已正式启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工程,第一期工程的基地确定为浙江的镇海和岙山、辽宁大连、山东黄岛。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目前,我国进口石油的最主要供应原地是_地区。(2)运输线经过的重要运河是_。(3)图中在建或拟建的油气运输线、的合作伙伴国分别是_、_。(4)设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目的是_,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确定在浙江镇海和岙山、辽宁大连、山东黄岛,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_。29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及其产业转移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较周围的广东其他地区发达的原因是:_。(2)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是:_。(3)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广泛升级,当地一部分产业向_、_、_等边远地区转移,转移的大部分是_型产业和_型产业。(4)接受产业转移的广东边远地区的优势是_。 (5)通过产业转移,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的_,这对缩小广东区域内的_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