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采砂规划.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9413418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源采砂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汉源采砂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汉源采砂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汉源采砂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汉源采砂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源采砂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源采砂规划.docx(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 雅安市汉源县采砂规划(审定稿)延边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一月批 准:核 定:审 查:校 核:编 写:目 录1概要11.1河道概况11.2河道采砂状况和存在的重要问题11.3河道采砂规划的原则与任务21.4采砂分区规划31.5采砂影响分析41.6规划实行与管理41.7结论与建议52基本情况62.1河道概况62.2水文泥沙特性及床沙组成72.3地质112.4已建与拟建涉河工程概况142.5生态与环境现状153河道演变与泥沙补给分析163.1历史时期演变163.2近期演变及趋势173.3河道泥沙补给分析184规划的必要性194.1河道采砂基本情况194.2河道采砂存在的问题224.3制订规划的必

2、要性225规划原则与规划任务245.1规划原则245.2规划任务255.3规划基准年与规划期286采砂分区划定296.1禁采区划定296.2可采区规划307采砂影响分析357.1采砂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357.2采砂对防洪安全的影响分析357.3采砂对通航安全的影响分析357.4采砂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分析357.5采砂对涉河工程正常运用的影响分析378规划实行与管理388.1规划实行388.2管理机构与管理设施388.3动态监测管理措施389结论与建议419.1结论419.2建议421 概要1.1 河道概况流沙河是大渡河中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扇子山东麓,整个流域位于汉源县境内。北面以大相岭

3、和青衣江分水,南面以鸡冠山与大冲河为界,分水岭最高海拔高程4021m。流域走向大体为西北东南向,略呈扇形。本流域除四周靠近分水岭地区为山区地形外,大部为深、浅丘地貌,中、下游干流沿岸有少量平坝。流域面积1150km2,河长71.0km,河道平均比降14。流沙河两河口以上约20km处有即将兴建的永定桥水库工程,该工程坝址以上流域集水面积127.5km2,水库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23m,水库总库容1869万m3,正常蓄水位1545m,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旭家沟为流沙河中游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汉源县西北部海拔4021m的马鞍山东麓,界于东经1021910226、北纬29262935之间

4、,流域形似扇形,旭家沟全长21.5km,流域面积157.1 km2,河道平均比降159。宰骡河为大渡河中游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大山垭口,河源高程2800m,上游支流密布,整个水系呈树枝状发育。河流大体从南向北流,经窑厂、平坝、平等、河南乡,于小堡乡盐井村纳入右岸较大支流林罗沟后,经小堡乡团结村、高坪村,于小堡藏族彝族乡注入大渡河。流域内重要为高山,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呈“V”型,流域内植被较好,森林覆盖面积约90,人烟稀少,水土保持良好。西街河为大渡河中游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甘洛县俄洛村附近,河源高程2600m。河流大体从南向北流,经俄洛、凤窝、然莫、冒水洞,于桂贤乡中心村注入大渡河。流域

5、内重要为高山,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呈“V”型,流域内植被较好,森林覆盖面积约90,水土保持良好。上堰沟为流沙河中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天井坝,河源高程3138m。河流大体从东向西流,经喜鹊沟、干海子、杨家山、窑坪子,于甘溪坝注入流沙河。流域内山高坡陡,沟短落差大,山上乔木稀疏,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域内水土保持良好。1.2 河道采砂状况和存在的重要问题规划各砂场中除西街河砂场没有采砂活动外,其余各砂场均有采砂活动,采砂活动为自发性,采砂人员为周边村民,均未办理相关手续。各堆砂场均处在主河道内,旭家沟砂场有本地居民自筑浆砌石拦砂坎截砂。工程区采砂活动为自发性的,采砂人员均为周边村民。由于缺少

