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案例诚信的价值(6上).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43108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社案例诚信的价值(6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品社案例诚信的价值(6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品社案例诚信的价值(6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品社案例诚信的价值(6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品社案例诚信的价值(6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社案例诚信的价值(6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社案例诚信的价值(6上).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安宁区孔家崖第二小学:赵继香一、 学科:小学品德与社会二、 课例名称:社会需要诚信诚信的价值三、 执教教师:赵继香四、 课型:讨论、交流、活动性学习五、 年级:六年级(上册)六、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来自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诚信是做人之本中的第一个主题社会需要诚信的第一部分内容。这个主题包括两部分内容:诚信的价值和社会呼唤诚信,教材选取了两个小故事揭示了诚信的价值,通过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和调查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社会需要诚信;另外通过另一个主题感受诚信让学生体会诚信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诚信的价值”旨在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诚信

2、,认识和体会诚信在为人处事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愿意做一诚信的人。(二) 教学理念:教学的开展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开放课堂、开放教材,逐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三) 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诚信。2 认识和体会诚信在为人处事中的重要作用,懂得讲诚信的人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拥护,不讲诚信的人会失去别人的信任的道理。3 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愿意做一个诚信的人。重点:理解诚信的含义;分析并理解诚信的价值。难点:分析和理解诚信的重要价值。(四) 板书设计:诚信的价值立人之

3、本 传统美德从小培养 小事做起(五) 教学环节:(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填写教材第4页的内容)活动一:讲故事导入,了解什么是诚信。教师活动:同学们想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名字是商鞅立木 取信于民。 学生活动:认真听故事。设计意图: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教师活动:老师刚才讲的就是课本第5页的故事,还没听清楚的可以看看书,想想:你们佩服商鞅吗?商鞅为什么那么做?你们觉得他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回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商鞅是一个特别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的人。像商鞅这样,说话、做事表里一致,不虚假,不隐瞒,办事讲信

4、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从而初步了解什么是诚信。活动二:创设情景,引发思考,体会诚信的重要性。教师活动:同学们听过七个背囊的故事吗?阅读课本第3页的故事,在这七个背囊中,分别装着“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先不说年轻人,如果船上坐的是你,你必须丢弃其中的一个,你怎样选择?为什么?如果只保留一个,你又该怎样选择?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故事,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参与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参与学生活动,和学生平等交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很自然地过度到诚信教育,引出观点。教师活

5、动:在这个故事中,那个年轻人是怎么选择的,船夫为什么把诚信看得那么重?学生活动:讨论交流。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原则,是立人之本。活动三:续编故事,进一步体会诚信的价值。教师活动:我们再回到七个背囊的故事中。试想一下,如果船夫没有让扔掉“诚信”的年轻人离开,那个人会怎么样?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有哪些后果?让我们想象一下,来编故事,能表演的可以表演。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续编故事,想象表演。挑选有代表性的在全班讲或表演,全班评议。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想象中续编故事,在想象中表演小品,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口头表达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在一种民主、轻松的课堂上

6、感受到诚信的价值。教师活动:在上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做了一个小调查,看书第4页。那位年轻人选择丢弃诚信 ,那生活中的我们又是怎么选择的呢?看看你的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学生活动:学生填写表格,交流想法。设计意图:通过调查与统计,深入探究,了解身边的人,他们对诚信的认识和理解,为本节课观点的分析理解获得更直观的材料,加深对诚信的认识。活动四:通过具体事例,明白做人做事贵在诚信。教师活动:过渡 前面我们听了商鞅立木 取信于民的故事,又分析了七个背囊的故事,那么大家由商鞅和那个丢弃“诚信”的年轻人分别想到了哪些人?想到了他们的什么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听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活动:结合生活中亲眼见到和听

7、到的讲诚信的人和事以及不讲诚信的人和事讲故事,交流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结合身边鲜活的具体事例,更直观地感受“诚信与得”和“背信与失”的关系,从而更加明白做人做事贵在诚信。教师活动:老师想到了曾子杀猪的故事,还由那个丢弃“诚信”的年轻人想到了狼来了的故事。分别出示课件,引导思考:一个讲诚信的人他会得到什么?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他会失去什么?学生活动:看课件,欣赏故事,思考讨论。设计意图:选取两个典型事例,不但让学生在历史的经典诚信故事中明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懂得一个讲诚信的人得到的是安宁、快乐,他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拥护,不讲诚信的人会失去别人的信任的道理。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一段录

8、像百年老字号同仁堂的故事。看了这段录像,有什么想法?学生活动:观看录像,简单说说感受。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诚信对一个人很重要,对一个企业也很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信誉,产品的质量,是赢得顾客信任的基本保障。诚实守信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活动五:总结拓展,明理导行。教师活动: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新的认识?你在诚信方面做得怎样?今后打算怎样去做一个诚信者?学生活动:自由发言。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把握重点,并引导学生反省自身,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体现教学的开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活动:诚信是立人之本,诚信是金,可它比金子更宝贵。拥有了诚信就拥有了

9、一种优秀的品质,它需要从小培养。希望同学们从小事做起,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这并不是不诚信。 课件出示两个事例(图片加配音): 1.身患重病的妈妈为了让远方的女儿能安心工作,告诉女儿自己很健康。 2.医生和家人为了让一个意志比较脆弱的病人能坚强的活下去,对她隐瞒病情。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不诚信和善意的谎言的区别。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拓展练习,让学生区别不诚信和善意的谎言,真正理解诚信的含义,从而更好地身体力行,更好地体现教学的开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七、 课后反思1 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热情。品德教育,如果只是单一的照本宣科,进行理论知

10、识的学习,那对于学生来说,将是多么的枯燥、乏味。而如果把书上理论性的东西以故事的形式生动地讲述出来,那效果可就大不一样了。本节课,我针对学生都爱听故事的特点,一开始就把课本上商鞅的故事用自己的话婉转生动地讲述出来,不光一下子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听中思考,明白了什么是诚信,很自然地导入主题。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把多个故事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分析、讨论、交流,学生兴趣盎然,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涨,从故事中学会一些道德问题的正确判断和选择,明白诚信的重要性。2 创设情景、续编故事、小品表演、互动教学,在轻松、愉悦中收获、明理。本节课,教师采用师生、生生等多维互动教学以及情景教学

11、,创设情景,并让学生续编故事、小品表演等,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堂上,将内容的呈现和编故事、表演等活动的开展融为一体,学习氛围和谐、民主、平等、轻松,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感悟、交流,在活动中收获、明理,实现了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3开放课堂、开放教材,充分利用资源。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可利用资源,借助身边鲜活的事例,借助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学生亲自的实践:调查、统计、续编、表演,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像齐驾,开放课堂、开放教材,加大信息容量,让学生更直观地获得更多感性的材料,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诚信的价值;另外,借助周围身边人物的事例,对照自身,反省自己,以便今后更好地身体力行。这一切都体现了教学的开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赵继香 安宁区孔家崖第二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