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议管理和人口再生产的关系.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42044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议管理和人口再生产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小议管理和人口再生产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小议管理和人口再生产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小议管理和人口再生产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小议管理和人口再生产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小议管理和人口再生产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议管理和人口再生产的关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议管理和人口再生产的关系 。本文从新旧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的界定入手,概要论述制度设置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以及人口增长导致的社会制度的变化。文章中对制度的探讨,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重点涉及到经济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主要是土地制度)、分配制度、人口政策(含婚姻制度、生育制度、人口控制制度、迁移制度)、继承制度和生育文化等。然后针对中国现阶段人口政策所面临的问题,从人口再生产与制度关系的层面对中国人口政策战略的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 关键词:制度人口再生产 人类生活在自己设计的制度之中。为维持人类生存而进行的人口生产与再生产活动本身,也被各种社会的、经济的制度所交织镶嵌。反过来,人口生产

2、和再生产结果,即人口数量的增减、人口质量的变化以及人口结构变迁的结果也有力地影响其赖以存在的制度,迫使其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变革,以适应人口变迁的形势。 正因为制度的限定作用,人们的行为才可以被理性地预期。不管人类改造环境的行为,还是为种的繁衍所进行的人口生产和再生产行为,都是如此。但人类不是哪些被动适应环境的动物。人类是制度的创造者,也是制度的改革者。也正因为不同类型的人口再生产的结果会影响到既定的人口结构,所以,为标准新的结构之下的人口再生产行为,人们才会有意识地改变哪些不合理的制度设置。故人口再生产与制度设置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影响的关系。本文在对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的根底上,对制度和人口再生产之

3、间的关系作一分析。 一、对制度的界定: 1、旧制度经济学家的界定: 凡勃伦认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于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而生活方式所由构成的是,在某一时期或社会开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综合,因此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凡勃伦所谓“一般思想习惯、“流行的精神态度无非是新制度经济学所指的以非正式约束形式存在的制度(即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 康芒斯认为,“如果我们要找出一种普遍的原那么,适用于一切所谓属于制度的行为,我们可以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为。在他看来,制度就是一系列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一系列准那么或规那

4、么。 2、新制度经济学家的界定: (1)舒尔茨在1968年认为,“我们将一种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那么,这些规那么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例如,它们包括约束结婚与离婚的规那么,支配政治权利的配置与使用宪法中所包含的规那么,以及确立由市场资本主义或政府来分配资源与收入的规那么。 (2)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种游戏规那么,更标准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他也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那么、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标准,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应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3)柯武刚,史漫飞认为“制度是广为人知的、由人创立的规那么,它们的用途是抑止人的时机主义,它们总是

5、带有某些针对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 综上所述,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制度无非是约束和标准个人行为的各种规那么和约束。我认为,制度是人为制定的用以调节人类社会行为的标准或规那么,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稳定性和程式化,它一经产生,便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其原初形式存续下来,因而制度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使人类的社会行为模式化。对于生活在集体中的人们,制度又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社会整合机制,它超越于无差异的个体把集体成员联系起来,使其行为直接指向制度制约下的角色行为(如人口行为)。 新制度经济学派把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也叫正式规那么,它是指人们(主要是政府、国家或统治者)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政

6、策法规。按诺思的观点,政治制度包括政治规那么、经济规那么和契约等。 非正式制度也叫非正式规那么,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局部。一般来说,非正式制度包括对正式制度的扩展、细化和限制,社会公认的行为规那么和内部实施的行为规那么。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价值理念、伦理标准、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在非正式制度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不仅可以蕴涵价值理念、伦理标准、道德观念、风俗习惯,还可以在形式上构成某种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另外,正式制度只有在社会认可,即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本文所要分析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

7、式制度。 二、对人口再生产的界定 刘铮教授认为,“人口再生产是通过人的生命更替(出生和死亡)而实现的人口一代一代持续更新、循环往复的过程。 李竞能教授认为,“人口再生产是指人口新一代出生、成长和老一代衰老、死亡不断重复的世代更替过程。人口再生产就意味着人口不断更新,世代不断更替,从而使人类自身生产能够不断延续和开展。 董银兰等认为,“人口再生产是新一代人口不断出生、成长和老一代人口逐渐衰老、死亡的不断重复所构成的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它通过新一代人口不断替换老一代人口的世代更替,实现人口的延续和更新。 综上所述,各学者对人口再生产的定义都大同小异,并且他们都认为人口再生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

8、一,是宏观的社会人口再生产和微观的人口再生产的统一,同时又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但是我认为,人口再生产除了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外,还应该包括人口结构的优化。 三、制度设置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1、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可以自由买卖土地,同时,中国又具有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的特点,中国实行的小块土地占有和小自耕农为主的体制,是一种最大限度容纳人口的经济形式。这种制度和情况下,“小土地所有者不计劳动本钱,不断向土地增加劳动投入,以求最大产出。所以这是一种高度劳动集约的经济,也正是中国精耕细作的由来。但是在小块土地上连续增加劳动投入,必然导致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9、下降为零甚至为负。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产生土地集中的要求,以实现土地与劳动的平衡。在中国,土地的私有和自由买卖制度使得土地集中以土地兼并的方式出现,官僚地主通过购置的方法,巧取豪夺,导致土地高度集中。土地的集中要求减少土地上的人口,使得一局部人因为租不起土地而沦为流民。这些流民往往占山为寇,待到总的社会矛盾激化时,爆发起义。这样使得人口资源关系、土地占有关系得到重新调整,战争后往往是人口的大幅度减少,新的政权建立后一般是重新分配土地制度,给民以休养生息。这样,人口的增长又慢慢上升。但是,由于这经济制度的存在,一般是二三百年后又出现相似的历史循环。 阿马蒂亚.森在贫困与饥荒一书中提到,“虽然饥荒总

