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作文教学.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41527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作文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单元作文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单元作文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作文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作文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一个熟悉的人写人的作文,对于孩子来说,本来就比较难,主要难在,学生不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外貌特点和性格特点,写出的外貌千篇一律,写出的性格不鲜明,甚至整个胡言乱语,前后错乱,让人不忍目睹,读起来饱受折磨。这次作文,一定要落实两个环节:外貌描写和人物性格描写。第一环节:外貌描写。老师不要讲什么理论,抓住人物特点,用上什么词语等等,最直接简单的办法是,找一个班里长相最有特点的孩子,往讲台上一站,让孩子们来一一描述他的外貌。我在教学时,抽了一个叫“徐小净”的女孩站在讲台上,让孩子们描述她的长相。学生刚开始,也说得很抽象:她有一双大眼睛,一张小嘴巴,小鼻子。我便开玩笑地说:“我

2、感觉你在描述一只小狗或者一只小猪。你看,小狗、小猪不也有大眼睛,小嘴巴,小鼻子吗?”孩子们乐了,我顺势引导:仔细观察,徐小净哪些地方长得与我们不一样。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学生开始有了有价值的发展:她的头发是卷的,像被烫过一样,显得很洋气;她的皮肤特别黑,像是从非洲回来的;她的眼睛很黑很圆;一笑脸上有两个小酒窝;牙齿很整齐;身体又高又瘦。然后,我让学生将这些有价值的发现一一串起来,完整地描述一下徐小净的长相。有这样一个示范,是不够的,学生还不会迁移,容易每个人都这样写。于是,我又叫了另一个学生,胖嘟嘟的尹嘉豪上讲台,让学生观察,找到他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观察后发现,尹嘉豪很胖,脸上的肉特别多,

3、把眼睛都挤小了,一笑眼睛就眯成一条线,脸特别白,双下巴,粗胳膊粗腿,还挺着个皮球一样的肚子,一走路,身上的肉都在颤动。我再让学生观察老师,说说老师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说:“老师剪着齐耳的短发,眼睛又打又圆,高鼻梁,樱桃小嘴,笑起来,就有一个浅浅的酒窝”。我再引导学生说:“要写夏老师,一定要写我脸上的雀斑,皮肤泛黄,一笑就露出一口排列错乱的牙齿,这才是夏老师”。顺势总结:写某一个人的外貌,一定要实事求是的写,否则,就不是这个人了。然后,我让学生选择班内一个同学来描述他的长相,但不说出他的名字,让大家来猜,大家能猜出来,说明你成功了,猜不出来,就得重说一遍,学生一阵自言自语之后,开始发言,语言

4、一下子就丰富了,没有了模式型的句子,学生兴趣也很浓。这个环节之后,再在小组里,说上某一个人的外貌,其他同学可以做补充,有了这样的指导,大部分学生明白了怎样写一个人的外貌,怎么才能抓住人物外貌特点了。第二个环节:性格特点。对于“特点”两个字,学生往往觉得很空洞,又很深奥,老师在作文指导时,要细化,具体化,具体到学生能感知的程度。可采用举例的方法,我教学时,采用了口头作文的方法:我的弟弟今年三十岁了,可是他很爱吃糖,爱糖的程度就像小孩子一样,他能一口气吃掉一斤花生糖;每次吃蛋糕时,他都尽挑奶油吃;每次一见到糖,他就两眼放光,最再也停不下来,宁愿不吃饭也要把糖吃个够。说到这儿,我引导学生总结:我用了

5、几件事来证明弟弟爱吃糖的了,这些事都只用了一句话来说,这叫概括地写。有了这种概括的写是不够的。首先字数就不够,不能一直这样一直举例子举下去呀!这就成记流水账了。怎么办?再详细地写一件他爱吃糖的事,于是我又举了一件“弟弟偷吃女儿吃药时才吃的糖”的事,讲得很具体,有时间、地点、人物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学生听后乐了。我再总结,我弟弟爱不爱吃糖,你怎么感受到的?所以,写一个人的特点,可以先概括地写几件事,再详细的写一件事,这几件事都必须指向人物的这一个特点。顺势引出作文的结构:第一段,外貌。第二段,总起介绍人物有某方面的特点,再概写几件事。第三段,详细地列举一个事例,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第四段,结尾,对这个人作个简单的总结,想:你写的这个人,他有什么特点?那些事能证明他的这个特点?学生在说的时候,老师要作适当的引导,看他们举得几个事例,是否能表现人物的这个特点,如果有特点与事例不相符合的,要及时纠正。有了这样的教学,学生作文起来,就不会出现条理混乱,写一个人物的很多方面,但哪一方面都没写好,甚至胡言乱语,胡说八道的现象,再加作文评讲,日记巩固,学生以后写起描写人物的作文,就要容易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