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学会正确地对待批评 教学生学会正确地对待批评 陕西省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胡甲钟 胡春兰 人不是神仙,任何人都会犯错误,青少年更容易犯错误.犯了错误难免要受批评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愿接受批评.特别是现在的青少年,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平时被宠惯了,很不情愿受到批评于是,出现许多批评后遗症张志伟的变化就是一个典型事例高二以前,张志伟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语、数、外理、化、政门门优秀,文体活动也有特长,学校、家长都对他抱着很大希望加上他那修长的个子,俊俏的面容,他自己也自我感觉颇好然而,高二开学后不久的一次批评彻底改变了他那天下午第三节课,班主任陈老师从后窗走过,看见一把扫帚从教室前面扔过来,险些打伤一位女生的眼睛,陈老师很生气.走到前面一看,只见张志伟正手舞足蹈陈老师以为肯定是他扔的,二话没说,叫住张志伟,一顿狠批.张志伟从来没受过这样的委屈,一连几天都闷闷不乐,从此和陈老师闹起别扭,并且越闹越严重,陈老师的课他听不进去,作业不交,后来,他干脆出去上网,再后来,他和家长也闹翻了,最后,他离家出走了……再例如,初二(5)班学生周某,自小在家里被“小皇帝”“小公主”似地娇宠惯了,从来不接受批评,只能听顺耳的话。
不巧犯了错误,被班主任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一次这下可不得了,好像马蜂窝被捅了周某回家又哭又闹,寻死觅活,家长再三哄说,不起作用,最后好不容易被劝住,却提出条件:必须调班,坚决不在二(5)呆了家长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跑到学校软磨硬泡,从政教处找到教务处,最后缠住校长,要求换班如果都是这样,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岂不乱了套班级当然没换成,周某抱着幻想消极地混了一个学期,成绩自然严重下降,跟不上班级,其自己给自己人生旅途造成的影响显而易见这种因一次批评而葬送一生美好前程的真实的悲剧事例还可以列举出很多很多.究其原因却很简单,都是不能正确地对待批评所以,教学生学会正确地对待批评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必修的一课那么,怎样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对待批评呢?首先,要正视错误,勇于担当错误既出,就要勇于面对,不能狡辩抵赖,逃避责任,更不能背着牛头不认赃其次,要冷静分析出错原因,承认错误,吸取教训,知错就改如果是因为主观故意,就应该诚恳检讨,坚决改正;如果是因为疏忽大意,就应该吸取教训,不能重犯类似错误;如果是因为其他客观原因,则应该找适当时机进行解释第三,要让学生逐渐养成能接受批评的情怀每一个人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因而也必然会遭受批评,受批评的机率远远大于受表扬的机率。
当学生时如果没有养成受批评的涵养,将来如何受得了长辈,领导或上司的批评呢?同事和群众的批评不是更不能接受吗?谁的批评都不愿接受,和谁都顶撞,都对着干,那还能生活吗?更不用说干工作了.第四,要让学生明确是非,理解老师的严格要求正是对自己的关爱.有的学生不明是非,不知对错,自己犯了错误受到批评还以为是老师有意和自己过不去,所以,对批评反感,不肯接受有的学生是被溺爱、娇纵惯了,没有自制力,一身坏毛病,明知不对就是不想改正,或者也想改正,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还有些学生认为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错误都可以凭借关系或金钱摆平,所以,认为老师管得太严,要求太苛刻,因而抵触批评.面对这样的学生,就必须让他们理解制度、公约、纪律、规范等道德要求的作用,理解小错与大错的联系,理解一般违法与严重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为小恶必然铸大错.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树立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也就能使学生明白,今天老师的严格要求正是对自己的关爱,明白“严是爱 ,宽是害","严师出高徒"这就像园丁对小树.如果一棵小树长歪了,分叉了,园丁不去扶正,修剪,小树长大了之后岂不成了歪材邪材,如何能成为栋梁之材?小错不纠,必铸大错所以,有错误必须接受批评,并检讨改正.第五,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错怪自己的老师。
任何人一生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老师也难免有错误的时候作为学生不能因老师错怪自己就产生嫉恨心理,更不能采取消极态度与老师对抗一旦老师错怪了自己,不能当场顶撞老师,头脑应冷静,应根据当时的环境和条件适当地给予解释,一时解释不清或此时此地不便解释的,可事后找适当机会找老师解释不能有过激行为,也不要沉默不言,背思想包袱影响情绪、影响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第六教学生学习与老师沟通的技巧例如,受到批评后如果心里不服,可以把事情的真实经过、自己的委屈、意见或建议写成信交给老师;可以通过日记,周记、电子邮件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也可以把意见和想法告诉给父母老师或朋友,请他们帮助转达;还可以利用生日聚会、联欢会、文体活动等时机把老师请来,借助一种轻松宽容的气氛向老师表达愿望等等总之,要让学生懂得,对待批评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吃一堑,长一智”.还要让学生懂得接受批评、学会正确对待批评是心理健康、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是一个人必要的涵养和气度,是虚怀若谷的君子情怀,也是学会做人必练的技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