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部分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423708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部分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部分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部分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部分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部分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部分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部分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是()选项实验事实观点A100g水变成100g水蒸气质量守恒定律B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分的C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微粒是不断运动的D100mL水

2、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微粒间存在间隔AABBCCDD2被病菌污染的粮食会产生黄曲霉素,其化学式为C17H12O6,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继而诱发癌症。下列关于黄曲霉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黄曲霉素属于有机化合物B黄曲霉素中含有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C黄曲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黄曲霉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7183研究人员发明了世界上最黑的物质“超级黑”,它是用比头发丝细一万倍的碳纳米管(碳单质)制造的,其导热效率为铜的七倍,坚固程度为钢的十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级黑”说明碳单质都是黑色B“超级黑”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

3、相似C“超级黑”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D“超级黑”是一种新型的金属材料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牛浓厚的白烟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5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D镁+氧气氧化镁6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龙头表面镀银防锈延长使用寿命B煤炉旁边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水中加肥皂液可以把硬水软化D给病人吸纯氧用于医疗急救7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B量

4、取35mL液体C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D收集CO2气体8下图是有关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B向试管中加入锌粒C倾倒液体D量取液体9做硫粉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细沙所起的作用是:A吸收生成物质 B增加氧气的含量 C防止瓶底炸裂 D增加瓶子的质量10某化合物4.6g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该化合物中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ABBCCDD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

5、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氢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填写空格:(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a管产生的气体是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组成的。(2)用图B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得到的结论是_(3)进行C图所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可用简单方法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请选择一种产物简要写出其验证方法:_。(4)利用D图所示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原因:_;我们知道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该实验事实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

6、浓度.化学反应_。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现象,小组向学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又做了如图所示两组实验。(1)(实验一)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_,小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此实验是想从_角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得到了小组其他同学的认同。(2)(实验二)实验装置图所示(装置已连接好,气密性良好,止水夹a和b已关闭,部分仪器已略去)。(查阅资料

7、)常温下NaOH、Na2CO3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溶质溶解性溶剂氢氧化钠碳酸钠水极易溶易溶乙醇易溶微溶(温馨提示)CO2与乙醇不反应,本实验条件下CO2在乙醇中的溶解忽略不计。把注射器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CO2的三口烧瓶中,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把导管d移出石灰水,打开止水夹a、b,再从导管c端往三口烧瓶中鼓入N2,目的是_。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关闭止水夹a,再把注射器中的稀盐酸注入三口烧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此实验从_角度证明了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15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1)A中水电解器的

8、a管连接的电源是_(填“正极”或“负极”);(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这种现象说明二氧化硫具有_的性质;(3)C中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O2含量,红磷可以换成铜粉吗?说明原因_。16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如下实验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但此装置还有处错误需要改进,此错误是_。若用E装置收集O2,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应在_时开始收集气体,当观察到_证明气体已经收集满了。若用G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填“a”或“b”)通入。(3)装

9、置C与D组合可制取氧气,证明装置D中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装置B和C对比,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4)实验室要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氢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E、F中的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请依据葡萄糖的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由_种元素组成。(2)葡萄糖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_。(3)计算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18病人输液时常用的葡萄糖,其化学式为.(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2)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葡萄糖中含碳元素的质量_。

10、(3)若将溶质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用水稀释成的葡萄糖溶液,请你计算稀释所需水的质量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如图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恰好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B图的粒子图示补充完整_(2)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的符号是_(3)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4)若将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后,能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色。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100g水变成100g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

11、释,故A错误;B、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氢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氧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该反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故B正确;C、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故C正确;D、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是由于微粒间存在间隔,故D正确。故选A。2、B【解析】由黄曲霉素的化学式可以知道:A、黄曲霉素中含有碳元素,符合有机物的概念,因此黄曲霉素属于有机物,正确;B、1个黄曲霉素分子含有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黄曲霉素中含有许多黄曲霉素分子,错误;C、黄曲

12、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正确;D、黄曲霉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7:112:166=17:1:8,正确。故选B。3、C【解析】A、金刚石就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不是黑色的;故说法错误;B、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不导电、不导热;而“超级黑”是黑色的,能导热,故说法错误;C、在一定条件下,“超级黑”能够燃烧,故说法正确;D、“超级黑”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材料,故说法错误;故选:C。4、A【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不能做燃料,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正确;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正确;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导管处

13、放一团蓬松的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正确。故选A。5、D【解析】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D、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故选D。6、D【解析】A、金属银的价格昂贵,水龙头表面镀银防锈延长使用寿命做法不合理;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用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做法不合理;C、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14、和蒸馏,加肥皂水不能将硬水软化,做法不合理;D、氧气能供给呼吸,给病人吸纯氧用于医疗急救,做法合理;故选D。7、A【解析】A、二氧化碳能从集气瓶中倒进烧杯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此选项正确;B、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此选项错误;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用红磷,此选项错误;D、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瓶口盖一个玻璃片,不能用塞子塞住,否则空气不能排出,此选项错误。故选A。8、D【解析】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装块状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