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练习岳麓版必修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9412399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练习岳麓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练习岳麓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练习岳麓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练习岳麓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练习岳麓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练习岳麓版必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A诗经 B老子C庄子 D离骚解析:材料中“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体现了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结合材料中“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可判断为是屈原的作品,故D项正确。答案:D2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

2、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意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赋是西汉时期出现的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汉赋辞藻华丽,气势恢宏,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为统治阶级造势,故A、B、D三项均反映了汉赋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汉代推崇儒家思想,故C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答案:C3(2018湖南茶陵三中高二月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乏励志佳句,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等等。上述佳句对应的文学体裁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汉赋

3、、唐诗、宋词B楚辞、唐诗、宋词C楚辞、汉赋、唐诗 D诗经、楚辞、唐诗解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的诗句,属于楚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李白的唐诗;“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是辛弃疾的宋词,B项正确。答案:B4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文艺作品要与社会现实相符。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杜甫的石壕吏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B李清照的声声慢国家统一的和平景象C关汉卿的窦娥冤传统社会走向衰落D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西文化的交融解析:杜甫在石壕吏中描写了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A项符合题意;声声

4、慢抒发了作者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B项错误;窦娥冤揭露了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C项错误;红楼梦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D项错误。答案:A5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B文艺的商品化、大众化趋势C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 D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解析:从材料中的“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可知,宋代文艺的商品化和大众化趋势,B项正确。答案:B6(2018江苏新丰中学高二月考)

5、吴歌,又称为江南小调、俚曲。魏晋以来,人们喜欢劲歌狂舞,还在人际交往中应酬唱和。宋代之后有所改变,逐步变为“浅吟低唱”。吴歌从“劲歌狂舞”转为“浅吟低唱”的主要原因是()A宋词等艺术形式兴起B商品经济的发展C理学对人性的压抑D人们审美观的变化解析:根据题意,从魏晋时期“劲歌狂舞”到宋代“浅吟低唱”变化的主要原因,宋词的出现属于表现并非原因,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促进了宋词的艺术形式的不断丰富,是个性张扬的原因,并非题目中转变的原因,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宋明时期形成理学,在南宋时期成为正统思想,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故出现了题目中的变化,故C项

6、正确;人们审美观的变化的原因是理学对人性的压抑,故D项错误。答案:C7(2018江苏卷)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解析:“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

7、特点,故D项错误。答案:A8(2019山东寿光现代高中高二月考)在小说醒世恒言中,“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这一现象与明末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有关B这反映了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自主的观念C材料中的现象只是个案,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自主的观念D小说是文学作品,但作为史料使用,应当慎重解析:根据材料所述,明朝时期确实出现妇女的婚姻自主观念,但B项中的“整个明朝”说法太绝对,对材料解读不正确,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的现象与资本主义萌芽有一定关系;体现了明朝时期婚姻自主观念的出现;小说在鉴定之后可以作为

8、史料使用。A、C、D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B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也。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材料二: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闻一多说唐诗材料三:词体至宋而繁荣援佛老精神以入儒的宋学背景与宋代空前发达起来的市井商业文化意识彼此交壤,导致了宋世文人尚义理而又随俗逐媚的精神势态;而宋世制禄丰厚,坊间歌妓又出于自身利益而出金资助词客,这种物质力量的推动势必成为词集刊行的有效保证。韩经太宋词与宋世风流材料四:这一时期(明清)大为繁荣的小说、戏剧也竞相以普通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追求作为题材,屠夫、小

9、贩、商人、妓女、牧童、村姑、绿林好汉,以致三教九流进入文学殿堂,成为文学中的主人公,“好货”“好色”成为许多作品的共同主题。冯天瑜等著绘画中华文明史(1)据材料一指出“汉赋”是怎样的一种文体?(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闻一多的“诗唐”找出依据。(3)材料三的作者认为宋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4)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清时期小说取材有何特点。综合四则材料,说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呈现了怎样的趋势。答案:(1)是一种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2)诗歌到唐朝时发展到鼎盛阶段,名家辈出,佳作极多。(3)理学发展,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崛起。(4)特点:关注

10、社会底层,题材广泛。趋势:世俗化、平民化、大众化。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答案:(1)唐宋元文学发展,留下了大量的素材;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创作;小说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2)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有一定教化功能;提升了民众的知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