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1.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9429253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1.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能列举和辨别生物的不同性状,以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列举或辨别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书本上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能举例说出人、动物和植物的不同性状及其相对性状和描述相关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仔细观察和辨别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动手能力。3.享受合作与交流获得知识的喜悦和

2、快感。 【教学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学年的生物课程的学习,普遍对生物已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能充分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知识的基础,能够很容易寻找和发现周围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但对于这些现象的理解还存在很大的难度。【设计思路】从生活实际出发,力求在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的活动中,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中学到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本节教学设计了课前观察与收集资

3、料以及课堂活动等几个学生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交流表达、操作尝试、体验成功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在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分析讨论、操作尝试等过程中寻找新知识在已有知识框架上的“生长点”,完善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与深化。【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过程】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在这个过程当中,有这样的一些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你知道这些谚语是对生物生殖过程中什么现象的描述吗?由学生回答导入新课。从日常的生活中谚语开

4、始导入,激发兴趣的同时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既学到了知识又领略了大自然的奥妙。新课:一、 性状和相对性状(一)性状1.师生共同探究:用课件展示苹果、蝴蝶犬图片,让学生按照老师设置的问题要求去找外貌特征和内部特征,师生共同总结苹果、蝴蝶犬的特征。 2.利用多媒体延伸到一对双胞胎自我介绍的声音:让学生感知双胞胎兄弟声音有些许区别。总结:通过让学生观察常见的苹果、蝴蝶犬,总结其特征,然后延伸到人的声音,归纳出生物都有各种各样的特征,这些特征在生物学就称为性状。3. 分组学生探究:上节课后布置大家做了课本96页的性状自我检查,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基础上,

5、派代表上台说出个体间8种性状的内容,教师再利用多媒体逐一出示八组图片(卷舌、前额发际、耳垂、眼睑、酒窝等),教师接着归纳补充8种性状内容,现在,我们就刚才认识的这8种性状开展活动。(开展活动一:个体间性状的比较 请大家推荐某同学上台逐项报告自己8个性状的检查结果,每报告一项,请和该同学这一特征不一样的同学坐下,最后没有人站立)师:通过刚才的检查,最后没有人站立,这说明什么?根据这个活动结果推测世界上两个人性状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有多大?(各小组组内代表发表见解,普遍能够归纳出在同学当中,同一种性状表现的特征当中,有的性状表现相同,有的性状表现不同。个体之间各种性状完全相同的可能性几乎为0。)师:所

6、以,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唯一的一个,再也找不出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来,那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更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这唯一的自己了。(学生表示认同这种说法。)从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总结和亲身参加活动感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这个规律是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活动总结出来的,所以学生不但容易接纳,而且能很好地理解性状。(二)相对性状1.教师提出问题:这个活动中,就生物性状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呢?让学生在回答中初步建立起相对性状概念。2. 让学生说出在刚才分组开展探究活动“个体间性状的比较”中的相对性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索自身秘密的兴趣。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苹果、动物图片,

7、让学生找出对比明显的相貌特征,即相对性状。通过直观的图片欣赏和实物的刺激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趣味,同时学生也易于接受和掌握。二、遗传和变异的现象(一)欣赏和评价有关性状遗传和变异的漫画:新鼻子旧砖上脱落的碎片针对漫画,小组进行讨论:1.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脱落的碎片中的断腿有什么不同?2. 哪幅漫画中表达的生物学现象是可能发生的?为什么?哪幅画中存在变异现象?你的理由是什么?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遗传和变异现象,同时充分体现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二)用多媒体放映明星的照片让学生比较,并评说亲子间可能存在的相似和差异的特征。用一组家庭成员图片,进一步总结出“子女与父母

8、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就是遗传的现象,性状存在的差异性就是变异的现象。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比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努力发现自己与父母间可能存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进一步了解“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就是遗传的现象,性状存在的差异性就是变异的现象。三、知识的学以致用和能力的培养 用几张动物的亲子图片,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运用在平常所见到或者是听到的俗语解释这种现象: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让学生通过现象找到对应的理论,这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让学生在思考中经历一个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从

9、而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并过渡到形成能力是必要的前提。 【课堂小结】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2.举例生物的相对性状;3.用俗语说出生物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板书设计】第1节 遗传与变异现象1.性状:形态特征、生理特性2.相对性状:同一种、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3.遗传:亲子之间的相似性4.变异: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布置作业】见课本P98,基础训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观察课件图片和生活的的现象去总结生物学的概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并把所学到过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做到学以致用。本课采用“生本教育”模式,凸显新课改教学的理念;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问题,在争论中解决了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活动中互动,让每个学生参与了探究学习的,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