10、是伴随着饥饿的严重蔓延,但是我们却没有理由认为,在某一次饥荒中,它会影响到遭受饥荒国家的所有阶层。这是因为不同阶层对食物的控制不同,总量短缺只不过是使各阶层明显地暴露出其对粮食控制差异而已。 由于分配制度的原因,不同阶层之间生活资料分配问题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在总量短缺发生时,使不同阶层的遭遇极不平等,而且还在于它能够使人们认识到,即使不存在总量短缺,有些阶层仍然可能遭遇极其严重的绝对贫困。上层阶层的交换权利往往大于下层阶层,上层阶层都可以躲避自己的风险。而下层阶层只能眼睁睁地忍受痛苦,听任饥饿的蚕食。即使生活资料不存在短缺,人口损失的阶级差异,还要主要取决于阶级之间的营养和健康差异。 即使生

11、活资料供给充足,生活资料在不同阶层的人口之间的分配却仍然是不平等的。因而,在交换权利的影响下,上层阶层会选择较好的食物,而下层阶层为抵抗饥饿维持自己的生命,就不得不选择质量较差、价格较廉价的生活资料。人口的存活率,是具有阶级性的,富人或上层阶层的人口,其平均预期寿命总是长于下层阶层人口,在生活资料的增长被控制的情况下,社会分配制度的公平化,会提上下层阶层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并促使人口增长。 2、重大制度的变革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在中国封建社会,每个新的王朝取代旧王朝初期,人口数量和质量都处于低谷。随着新朝代的开展和一系列政策的运用,人口数量都会急剧的增长,人口的质量也会有所提高。 在不同类型

12、的社会制度变革时,也会对人口的再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奴隶社会的人口增长速度比原是社会要快,封建社会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人口增长又快于封建社会。并且每一类型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后一类型社会的人口质量一般都会高于前一类型社会的人口质量。 3、婚姻制度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婚姻制度是指由有关的婚姻的各种行为标准所构成的一种社会制度。婚姻是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必要前提。随着社会的开展,人类社会从最早的群婚制到对偶婚,再到后来的一夫一妻制。在群婚制下,人们的杂乱性交给人口质量和数量的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婚姻制度的进步,有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和人口数量的开展。 各个时期不同的婚姻政策

13、,也会对人口再生产很大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历代都制定了鼓励早婚的政策,即国家限定一个较低的婚姻年龄标准。在这个标准期限内不结婚配者,政府要对其实施处分。这种处分既包括应婚配者本人,也有其家长。 越王勾践规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南朝宋也有类似的政策,“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汉惠帝时(前144188年)规定,女子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是当时的一种人头税,一般每人一算,折合120钱,而对违反此政策者课以正常标准4倍的罚金,可谓很重了。 4、生育政策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对生育男子的偏好,几乎每个朝代制定了以鼓励生子为中心的生育政策,免除

14、生男孩家庭的徭役。西汉刘邦时规定,“民产子,复勿事二岁,汉景帝又重申了这一政策。所谓“勿事二岁主要是免除生子家庭父亲的徭役。同时对生子家庭有的朝代还规定免除赋税,并进行赏赐。 建国以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依以来,中国政府实行方案生育政策,使得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的转型。 5、继承制度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在中国封建社会,诸子共同继承的析户分产分家制度,使得家产随着累代的分割越来越少,但继承者或多或少还有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田地,即使一点田地也没有,可以通过租地获得。农民的生产活动由一家一户单独经营,而一家一户的劳力是由具有生物遗传关系的同血缘成员构成的。家庭生产的维持

15、和扩大,就需要劳动力生产的维持和扩大,劳动力生产的维持和扩大又要求生育男孩的维持和扩大。 即使社会人口严重过剩,人满为患了,但如果自己不生育儿子,家里还是没有劳动力。当成群的儿子成为棒劳动力时,就要结婚成家,如果家长还没有死去,大家庭还可以勉强维持,儿子们在家长领导下,分工协作,家里不缺劳动力。但当家长一死,大家庭就借助分家制度分成假设干小家庭,各个小家庭又重新感到家庭劳动力缺乏,感到缺乏协作的人手,又企图通过生育儿子来获得。我们知道,生男生女的几率是一样的,对男子的生育偏好必然会造成人口的膨胀。 6、生育文化和生育观念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香火主义观念、传宗接代的观念、孝道至上和父权等观念都会要求人们偏好追求子孙众多。父权就是通过强化对子女的追求,子孙越多,至尊地位越高,父辈的权力欲越能通过支配子孙得到满足,这样晚年的生活越能得到保障。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更“注重自我的开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众向上流动的抱负,而这种抱负与大家庭的期望相冲突。另外,人们对个人主义、世俗主义和理性主义等新的价值观的强调,有利于限制大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