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42495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摘要】:当前普遍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在引进西方教学和学习理论的同时,需要深入探讨汉语本质特点和教学规律,力求在汉语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方面,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和模式。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努力方向,也说明了教学研究现状的不足。在过去的一百年间,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法理论的发展。对最佳教学方法的追求成为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认为,在这宏观的目标下面也包含着具体的要求,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对外汉语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了唯西方二语教学法理论马首是瞻的被动发展局面,因此需要在理论建构上正确处理西方二语教学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法理论之间的关系

2、。二是正确认识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的本质特点及其教学规律。我们主张将这两个问题以“教学法体系”为平台加以整合,将洪堡特的语言对比思想延伸到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中,从历时和共时的两个维度着重探讨它们在语言教学理论建构上的特点,特别是在关涉诸多教学要素的教学法原则以及教学过程安排中所表现出的独特之处。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建构中的理论创新动力不足、语言本位观的错位和教学方法扭曲等问题归根结底是在借鉴吸收西方二语教学理论的同时,对历时教学传统缺乏批判性地借鉴和继承。因此,我们建设性地主张,借鉴“后方法时代”教学理论,构建一个以教师自主教学为原则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这为

3、建构符合汉语特点和汉语教学与学习规律的理论框架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能。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如何在引进西方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汉语教学本体的独特性,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发展的一大趋势。我们从中析出两条主线:即如何正确评判对外汉语教学已有的理论建构,以及如何认识汉语教学中的本体特性。我们提出应辩证认识西方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的影响,并简略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理论构建的前期探索。提出解决上述两个基本课题,应借助语言世界观的哲学思想,在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框架中,发掘并整理符合汉语自身特点的对外汉语教学思想和手段。并为之划定了对比的范围、提出了研究的方法,也探讨了

4、本研究可能具备的意义。第二章教学法体系:教学理论实践化、教学实践理论化这一章是教学法体系研究的文献综述。针对中西方教学法理论中术语混淆以及译语不对称等问题,在教学法体系构建中加以辨析。提出以“教学法原则”为核心的“教学法体系”概念,分析评价中外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所作的相关研究。以此为基础,提出教学法体系的立体建构模式,向内分析教学法原则的核心作用及其内在建构,向外探讨教学法体系如何衔接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其他层面,论证教学法体系所具有的教学理论实践化、教学实践理论化的特性。第三章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和对比构建这一章主要探讨语言观的概念及其哲学基础,提出语言观影响第二语言教学法原则的途径:语

5、言观影响教学法原则中基本语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进而决定教学组织,影响语言教学方法择选。特别是通过对比几种典型的语言观,强调语言世界观是对语言本质的最真切的反映,而且突出它对于教学法体系对比的意义:首先,语言世界观为对比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对比视角;同时,以汉语为例,语言世界观可以重释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本体特点。语言世界观强调语言特点背后的民族思维、民族文化特性,能够真实体现目的语的特点和内容,进而完善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第四章“前教学法体系阶段”对比这一章首先回顾汉英语对外教学的历史起源,以及特定的历史背景,概述两者的宏观教学性质。在构拟的“教学法体系”中

6、,从语言观到“教学方法设计”中的“教学法原则”和“教学方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层对比,从而总结出历史上汉英语对外教学各自具有的鲜明特点和不同性质。在本章中,我们还通过专题研究,重点分析了元末明初的对外汉语教材老乞大所隐含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方法。第五章“教学法体系阶段”对比在本章中,基于基础教学理论的共性,我们认为汉英语的二语教学均先后建构了“结构主义”教学法体系和“功能主义”教学法体系,但是两者在体系外在模式构成和内部的历时建构上均呈现出诸多不同,我们也在教学法体系框架中,从语言观到“教学方法设计”中的“教学法原则”和“教学方法过程”,进行详细的分层对比,重点突出标志理论建构的不同体系“教学法

7、原则”的差异。第六章基于教学法体系的教学理论建构和教学本体再思考本章基于上文对比结果,从具体的教学法原则形成及教学理论建构轨迹两方面总结两种语言教学理论建构的基本特征,并试图从中西民族传统思维的深度诠释两者间的差异和独特性。本章还针对以“结构”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作了分析和反思,提出“字本位”理论与应用既有助于反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本体的真实特点,也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建构的古今传承。本章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可归结为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理论建构中所存在的历史传承危机。代结语:“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与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构建本章分析了以Kumaravadivelu为代表所

