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附解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404940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附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附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附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附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有一种纳米资料增加剂,由铝粉、氧化铝粉末、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研究该添加剂的成分,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取适合增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该现象说明增加剂中必然含有_。( 2)另取适合增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必然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获取滤渣和蓝色溶液。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蓝色溶液中必然含有的两种溶质是_。(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_,说明该增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答案】铝粉、铜粉。Cu+2AgNO3=C

2、u(NO3)2+2Ag。硝酸铜、硝酸铝。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解析】【详解】(1)取适合增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说明增加剂中含有铜,并产生大量气泡,说明增加剂中含有铝,因此增加剂中必然含有铝粉、铜粉;(2)另取适量增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必然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获取蓝色溶液,说明铝完好反应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蓝色溶液中必然含有的两种溶质是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的硝酸铜与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硝酸铝。(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是由于氧化铝和稀盐

3、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铝和水,说明该增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点睛】本题主要观察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依照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解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变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为相对分支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有的金属,B、D、E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 1)X是_(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2)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D+E:,A+EB+C:_;(3)曹君宇同学将必然量的G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底部仍有固体存在,则溶液底部的固体组成可能是_或_。【答案】(1)C(或CO)(通电点燃2)2H2O

4、2H2+O2CH4+2O22H2O+CO2(3)CuCu、Fe【解析】试题解析: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那么A是甲烷;C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那么 C是水;F为红棕色粉末,那么F是氧化铁;G为最常有的金属,G是铁。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E是氧气,B、D、E均为无色气体,故B是二氧化碳;水电解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D是氢气;氧化铁与一氧化碳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把推断出的物质代入,推断正确。考点:物质的推断3现有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五种溶液中的一种,已知溶液C与其他四种溶液均能发生反

5、应。请回答:( 1)C是_溶液;( 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种类是_反应。【答案】(1)碳酸钠;(2)Ca(OH)2+2HCl=CaCl+2H2O,复分解。【解析】依照复分解反应条件:H2SO4+HCl=不反应;Ca(OH)2+BaCl2=不反应,因此溶液C是碳酸钠。4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1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以下的实验研究,请你参加并回答相关问题。I初步研究:小金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以下列图。(查阅资料)BaC12溶液显中性。(初步结沦)(1)原白色固

6、体中必然有的物质是_,必然没有的物质是_。白色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2)M溶液中的溶质必然有_,必然没有氯化钡。(交流谈论)小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够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连续进行研究。为此同学们进行了以下的研究:连续研究:(提出问题)无色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吗?(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有NaOH猜想二:没有NaOH(研究与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取无色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分的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_证明溶液M中有碳B取实验A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_。_猜想一正确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经过交流、

7、谈论、实验,圆满地完成了此次研究活动。【答案】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BaCO3+2HCl=BaCl+CO2+H2O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无色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色【解析】【解析】查阅资料白色固体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获取白色积淀和无色溶液M,白色积淀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积淀全部溶解,说理解色固体中必然含有氯化钡和碳酸钠,必然不含硫酸钠。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积淀和氯化钠,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积淀全部溶解;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的白色积淀,但硫酸钡不与稀盐酸反应;无色溶液M加酚酞试剂,获取红色溶液,说明溶液显碱性;红色溶液加适合碳酸钠溶液,无积淀产生且溶液为红色,说明无色溶液

8、M中不含氯化钡,溶液仍显碱性。【详解】初步结沦(1)由查阅资料可知,原白色固体中必然有的物质是氯化钡、碳酸钠;必然没有的物质是硫酸钠;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钡,使积淀全部溶解,其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CO2+H2O,故填: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BaCO3+2HCl=BaCl+CO2+H2O(2) 由查阅资料可知,M溶液中的溶质必然有氯化钠,必然没有氯化钡;故填:氯化钠研究与结论A、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的白色积淀,实验现象:产生白色积淀;B、依照实验结论:猜想一正确可知,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实验步骤为取实验A

9、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试剂;实验现象:溶液变红色。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取无色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产生白色积淀证明溶液M中有过分的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碳酸钠并被除尽B取实验A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猜想一正确溶液变红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剂。故填:产生白色积淀;无色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色5某白色固体甲的主要成分为NaCl,可能含有MgCl2、KCl、BaCl2和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检验白色固体甲的成分并除去其中杂质,进行以下实验:(1)写出生成白色固体丙的化学方程式_。(2)向无色溶液D中加入过分稀盐酸的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3)在蒸发的操作中,当蒸发皿内出现有

10、_时,应停止加热。( 4)解析上述实验可知,白色固体甲中必然没有的物质是_。(5)若用上述实验中的A、B、C、D四种溶液鉴别稀H24和NaOH溶液,分别取样后,SO按以下列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就能达到鉴别目的是实验_(填实验编号)。【答案】BaCl2233223+NaCOBaCO+2NaClNaOH+HClNaCl+HONaCO+2HCl2NaCl+HO+CO很多固体KCl、NaOH2、3、422【解析】【详解】( 1)白色固体丙是碳酸钡,是由于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积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 2)向无色溶液D中加入过分稀盐酸,

1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3)在蒸发的操作中,当蒸发皿内出现有很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 4)解析上述实验可知,白色固体甲中必然没有的物质是KCl、NaOH。( 5)溶液A中含有的氯化镁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积淀氢氧化镁,氯化钡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积淀硫酸钡,因此溶液A不能够区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溶液B中含有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溶液B能够区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溶液C中含有氯化钡,能和稀硫酸反应

12、生成白色积淀硫酸钡,不含有氯化镁,不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溶液C能够区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溶液D中含有碳酸钠,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溶液D能够区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故填:BaCl2+Na2CO3BaCO3+2NaCl;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很多固体;KCl、NaOH;2、3、4。6以下列图是初中化学常有物质的转变关系,其中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J是常有金属,G是红色物质,D的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积淀。请回答以下问题:(1)F、I的化学式分别为:_、_(2)B物质的俗名是:_。(3)H的用途是_,反应的基本反应种类是_。(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答案】O2Cu(OH)2熟石灰作建筑资料复分解反应Fe+2HClFeCl2+H2Ca(OH)2+2HClCaCl2+2H2O【解析】【解析】依照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说明B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依照图框,C通电能生成E和F两种无色气体,说明C是水,E和F是氢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