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画册设计中常用到的中文字体排版法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411311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画册设计中常用到的中文字体排版法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画册设计中常用到的中文字体排版法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画册设计中常用到的中文字体排版法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画册设计中常用到的中文字体排版法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画册设计中常用到的中文字体排版法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画册设计中常用到的中文字体排版法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画册设计中常用到的中文字体排版法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在中国的商业设计里面是离不开中文的,可是诸多设计师在做所谓的私人创作时往往就回避中文,全是清一色的英文字母。中文的编排其实很能见一种设计师的功力,大一点说作品里面文字的编排与设计就能看出这个设计师够不够老到。我很喜欢日本的设计,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她们的中文编排。看一看怎么说中文的编排吧,如果你是一种认真的设计师,相信耐心看完肯定大有收获的。 先要说一说中文与拉丁字母的区别:字母是一种纯正发音符号,每个字母自身并没故意义,单词的意义来自于这些字母之间的横向串式组合,而中文的组字方式是以象形为原始基本,也就是每个字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一种简朴的字也许在远古时代就代表了一种复杂的生活场景,因而它也是

2、世界上最形象的文字。两者之间的阅读方式和解读方式均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中文的编排不能照搬英文的编排方式,它们两者之间在编排上有某些客观的区别。一方面,就是同样字号的实际大小不同,英文由于都是字母,字母的构成构造非常简朴,一般在印刷上3号大小的英文都能清晰可辨,而中文由于构造的复杂,在印刷上5号字已经接近辨认极限了,因而在设计时中文由于要考虑可阅读性,在设计中就不如英文的字号大小灵活多变。尚有英文字母线条比较流畅,由于弧线多,因此画面容易产生动感,这一点上比中文生动多变。第二,就是英文编排容易成段,由于英文每个单词均有相称的横向长度,有时一种单词就相称于中文一句话的长度,单词之间是以空格做为辨别

3、,因此英文在排版时,哪怕是一句话,也大多做为段来考虑编排;而这点中文就完全不同,中文的每个字占的字符空间同样,非常规整,一句话的长度在一般状况下是不能拆成段来解决,因此中文在排版的自由性和灵活性上比不上英文,多种限制严格得多。虽然现代设计中有大量的对中文进行解构的实验作品和商业作品,但总体来说,还是不能大量推广,毕竟,这种实验牺牲的就是人们习惯的中文阅读的以便性。中文的整体编排容易成句、成行,视觉效果更接近一种个规则的几何点和条块,而英文的整体编排容易成段、成篇,视觉效果比较自由活泼,有更强的不持续的线条感,容易产生节奏和韵律感。 第三,就是英文的篇幅普遍比相似意义的中文的篇幅要多,在设计时,

4、英文自身更容易成为一种设计主体,并且由于英文单词的字母数量不同样,在编排时,对齐左边那么右边都会产生自然的不规则的错落,这在中文编排时不太也许浮现的,中文编排每个段是一种完整的块,很难产生这种错落感。 第四,中文的编排规则比英文严格复杂得多,例如段前空两字,标点不能落在行首、标点占用一种完整字符空间,竖排时必须从右向左,横排时从左向右等等,这些规则也给中文编排提高了难度。而英文段落在编排时只能横排,只能从左向向,段前不需空格,符号只占半个字符空间,这给英文编排提供了更大更灵活的空间。这些区别在设计时都需要特别注意,不要照搬英文的排版模式来编排中文,解决不好就会不伦不类! 那么对于中文,究竟应当

5、以一种什么样的原则和原理来进行编排才干使字、句、段、篇看起来美观清晰呢?本人在实践中,有某些经验可以拿出来与人们商讨,我在进行中文编排时一般遵循的流程是:理解分类粗排精确细排校对。 1、理解:在进行文字的编排之前,一方面要理解文字的内容。我见过诸多设计师只注重版式美现而不关注文字内容,把文字一拿到手就开始编排,从不考虑文字在说什么,她们的原则是文字一定要服从于版式需要。这是不对的的设计措施,对于一篇文案稿,如果我们不去理解它的表述内容,就很容易本末倒置。 一种标题,究竟用什么字体?用多大字号?横排还是竖排?这些是由整体版面气质和文字表述的内容所共同决定的,而不是按我们的惯性思维理解,标题一定要