8、提出的“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它通过反思传统方法,倡导对教师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回归,主张构建一个“由下至上”,适应具体教学情景的教学实践者自身的教学理论体系。以此为理论基础,我们结合“方法时代”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构建及其存在的问题,主张超越传统教学法体系的视阈,构建一个以教师自主教学为原则的、富有个性化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并初步构拟了相应的体系构建模式。【关键词】:教学法体系对外汉语教学英语第二语言教学对比研究【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分类号】:H09【目录】:论文摘要7-10Abstract10-18第一章绪论18-381.1第二语言教学法

9、理论的转向18-191.2对外汉语教学法理论建构反思19-291.2.1”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构想19-201.2.2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理论构建的前期探索20-231.2.3辩证认识西方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的影响23-271.2.4教学法体系对比: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基础工作27-291.3研究目标、论文框架、研究意义及方法29-361.3.1研究目标29-311.3.2论文框架31-331.3.3研究意义33-351.3.4研究方法35-36本章小结36-38第二章教学法体系:教学理论实践化、教学实践理论化38-1002.1教学法体系与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理论体系38-52

10、2.1.1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确立38-392.1.2语言教学学科理论体系及教学法的地位39-522.2教学法、教学法流派、教学方法论和教学法体系概念辨析52-782.2.1”教学方法”的发端52-552.2.2教学法及其体系化建构倾向55-622.2.3教学法体系及其建构评述62-782.3教学法体系立体建构78-972.3.1教学法体系的立体框架78-822.3.2”教学设计”的体系82-972.4构建以教学法体系为核心的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理论97-99本章小结99-100第三章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对比构建100-1383.1语言观及其影响教学法原则的双路径100-1163.1.1语

11、言观概念及其哲学性100-1033.1.2影响语言学理论的几种典型语言观103-1103.1.3语言观影响第二语言教学法原则的双路径110-1163.2语言世界观与汉英语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对比116-1373.2.1语言世界观的哲学意义与现实意义116-1243.2.2语言世界观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对比124-137本章小结137-138第四章”前教学法体系阶段”对比138-2384.1”前教学法体系阶段”的确定138-1404.1.1”前教学法体系阶段”的时段划界138-1394.1.2教学法体系的历史相承139-1404.2汉英语对外教学的历史起源140-1454.2.1两个相关的问题140

12、-1424.2.2汉语对外教学的起源142-1444.2.3英语对外教学的起源144-1454.3”前教学法体系阶段”汉英语对外教学总体发展145-1594.3.116-17世纪:历史上汉英语对外教学发展的分水岭145-1464.3.2宏观历史背景下汉英语对外教学的性质差异146-1594.4”轴心时代”中西语言观与古英语”教学法原则”159-1654.5古代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原则”对比165-1964.5.1古代汉语对外教学165-1794.5.2古代英语对外教学179-1924.5.3”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古代汉语对外教学192-1944.5.4”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师生

13、互动”的古代英语对外教学194-1964.6.古代汉英语”教学方法和过程”对比196-2334.6.1古代汉语对外教学的三个阶段及主要方法196-2134.6.2汉语的后期口语教学思想和方法老乞大口语教材编写特色研究213-2234.6.3不列颠罗马化时代到早期基督教拉丁语的教学方法223-2294.6.4英语对外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229-233本章小结233-238第五章”教学法体系阶段”对比238-3065.1教学法体系和对比阶段划分238-2485.1.1”教学法体系阶段”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背景238-2405.1.2西方第二语言教学法归类和教学法体系240-2435.1.3对外汉语教学学

14、科发展和两大教学法体系243-2465.1.4教学法体系对比层次的划分246-2485.2”结构主义”教学法体系对比248-2695.2.1基础理论影响下的教学法体系的模式和特点对比248-2585.2.2”结构主义”教学法体系的教学方法设计对比258-2695.3”功能主义”教学法体系对比269-3055.3.1基础理论和汉英教学法体系的模式构成和特点对比269-2835.3.2”功能主义”教学法体系的教学方法设计对比283-305本章小结305-306第六章基于教学法体系的教学理论建构和教学本体再思考306-3346.1二语教学理论建构的特点与民族传统思维306-3186.1.1汉英语二语

15、教学理论建构的总体特点306-3116.1.2汉英语二语教学理论建构特点和汉英民族思维311-3186.2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地位、性质和语法”本位论”思考318-3296.2.1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318-3196.2.2对外汉语教学对传统教学语法系统的反思319-3216.2.3从本位理论对传统教学语法系统的反思321-3236.2.4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字本位”理论的应用探索323-3296.3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理论建构的历史传承危机329-332本章小结332-334代结语:”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与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构建334-3411.”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方法观334-3362.”方法时代”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建构及其存在的问题336-3383.”后方法时代”思想借鉴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建构模式338-340本章小结340-341附录341-342参考文献342-358后记358-360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