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谷农业生态观光园设计.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41211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源谷农业生态观光园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桃源谷农业生态观光园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桃源谷农业生态观光园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桃源谷农业生态观光园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桃源谷农业生态观光园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源谷农业生态观光园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源谷农业生态观光园设计.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水利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桃源谷农业生态观光园设计学 院: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系 别: 生物工程系 专 业: 11级园林技术 姓 名: 高天舒 指导教师: 于显威 2014年 6月 10 日目 录摘 要3前 言41农业观光园的概况51.1概况5地理位置52生态园景观设计理念52.1主题构思52.2设计理念52.2.1主题53规划原则与目标分析63.1基本原则63.2规划目标64总体布局74.1功能分区74.1.1入口区74.1.2生产区74.1.3居住与园艺生产展示区74.1.4中央景观区84.1.5果园85道路交通规划85.1外部引导线规划设计95.2出入口规划设计95.3内部道路规划

2、设计95.3.1主要道路105.3.2次要道路105.3.3游憩小路105.4内部交通组织10地面交通106附图116.1地形图116.2平面图11摘 要 农业生态园是21世纪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一种自然选择,许多生态园由于盲目跟风而缺乏科学的规划经营管理,造成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定位及功能的缺乏。本文就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分区规划,园路设计,植物配置以及景观建筑的设计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生态园; 规划设计前 言当代生态和谐越来越备受重视,自然能源的日益枯竭,全球变暖,自然灾害的频发,人们意识到走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伴随着现代经

3、济与科技的多元化发展,科技开发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农业作为一个重要领域,如何实现农业产品的科技性与农业生态性的完美融合,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社会的进步,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却愈显突出。从当代城市规划与发展来讲,人们的一些基本的需求被忽视或遗忘,导致了现在有些想法让人感觉似乎有些陈旧乏味,然而这些是人类最基本的要求。我们长期深受钢筋水泥之害,精神和身体被限定在人类建造的钢筋水泥的环境中,却忽视了人类最本能的需求,那就是从自然中获得生命的活力与辉煌,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将住进城市中,而人将越来越远离自然与生态,也许某一条我们的

4、后代也将远离自然与农业,脱离自然。本规划从“回归自然”,“感悟绿色生态农业”为主题,总体规划生态农业观光园,让人们通过体验农业生产环节,展示生产工具,参观当代生态农业技术的方式真正体会到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从而起到生态经济的教育和经济的双重作用。1 农业观光园的概况1.1 概况地理位置位于辽宁南部,南: 东经1224908.16;北纬402831.2东经1224923.42;北纬402828.46北: 东经1224918.89;北纬402855.01东经1224928.09;北纬402849.44地形地貌:整个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南部为沟口,非常狭窄,内部逐渐变宽。土地以坡耕地为主,少量的山间

5、小块地,坡耕地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2 生态园景观设计理念2.1 主题构思 1.保持原有地势,做微地形处理。2.保持原有植被,采用乡土树种,主要以经营苗木为主,兼有农业观光园的功能。3.用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手法刻画生态农业的过去与未来。4.设计为纵深空间,并取桃花源记中“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意境2.2 设计理念2.2.1 主题1.用简单的手法创造一个宜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用静的空间构造一个人性化的场所。2.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艺术规律,在地形改造,水景处理,道路设计,植物造景等造园要素上下工夫。3.在具体设计中,使空间开合,井然有序,自然与人相得益彰。充

6、分利用用山体,建筑,绿化等造景要素形成大小空间环境,创造山水环绕,创造曲径通幽的自然景观。创造出水的灵气。巧妙体现自然中有人工,人工中有自然的特色,使之相映成趣,相得益彰。3 规划原则与目标分析3.1 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农业生态系统是受人工控制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制定规划时要以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为指导,用系统、整体观念,进行全面规划,做好总体布局。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协调农业内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步增长。2、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原则。对资源不仅要合理利用,还要积极的保护,对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与增殖,对不可更新资源合理

7、利用与保护,只有这样,方不致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消耗超过资源再生速度,使资源得到永续利用。3、因地制宜的原则。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地域差异性,各地区的农业生态工程设计和配套技术,生态农业的建设不可能是相同的,必须根据当地具体生态环境特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择农民群众关心、见效快的项目。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制定规划,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类型和模式。4、物质循环、多级利用的原则。根据生态学原理合理设计食物链,利用农业有机物质,包括“废弃物”(指死体、残体、排泄物)等实行多次利用、多级得益、循环利用和深加工等。5、扩大绿色植被原则。绿色植物是转化太阳能,实现第一性生产的重要机器

8、,是保护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措施,应充分考虑将一切土地和部分水面绿化起来。6、多业结合、集约经营原则。生态农业必须是多业结合,包括农业内部的横向联系和农业外部的横向联系,实行集约经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7、实现“三大效益”原则。生态农业建设措施必须达到生态上适宜,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2 规划目标本规划以人为本,通过融入历史色彩来形成地方园区特色;使用具有乡土气息和古老韵味的素材。为各主要空间赋予地方性的规划特色,考虑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与设计,考虑林木参差的多层结构性与自然迁移过程的栽种计划原则;考虑自然环境所具有的教育意义的设计。景观规划以高景观质量为目标

