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唯一的听众》导学案设.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9429284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唯一的听众》导学案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1《唯一的听众》导学案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1《唯一的听众》导学案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唯一的听众》导学案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唯一的听众》导学案设.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唯一的听众导学案设计课题唯一的听众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语感。这节课的教学就从学生独特的体验入手,由老教授的语言、神态这一主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位音乐教授用善意的谎言无声地鼓励“我”、帮助“我”,让“我”从一个音乐白痴成为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手。教学时,把握老教授的内心变化,感受老教授对“我”的关爱和鼓励。课堂教学要时时关注学生对课文人物的情感体验,通过与文本进行对话,形成良好的语感。通过合作学习,师生表演,配乐朗读,想象填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文本,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学前准备1.查

2、找有关本课的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与时代背景。(师生)2.自学生字词;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熟读课文,了解本课的写作方法。(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一幅画面:在一片洒满阳光的树林里,一位老妇人正认真地聆听一个小男孩拉小提琴。她的表情是那样和蔼,男孩的演奏是那么投入。导语:同学们,图中的这位老妇人正在欣赏一个小男孩演奏小提琴。想知道她在听什么曲子吗?好,下面就请大家和这位老妇人一起欣赏吧!2.播放小提琴曲月光。3.板书课题,解释课题。1.学生观看屏幕,思考:这幅画面表现了什么内

3、容?2.学生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美妙。3.学生以“唯一”为切入点,谈论对课题的理解。1.填一填。文中“唯一的听众”指的是(),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曾是乐团的()。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用时:20分钟)1.引导学生解决本课的生字新词。2.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提醒学生注意:“溜”的读音是li,不是li,“歉”与“谦”的偏旁不同。“悠”书写时不要漏掉中间一竖。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4.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2.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生字新词,交流学习收获。用熟字加偏旁的形式来记忆:义仪留溜害割黑

4、嘿3.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此基本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学生畅所欲言,对老人进行评价。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兴奋(xn xn) 折磨(zh zh)沮丧(sn sn)尽管(jn jn)3.选词填空。(1)她()的眼光()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慈祥慈爱平静安静)(2)每天早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 )地演奏。(尽心尽力竭尽全力)三、再读课文,感知写法(用时:8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在以前学过的文章中,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2.过渡:本文也是通过这些方法刻画人物,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_”画出描写老妇人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我”的

5、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然后同桌交流。1.学生讨论交流,达成共识。作者一般都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2.学生边读边画,然后同桌交流。4.将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选两句抄写下来。_四、作业(用时:2分钟)1.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2.课文中生词抄写一遍默写一遍。1.学生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2.学生熟记生词。教师批注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回顾课文,自然过渡(用时:6分钟)1.复习:“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她是怎样的一个人?2.过渡:为什么作者要用“唯一的听众”做题目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这“唯一的听众”给“我”带来的震撼。学生看课题说

6、一说“唯一”的听众是谁?她是怎样的人?二、品读课文,合作探究(用时:24分钟)(一)了解事情的起因。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父亲和妹妹是怎样评价“我”的音乐水平的?2.听了亲人的评价,“我”的心情怎样?(二)掌握事情的经过,感受老人的鼓励与爱护。1.导入:“像在锯床腿”“简直是一个白痴”这些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练琴的热情。但后来一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却温暖了我的心。是什么语言呢?2.默读课文,思考:老人对“我”讲了几句话,都是什么?老人的话对“我”有什么帮助?3.导入:老人不仅用语言鼓励着“我”,还用那平静的眼神关注着“我”,让“我”感受到了默默的关爱。4.文中三次描写了老教授“

7、平静地望着我”,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5.分角色朗读第9、10自然段,感受“我”知道真相后的心理。(三)感受老人对“我”的影响。思考:为什么当我在成百上千的观众面前演出时,总是忘不了那唯一的听众?(一)通过朗读、抓重点词语的方法,寻找事情发生的起因。1.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事情发生的起因。起因:“我”在家里练琴遭到家人的冷遇。2.抓住“沮丧”,体会我灰心失望的心情。(二)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抓住老人的语言与神态描写,感受老人对“我”的鼓励与爱护。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老人的语言。2.课件出示老人的语言描写,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3.小组合作,按照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对作者说了什么?为

8、什么这样说?对作者产生了什么作用?来品读老人的语言,感受老人对“我”的鼓励与爱护。(1)当“我”准备溜走时,老人说自己耳聋,以此来挽留“我”,体会到了老人对“我”的爱护。(2)当“我”说拉不好的时候,老人说自己可以用心去倾听,体会到了老人对“我”的鼓励。(3)每次我停下来的时候,老人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感受到老人对“我”的爱护与鼓励。4.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人神态描写的句子。5.小组合作,想象老教授三次“平静地望着我”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老人的神态对“我”有什么样的帮助呢?6.学生分角色朗读第9、10自然段。说一说,“我”知道真相后会说些什么呢?(三)通过交流,感受老人对“我”的影

9、响。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总是不由得想起”及结尾的“”,感受“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5.根据情境填写句子。(1)当我想溜走的时候,老人说:_(2)当我表示拉不好的时候,老人说:_(3)当我停下来的时候,老人说:_6.学生填写活动卡。7.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用时:10分钟)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老教授和一位怎样的小提琴手?2.课外小练笔: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许多帮助过你的人,请选取这个人给予你帮助的事例来写一写,要着重突出你的心理变化过程。1.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2.学生练习片段描写。8.课外小练笔: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许多帮助过你的人,请选取这个人给予你帮助的事例来写一写,要着重突出你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师批注板书设计唯一的听众令“我”感激1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