6、采砂规划,导致采砂活动混乱,环境及安全问题突出,水务部门管理难度很大。采砂人员只追求作业操作方便,只要河砂产量高,就大量采挖,局部河段采挖太深,出现大量深坑,水流易形成旋涡,影响行洪安全,加剧了河岸冲刷。采砂作业结束后,对坑潭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回填复平,使河势稳定、两岸农田、防洪堤和桥梁受到威胁。采砂机械在上游河道内作业,扰动水面,导致下游水质严重破坏,同时,采砂机械上的柴油、汽油、机油滴漏及产生的含油废水、污油,直接排入河道,影响水质。砂石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重要表现在:各级政府对采砂管理和执法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采砂管理执法装备缺少;采砂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亟待完善。1.3 河道采砂规

7、划的原则与任务1.3.1 河道采砂规划的原则根据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SL423-2023)相关技术规定,结合现场踏勘河道采砂现状制定本次规划原则。(1)坚持以维护河道河势稳定,保障防洪、通航、供水和水环境安全的原则。充足考虑防洪安全和通航安全以及沿江沿河涉水工程和设施正常运用的规定,并与区域防洪、河道整治、航道整治等专业规划相协调,注重生态环境保护。(2)坚持科学发展,可连续发展的原则。解决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体现人水和谐、协调发展的治水理念和“在保护中运用、在运用中保护”的规定,适度、合理地运用河砂资源。(3)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原则。对的解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关系以

8、及保护与运用、规划与实行、实行与监管、中央或省重点项目与地方建设用砂的关系,最大限度将采砂规划与河道治理和航道治理相结合,尽量满足新形势下河道采砂的需求。(4)坚持总量控制、分年实行的原则。突出规划的宏观性、指导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定,为采砂管理提供基础依据。(5)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对采砂管理矛盾突出、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采砂对河道影响较大的河流,采砂规划应尽量具体具体,在此基础上,兼顾一般河流的采砂规划。(6)坚持与河道、航道治理工程及河道内其他综合运用相结合,实现互利双赢的原则。尽量减少疏浚弃砂,实现砂石资源运用的最大化。1.3.2 规划任务本次规划任务是根据河道的演变

9、情况、演变趋势、来水来砂情况,充足考虑保障防洪和通航安全、保障沿江涉水工程和设施正常运用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定,研究提出规划期内河段禁采区、可采区规划,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及分派规划,在认真总结以往采砂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河道采砂规划实行与管理意见。重要工作内容如下:1、河道演变及泥沙补给分析2、年度采砂控制总量3、禁采区规划4、可采区规划5、采砂影响分析6、规划实行与管理1.4 采砂分区规划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河道(水库)现状、砂石资源及城市建设情况,拟定禁采区、可采区。禁采区、可采区、可采期、禁采期及年度控制采砂总量如下:1、禁采区两河口砂场已建有防洪堤工程

10、,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拟定防洪堤临水侧50m范围内为禁采区,农田边沿30m范围内为禁采区。甘溪坝砂场上游防洪堤50m范围内为禁采区,砂场下游桥梁以上200m范围内为禁采区。旭家沟砂场上游农田30m范围内为禁采区,下游左侧农田、右侧岸坡30m范围内为禁采区,下游桥梁以上200m范围内为禁采区。宰骡河砂场上游水电站厂房100m范围内为禁采区,砂场中间桥梁上下游各200m范围内为禁采区。西街河砂场农田30m范围内为禁采区。上堰沟砂场上游庙宇50m范围内为禁采区,下游房屋50m范围内为禁采区。2、可采区规划河段禁采区以外的河面均为可采区,年度控制采砂总量为40万m3。1.5 采砂影响分析本次规划采砂控