9、,演绎四季绚丽色彩,充分保障景观色彩的多样性,展示现代高科技农业生产,走生态与可持续农业经济相结合的道路。4 总体布局4.1 功能分区生态农业观光园在分区上将园区分为5个功能区:入口区,生产区,居住与园艺生产展示区,果园,中央景观区。通过以上划分让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们真正的释放工作压力放松心情,并且有很多城市的孩子对农业生产流程、农作物都知之甚少。而以家庭为形式的观光体验,不仅让家长与孩子更加的亲近自然,并且对于增进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更加了解和热爱自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农业观光园具有生态农业观光和旅游休闲、教育等多种功能。以生态农业观光为主,旅游休闲为辅。主入口区主要包括停车场、园区大

10、门及入口广场。入口区景观是整个园区的门面,其景观的好坏将影响游人对园区的印象,从而直接影响园区游人数量,所以在景观上以重点突出,加强标志性作用,重点突出生态环保的概念,整个路口既体现了雕塑与景观的完美融合,又体现了道路铺装的新型概念。主干道面层采用自然美彩色仿石混凝土预制块,各园区干道以不同的色彩、形状进行区分。铺装用材采用自然材质,如青石板、毛面花岗岩、卵石、毛石等。绿地内小径多用石板嵌草步道,使之更好的贴近自然,融自然。4.1.1 入口区在人口处可设计一个人口广场,位于整个功能区的西南侧。与该区功能及景观特色相呼应,广场铺装以桃花花瓣造型为主,标志该区域的进入,并适当增加铺装面积满足人流的

11、聚集和疏散。同时,在广场中心以一个桃花雕塑引导人们的目光,与区域整体氛围相互呼应。4.1.2 生产区生产区分为3部分,生产区1面积较大,种植黄菠萝,美国红枫,蒙古栎,水曲柳,白桦,红瑞木。生产区2,性质同生产区1,栽植1-2个种类生产区3,背风向阳、以抗旱树种为主,栽种臭椿4.1.3 居住与园艺生产展示区该区位于园区中央,是一个集度假,垂钓,观光为一体的区域。为桃花产业园提供度假的主要区域,人们可以来此长期居住。种植各类园林植被,草坪使整个园区在各个时期都显示出绿色,生态的氛围与周围相对分开,同时与周围大自然景观有机衔接和过度,形成和谐地融入大自然,又独立于大自然的,有特色的景观。设立专门种养

12、区域,划分地块用于游客自主种植特色无公害绿色植物,认养家禽,果木。种子,家禽及农具等由园区统一提供,游客可选择性参与种植,或交园区代为管理,农产品及家禽产品可由游客自主采摘捕捉,增加游客的体验趣味,同时附带推广销售农副产品。通过传统的乡村风情,乡间小道,石板路,错落分布的土房、草屋和砖房,体现休闲的乡村景观昔日村庄的真实体现,激发游人对绿色自然的向往,对往事的怀念,从而提高游赏的兴趣。成片的景观花带,表现大地主题的大地艺术景观园,亲水栈道、平台,浮桥,别墅群景观,处处体现浓浓的乡间风情,悠闲的生态气氛让人陶醉其间。农具展示长廊,收集当地有代表性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并提供使用方法,让游人可以去体

13、验了解传统农具使用方法,增加对传统乡间文化的了解,设计风格以古朴复古为主,通过对农具的变化体现生产力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长廊以圆形为设计理念,时间线以倒叙的形式,从入口处展示原始社会的农业生产工具,到出口处以当代生产工具为主体整个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变迁。室内生态农业展示温室,游人可以了解温室、大棚的生产经营模式,本大棚采用的材料均采用环保型材,并且采用太阳能光热板,建立综合能源分配系统,设计风格采用简洁明亮的设计理念,重点展示生态农业新技术,展示无土栽培,展示农产品新品种。4.1.4 中央景观区在河道基础上,开人工湖,水景为主,可考虑三种砾石、碎石、土质基础的水景结合。该部分以人工湖为主

14、体,形成生态园独具特色的水系,根据水系的不同位置因地制宜的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养殖。在宽阔的水面可以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如:休闲垂钓区,水上游乐区,观赏鱼喂养区,生产养殖区,野生鸟类保护区,特别是利用现有丰富的野生鸟类资源,配以保护林块,林带和保护措施,形成亮丽独特的野生鸟类生态风景区。4.1.5 果园果树与多年生草地间作;葡萄采摘园、樱桃园、苹果园位于核心区北部,包括光温室采摘区与观光采摘园(露地采摘)。此园是给游客提供自由采摘果的场所,游客可在其中亲自采摘自己喜爱的果品,品尝新鲜美味,体验收获的趣。作为大众游客的休闲体验区域,其中的果品种类要合理搭配,如葡萄、草油桃、苹果、杏、梨及各种蔬菜

15、,营造四季皆有花有果的美丽景象,实现一年每个时段皆可观、可游、可采。苗木基地还将根据各类植物品种,形成桧柏园、紫薇园、连翘园、樱花园等多个植物专类园。果园生态园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5 道路交通规划农业观光园位于城市郊区,交通时间占据了旅游时间的相当大一部分,而且与城市公园不同的是,农业观光园往往与周围环境风貌接近,出入口不甚明显。因此,对农园来说,合理解决外部及内部交通问题相当重要,尤其是外部引导线以及出入口的设计是提高农园可进入性的重要手段,必须引起重视。5.1 外部引导线规划设计外部引导线即指通往农业观光园的路线,是一条隐含着信息的线。它起着引导作用,预先愉悦游客,振奋游客,并预示出农园的性质、规模以吸收游客。好的引导路线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有收有放,形成变幻多样的立体空间。在视觉安全和风景优美之处开敞,在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