6、大,要突出,要用粗壮的字体。 我们要深刻理解文字究竟在说些什么,才干为我们选择字体字号提供根据,才干让文字的视觉感受与表述内容保持统一,才干为我们选择合适的插图提供指引方向。固然这种理解不是表面性的理解,还是真正吃透它所体现的意思,有时某些文字的意义是指东道西的,表面上是说这件事,其实它真正想体现是却是另一种道理,这就需要设计师有较强的理解能力。 2、分类:分类也就是把我们理解的文字段提成几种层级,并为其分派相应的占用空间和大体的视觉位置。谁是主标题,谁是广告词,谁是副标题,谁是内文,内文的构成构造是如何的,与否需要进行视觉归纳或者是内容归纳等等,把这些问题弄清晰了,我们就可觉得把这些文字分类

7、成几种层级。 第一级是最重要和突出的,例如主标题、广告词、副标题等,第二级是对第一级的辅助阐明或者是次于第一级的,例如内文和某些特别需要强调的电话号码等,第*是最次要的,例如跋、通联、页码、旁注等等,一般状况下提成三个层级就足够了,但有时会有某些很专业的技术图表和技术参数类的文本编排就另当别论了。需要特别阐明的是,这种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只是一种模糊、大概的基本轮廓,可以让我们理解到编排对象的在版面中的功能和意义。 最后要做的就是为各个层级的文字内容分派视觉空间,如果有插图配合的话,应当同步考虑插图和文本的空间占用(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浮现的问题就是,诸多设计师喜欢先把插图定位得很死,把空间都计

8、算好了,在编排文字的时候发现文字的空间不够,这时只能到处找多余的空间把文字硬塞进去,或者牺牲文字的字号大小来妥协,最后的效果就是到处都很挤,到处都不合理,这些对于新手来说要特别注意,文本的容量和插图的容量一定要同步考虑,在有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对插图的空间进行调节,不要舍不得,整体效果永远都要比局部的效果重要)。 这里的空间分派的原则就是:每个文本元素都一定要有相对独立的空间,要让它看起来本来就应当在那儿,那块空间本来就是为它而留下的,而不是让人感觉是没有地方放了硬塞在那儿的。这是一种考验设计师整体调控能力的过程,由于空间是固定不变的,而每个元素之间又是互动的,A元素的空间多一点就意味着另一种B元

9、素的空间就会少一点,那么如何让其占用空间均衡合理,要需要从版面美感、视觉流程、表述内容、版面风格、阅读习惯等多方面去考虑,千万不要过早为它下定论,多实验几次才干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3、粗排:经历了前面的过程,设计师心中应当已有了一种初步的设想,粗排的过程就是把这些设想视觉化,以形成一种基本的编排风格,这个过程仍然是一种创作的过程,是对前面提出的编排设想实践和检查的过程,重要是检查各个文本元素占用空间的状况与否合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目前已经是在做成品了,因此要随时把自已调节到做成品的状态上来,成品的实际有多大,有时在电脑上体现不出来的,要以实际的印刷经验来判断文本的大小与否合理,与否适

10、合正常的阅读习惯)。 粗排重要是针对如下几种方面来进行: 、对于内文,如果篇幅过长,应当考虑为其分栏:分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把整个篇幅平均提成几种相似容量的段块,另一种就是根据文本内容的构造,以自然段为基本进行分栏,也就是每一段分为一栏,这种分栏方式能产生比较灵活自由、错落有致的视觉风格,但不是所有的篇幅都可以这样来分,它只适合于自然段比较明显均衡,段落数量不多,各个段之间的文本容积相差不大的条件下才可以实现。分栏的另一种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栏宽的拟定,一般来说,15-5个字的栏宽视觉效果比较适舒,超长或超短都会引起阅读的不以便。 B、字体的设立:字体的问题牵涉很广,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我也只

11、能简短简介某些实践过程的经验与人们共勉。一方面要明白的一点就是:不同的字体有着不同的性格和气质,也就是说字体是有生命的。许多设计师对使用字体很迷茫,不懂得什么状况下该使用什么样的字体,其实这就是没有去真正关注字体性格的成果。 目前电脑上的字库五花八门,基本上我们所需要的字体在里面都能找到,但似乎选择的余地越大状况却越糟糕,多种字体出目前不应当浮现的场合已是司空见惯!因此我们要学会辨别多种字体的适合范畴,一种基本原则就是字体的气质与版面的气质与否吻合? 例如说楷体,楷体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字体,通过一千近年文明和无数书法大师的不断锤炼,已经非常成熟了,每一种字都经得起推敲,具有很强的文化气质,因此在