11、制在主河道内,主流不会出现改向,保证河势在平面形态上的稳定。因此,本采砂规划对河势稳定基本无影响。河道采砂后,由于增长了过水断面面积,同频率洪水情况下,采砂河段洪水位有所减少,并且断面平均流速也有所减少。因此,河道采砂改善了河道行洪断面,对河道行洪、输水是有利的。以此类推,规范的采砂作业取走了河道内砂石,可有效的清除河心洲,拓宽河道,增大过水面积,提高河道的输水和行洪能力,对本地防洪安全是有利的。本次采砂规划中两河口砂场、甘溪坝砂场、旭家沟砂场和上堰沟砂场无通航规定。宰骡河砂场、西街河砂场虽与汉源湖相接,但是采砂区域范围在可采期内大部分未被水面淹没,同时在开采作业方式中提出了严禁将尾料弃入汉源

12、湖的规定。因此,本采砂规划对通航安全无影响。规划河段内无重要、珍稀水生物和渔业保护区等敏感生态环境因子。但是,由于采砂机具和作业方式的特殊性,必然会对生态和环境导致一定负面影响,重要体现在水质、废气及粉尘、噪声等几个方面。鉴于采砂对生态和环境有不同限度的影响,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消除或减小不利影响。措施涉及粉尘防治措施、声音管理、燃油、燃煤废气控制措施、作业区环境卫生管理等措施两河口砂场涉河工程重要为防洪堤,甘溪坝砂场、旭家沟砂场和宰骡河砂场范围内或附近均涉及到桥梁,上堰沟砂场规划河段内修建有临时性的干砌块石防洪堤。本次规划将防洪堤临水面30m和各桥梁上下游各200m范围划为了禁采区,对各涉河工

13、程基本无影响。因此,本次采砂规划对涉河工程正常运用无影响。1.6 规划实行与管理汉源县水务局是负责河道采砂现场管理工作的行政机关。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县水务局负责牵头、协调水政、公安、交通等相关单位依法进行处置。管理机构应在水库现场设立办公室,并配备必要的交通(陆地和水上)、通讯、摄像等办公工具及器材,所需经费来自采砂权拍卖收入。动态监测管理的内容重要有开采范围、开采深度、开采时间、砂料堆放及运送等。1.7 结论与建议1.7.1 结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满足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定、保证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保证涉河工程正常运用的前提下,规范汉源县流沙河流域、宰骡河流域和西街河流域的采砂行为,适度

14、、合理地运用河道砂石资源是合理可行的。规划的起始年份为20232023年,规划期5年,年度控制采砂总量为40万m3。根据现场勘测和调查分析,规划区采砂对河势稳定、防洪安全、通航安全等无不利影响;对涉河工程正常运营无不利影响;对生态与环境有一定影响。本次采砂规划满足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砂方案合理可行,对于规范河道采砂行为,可连续地开发运用河道砂石资源,维护河势稳定,保证防洪安全,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立人水和谐的良好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1.7.2 建议在管理机构内设立专职管理人员,并配备专门的管理工、器具,实行常年动态管理。每年总结经验,改善管理方法及措施。实行中加大监管力度,减小环境污染,

15、保证电站建筑物及堤防等涉水设施的安全,保证河势稳定。2 基本情况2.1 河道概况2.1.1 流沙河流沙河是大渡河中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扇子山东麓,整个流域位于汉源县境内。北面以大相岭和青衣江分水,南面以鸡冠山与大冲河为界,分水岭最高海拔高程4021m。流域走向大体为西北东南向,略呈扇形。本流域除四周靠近分水岭地区为山区地形外,大部为深、浅丘地貌,中、下游干流沿岸有少量平坝。流域面积1150km2,河长71.0km,河道平均比降14。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流域的植被较好,树木很多,水土流失并不严重。但从三十年代起,树木被大量砍伐,植被逐渐减少,导致水流中的泥沙含量和推移质显著增长。本河段两岸居民较多且集中,土地运用率和水利化限度较高,出产较丰富,为汉源县重要产粮和经济作物区之一。由于人类活动频繁,致使周边一带植被较差,仅在人口居住区附近种植有较多的果树,在沿河两岸山上有较多的荒坡、零星草甸,以及为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