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埋的搜寻方法、重点及注意.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416593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埋的搜寻方法、重点及注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埋的搜寻方法、重点及注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埋的搜寻方法、重点及注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埋的搜寻方法、重点及注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埋的搜寻方法、重点及注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埋的搜寻方法、重点及注意.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埋的搜寻方法、重点及注意 建筑物由于支撑构造的破坏,失去应有的稳定性而发生倒塌。倒塌事故一般发生得比拟突然、征兆也不明显,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建筑物倒塌发生后,人们一时难以从倒塌的惊吓中恢复过来、被埋压的人众多、现场混乱失去掌握,假如处置不准时、不合理极易造成建筑物的火灾和二次倒塌,给有效组织实施现场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一、被埋人员的搜寻方法1、组建并派出有阅历的精干搜救小组实施现场被埋压人员的搜寻和救助,并留有预备人员,以便在搜救小组发觉被埋压人员时,有人从现场外围帮助运送必要器材和被埋压人员的搬运工作或因救援时间过长,为保障救援的工作连续性而进展人员的替换。2、向

2、幸存者和有关人员询问失踪者在倒塌时所处的部位、活动状况,或居住的环境等。对倒塌的瓦砾堆要进展全面的斟查和分析,分析其用途、构造、层次、倒塌方式,倒塌后可能存在的险情和人员幸存的安全部位。3、抢救队员进入倒塌堆进展搜寻过程中,要留意人们爬动的痕迹及血迹。可充分利用生命探测仪或搜寻犬,或采纳听、看、敲、喊等方法查找和确定被埋压人员的详细位置。二、被埋人员的搜寻重点搜救重点应放在被困人员可能的生存空间上。对于建筑物倒塌,构成生存空间的多为楼板、桁梁、墙体等,按其型式主要有四类,即单斜式、V形式、多层间夹式和无规章式。1、单斜式生存空间是在楼板或房顶的一侧失去支撑,而另一侧支撑相对完好的状况下形成的。

3、假如有人在倒塌前正处于该楼板下面且靠近未受损的墙体,就可能存活;甚至在楼析上的人只要未受到重物的塌压也可能存活;但位于倒塌墙体四周的人则存活的可能性微小。2、V形式生存空间是由于楼板的中部坍塌而造成的,其坍塌的缘由可能是因楼板严峻超重,或困楼板承载状态下又被火烧损,但楼板的两边承重墙和其它上部的楼板却没有倒塌。由于坍塌楼板靠承重墙处仍被支撑着,则在其下面可能分别形成两个生存空间。在这种V形式倒塌现场,必需对其存在的这两个生存空间进展搜寻。倒塌时处于该楼板上的人员一般会随着塌落物向楼板中部滑落,并易被挤压;处于该楼板下面中部的人员,在坍塌后存活的可能性微小,而位于靠承重墙的人员则存活的可能性很大

4、。3、多层间夹式生存空间是由于建筑物内部多层楼板水平塌落,因各楼板上原存放的较大且坚实的家具或其他物品起到了支撑楼板的作用,而在坍塌楼板之间形成多个生存空间。倒塌时处于各楼板上的人员能否存活,主要取决于其身边有否这些可以支撑坍塌楼板重量的物品。4、无规章式生存空间在任何建筑物倒塌现场都可能发觉,它是因倒塌物内部各种较大和坚实的构件或物体,在某一部位相互挤靠支撑形成的。搜寻这些空间就比拟困难,由于其形成的随机性很大,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建筑物内部的分隔和家具的分布。三、搜寻被埋人员的留意事项1、调派救援力气及装备要一次性到位,准时要求公安、医疗抢救等部门到场帮助救援。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实施统一指挥

5、,严密制定救助方案,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做好协同作战。2、当伴随有火灾发生时,救人、灭火工作应同时进展。3、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需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对于可能存在毒气泄漏的现场,救援人员必需佩戴空气呼吸器、防化服),携带必备的通信器材、救援绳索、照明灯具和小型破拆器材。4、在救援现场要快速开拓一块空旷地和进出通道,确保现场拥有一个急救平台和一条供救援车辆进出的通道。5、救援人员要加强行动安全,不应进入建筑构造已经明显松动的建筑内部;不得登上已受力不均衡的阳台、楼板、屋顶等部位;不准冒险钻入非稳固支撑的建筑废墟下面。实施倒塌现场的监护,严防倒塌事故的再次发生。6、为尽可能抢救遇险人员的生命,抢救行动应本着先易后难,先救人后救物,先伤员后尸体,先重伤员生轻伤员的原则进展。对身处险境、精神几乎崩溃、心情显露恐惊者,要鼓舞、劝导和抚慰,增加其生存的信念。在切割被救者上面的构件时,防止火花飞溅伤人,减轻被救者的苦痛,改善险恶环境,提高其生存条件(在使用切割装备破拆时,必需确认现场无易燃、易爆物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