12、做具有文化感和老式味的设计中可以使用。 宋体也是一种历经几种朝代的字体,被前人们修饰得无可挑剔,端庄秀丽,有贵族气质,尚有仿宋体,刚柔结合,精致细腻,很唯美的字体。黑体是一种现代字体,刚挺稳重,有力量感,很醒目,但稍嫌笨重粗糙,但后来发展出来的等线体却非常精致耐看,很有现代小资的感觉,低调却不粗俗,且自成一派。 但有些字体在设计中却尽量少用或避免使用,例如文鼎的新字库里面的稀奇古怪的字体,非常粗俗,层次很低,然后就是综艺体、中行书、隶书之类的电脑字体,粗糙难看,气质很差。 真正经得起推敲的几种字体是:宋体(标宋、书宋、大宋、中宋、仿宋、细仿宋)、黑体(中黑、平黑、细黑、大黑)、楷体(中楷、大楷

13、、特楷)、等线体(中档线、细等线)、圆黑体(中圆、细圆、特圆),这些字体是某些原则的基本字体,虽然一般却很耐看,一般内文都使用这些字体。固然,也有某些未列入进来的好字体,例如方正繁秀丽体和汉鼎的繁黑变,我就觉得非常不错。 好的字体要用好的体现方式,对于每一种字体的挑选,一定要根据版面传达的内容和气质进行对照选择,不要带有个人喜好,许多平常不用的基本字体要尝试着去用,这样能加深对字体的理解,尚有就是参照好的设计作品,看她们是如何使用文字的。总是就是不要乱用,要有切实可行道理,最核心就是一定要有视觉美感。有关字体,还要补充一点,书法字体和手写字体是对字体过于雷同的一种好的解决措施,某些特别的版面上

14、,使用这种很自我的字体能让版面产生灵气和个性。 C、字号大小的拟定:粗排过程中,每个层级的文本字号应当基本拟定,这对于形象画册、书籍装帧设计来说尤为重要,由于这种多页的设计物需要在文字上有统一的视觉风格,每个层级的文本元素应当在不同的版面上保持相似或统一的视觉性格。字号的大小拟定需要有三个根据: 一是各个层级元素之间的对比关系,a应当比大多少,c应当比b小多少,应当要把各个层级之间的轻重关系体现出来。 二是版面整体比例关系,也就是让文字突出但不唐突,弱化但要可见。三是成品的视觉效果,这是最重要的,例如一段内文,在报纸广告上也许8号至0号就足够了,但在海报招贴上,由于阅读距离的不同,也许需要24

15、号字以上才干看清晰,而在形象画册上,号至8号字都能看得很清晰,1号字都已经感觉偏大了一点。因此根据不同的成品媒介考虑不同的字号大小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能依赖电脑屏幕的显示效果做为最后根据,要常常培养对字号大小的敏感限度,在一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眼里,号字和9号字的区别是非常大的,它们代表着完全不同的体现力。总之一点,字号的大小是一种固定物理尺度,在设计中不能以单纯的感性观测作为拟定根据,而要同步加入理性经验和成品概念来作为参照的根据。 此外要注意的一点是字体的不同也也许对字号大小的导致视觉偏差,一般来说,字符的占用比较满的字体(如黑体)在同等字号状况下看起来偏大,反之(如楷体)则偏小,这些在不同

16、字体混排时常常浮现,需要对其进行视觉修正,一般可以加入正负0.1-0.2的修正值就可以解决。 在编排时,字号的大小级数不能浮现太多(除非你在刻意发明某些特殊视觉效果而需要进行混排),最佳每个层级只使用一种字号大小,对于同一层级的不同从属关系的文本,可以用字体进行辨别,否则字号级数过多,将导致整个版面的杂乱无章。一般来说,第一层级的字号大小与第二层级的大社区别要比较大,而第二层级与第三层级的字号大小差距应当要小一点,这样可以清晰地体现出各个层级之间的区别。 D、字距和行距的再设计:这个问题是诸多设计师都忽视的问题,因此要在这里重点说一说。为什么说字距和行距的再设计而不是字距和行距的调节,由于这里面的变化犹如中国古代的八卦阵,复杂多变,不同的字距和行距设定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视觉风格,已经可以说成是一种再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