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941336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实用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实用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实用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实用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实用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假设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23课。这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西西发自内心的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朗读

2、这首诗,学生会产生心灵的共鸣,会产生许多新的“假设。全诗以“假设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分两课时教学本课。第一课时:初步了解课文,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第二课时:深入感悟课文,把握诗歌内容,升华情感。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3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有些课文应要求学

3、生诵读。所以,本节课我确立了“以读为主的思想,采用朗读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口念成诵,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想象着美好动人的图景,感悟诗中蕴涵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前三节的结构相同,这就为学法指导法提供了依据。因此,我将重点导读第一节诗,指导学生感悟学法,然后引导学生迁移学法,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主、合作学习,汇报学习成果,以此来训练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主要采用朗读法、学法指导法的同时,我将辅以情景教学法、谈话法等,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神笔。 四、说教学过程 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感悟课文、感情朗读升华情感、开展语言课外延展、布置作业四

4、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认读。 2、提问:小作者用神笔画了什么?在学生逐段概括时,我以简笔画的形式把学生概括的内容板示于黑板。 这样安排,旨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为下面理解诗意打下良好的根底。 二感悟课文,感情朗读 1、导读第一节诗 1动动脑,理解诗意 读一读,想一想:作者画为什么画红红的太阳? 创设情境,深入感悟。 a、课件出示小树图,教师感情表达:“冬天到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冻得瑟瑟发抖。 b、学生扮演小树,进行师生对话,师:“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小树

5、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学生在教师动情的表达中,在师生对话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换位思考,理解小作者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是为了让小树成长,从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2动动口,读出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课件出示第一节诗 学生个人赛读,互相评价。 我会问学生:“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个字、词不正确?他哪里读得好,哪里有点欠缺,你想怎么读?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同时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参与赛读。 这样引导学生赛读、相互进行评价,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师点拨:读课文时,要想着诗中描绘的画面读,还可以加上表情、动作读。 教师范读第一小节。 教师的范读是对低年级学生最直观的朗读指导,也是最有效的指导手段。

6、 小结本节诗的学习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节诗 1学法迁移,自读自悟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动动脑:小作者为什么画谷粒和双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动动口:读出感情。 学生在第一段学习中,已根本感悟学习方法,因此,第二、三段的教学可以扶一手放一手,让学生将方法迁移,去自读自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2小组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板书 如果学生说到“小作者是个怎样的人时,我不会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小作者的美好心愿归结到“善良两个字,学生可能会说:“天真、聪明、可爱我都会加以赞扬。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

7、哈姆雷特,学生真切而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都应加以珍视。 小组展示朗读第二、三小节,并互相评价。 3、指导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1教师范读诗歌的最后一节:“假设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指导学生放慢语速以读出延伸感和想象空间。 2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熟读、背诵。 3学生比赛展示背诵效果。 从导读第一节诗到自学第二、三节诗,再到整体朗读,到达熟读成诵,环环紧扣,把功夫扎扎实实地落实在读上。 三升华情感,开展语言 1、课件出示全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第四小节结尾处的标点与前三小节有什么不同?第四小节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学生可能会告诉我:因为小作者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还没画完。那么,我会引导学生说:“你

8、知道作者还有什么愿望没说出来吗?你能帮助小作者把他没画完的愿望画出来吗?假设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为谁画什么呢? 2、课件展示有关环境污染、贫困儿童、失学儿童的困惑等等图片,帮助学生拓宽想象思路。 朗读这首诗,学生会产生共鸣,有一种表达的愿望在涌动。于是我抓住时机,以第四小节结尾处的省略号为切入口,让学生畅所欲言,以自己的“假设充分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开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外延展,布置作业 实践性作业: 1、按“我要给的句式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想画的东西画出来。 这种作业设计,使学生带着美好的愿望,带着自己独特的读书体验走出课堂,走向

9、宽阔的心灵牧场。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介绍了汉朝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从小就爱好天文、刻苦钻研的故事。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下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学生对古代科学家有着一种神秘感,但体会张衡善于观察、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是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距颗指乱这四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拓展阅读中,进一步感悟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一、猜图激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用

10、课件出示了几幅名人小时候的画像,请学生猜猜他是谁? 老师今天还要给你们揭示一位名人,人就是张衡,他小时候可爱观察星星了,都到达了痴迷的程度,从而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初读课文。 2、反应词语的掌握情况。 3、思考:你从课文中哪儿看出张衡特别喜欢观察星星的。 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一了解小张衡是怎样观察、探索的。 1、借助想象,引导学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 快闭上你的眼睛,想象这美丽的夜空。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角色转换:让我们都来当小张衡,一起来数星星。 4、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二进一步感悟小张衡爱观察、乐于探索的

11、品质。 课件:这颗星星和那颗星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 引导学生自读,思考:这句话什么意思,从中你看出什么来了? 我们男生读读张衡的话,女生读读爷爷的话。 体会张衡善于观察、勤于探索的品质。 张衡观察的可真仔细,你有什么想对张衡说的? 小结:是啊,小张衡真是了不起,他善于观察,乐于探索,发现了不管怎么动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课件: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引导学生理解读读爷爷这句话的意思。 角色转换,体会人物品质。 就是因为爷爷这句话,小张衡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如果是你,你会起来看吗? 男生读读爷爷的话;女生读读张衡的话。 张衡可真了不起,你来夸夸小张衡! 小结:正是因为张衡从小喜欢

12、观察星星,长大后继续刻苦钻研,成了我国汉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我和同学们一样特别佩服小张衡,就让我们再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吧。 四、拓展阅读中,进一步感悟人物品质。 第一步:引导学生自读手中的阅读材料。 第二步:在自读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小结:正是由于张衡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善于观察,乐于探索,长大后勤奋地学习钻研,不懈地努力,成了伟大的科学家,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奉献。 五、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意识,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1、积累词语 读读黑板上的词语。 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音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观察字形,说说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13、各有什么特点。 2、距:左右结构,左右大体同高、同宽,最后一笔是竖折。 颗:左右结构,左右大体同高、同宽,果的捺变成点写得小一点,页的最后一笔点写得大一点。 指:左窄右宽,左右同高。 乱:舌要写得瘦长一些。 3、学生书写。 4、反应指导,再写。 小结:学完了课文,我们认识了距离我们1900多年的天文学家张衡,了解了他的故事。如果你也对天文产生了兴趣,可以搜集有关星空的资料,也可以亲自到天文馆去看看美丽神秘的星空。 学习效果设计评价: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感情正确、流利 正确 2、我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 讲得很好讲得比拟好 讲得得不理想 3、我能写好距颗乱指这四个字。二年

14、级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组课文都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二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并能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1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