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用电安全公约.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395642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民用电安全公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居民用电安全公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居民用电安全公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居民用电安全公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居民用电安全公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民用电安全公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民用电安全公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居民用电安全公约 一、要使用功率大的家电(如空调器等),须先到供电部门申请报装扩容,不要私自在原有的线路上增加用电器具。 二、选用合格的用电器具,不要图便宜而采用不合格的用电器具。 三、要严格按照用电器具有的容量选用适当截面的电线,不要盲目增加用电器,使电线超负荷运行。 四、要选用与电线负荷相适应的保险熔丝,不要任意用粗铜丝来代替。 五、要将相线(也称火线)进开关,不要使用“一线一地制”. 六、要对规定使用接地的用电器具金属外壳做好接地保护,不要忘记用三线插座、插头和安装接地线。 七、要牢记在更换熔丝或检修电器前须拉开电源开关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不要冒险带电工作。 八、要将电视机室外天线安装牢固

2、可靠,不要高出附近避雷针或靠近高压线。 九、使用完毕,要及时切断电熨斗、电吹风、电炉等电器的电源,不要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使用这类电器。 十、要爱护公用电线,不要在架空线附近放风筝。 第二篇:社区居民安全公约社区居民安全公约 一、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 二、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努力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和“共驻共建”的社会氛围,为拓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贡献力量。 三、弘扬文明进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3、,努力形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功德,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四、凡居住在本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应积极向社区申报、审验婚育证、结婚证、暂住证、身份证等相关资料,并建档管理。 五、崇高科学,反对迷信。学科学、学文化,追求科学文明进步,抵制封建愚昧落后。讲文明,树新风,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移风易俗.积极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六、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 序,见义勇为,扶正祛邪,同一切坏人坏事和不良行为做坚决斗争

4、。 社区居民交通安全公约 一、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爱护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服从交通警察指挥。 二、不在道路上锻炼身体、倾倒垃圾、摆摊设点、集市贸易. 三、不在道路上学骑自行车、三轮车;骑车时不准双手离把、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曲线竞驶或攀扶车辆,转弯时要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 四、不在道路上强行拦车、扒车、追车、抛物击车或纳凉、躺卧,不在高速公路上行走或骑车。 五、学龄前儿童在道路上行走,必须有成年人带领,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在道路上学骑自行车。 六、驾驶和乘坐二轮摩托车戴安全头盔。不满1周岁的未成年人不乘坐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电瓶车不载人。 七、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

5、到的地方过马路时要注意来往车辆。骑车通过岗亭自觉遵守交通信号. 八、车辆在公共场所停放应有序。 居民安全防火公约 一、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有关消防法律、法规,积极参加社区消防活动,认真做好社区消防安全工作。 二、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对本社区消防工作负总责,社区内各单位对本单位的消防工作负责,居民对住宅的消防安全负责。 三、不在住宅区内生产、储存和销售烟花爆竹、汽油、天那水等易燃易爆物品,不在社区内燃放烟花、爆竹。 四、爱护消防设施,不损坏、圈占、阻碍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自觉维护楼道、走道和出口的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事故照明等设备。不占用、封堵楼梯走道和出口,不在消防车通道设置障碍、停放车

6、辆和堆放杂物. 五、社区内各单位应按规定做好本身的消防安全工作并积极配合社区做好消防工作。 六、遵守安全用电、用气、用油、用火等管理规定,不乱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使用电器. 七、不乱扔烟头,不倾倒液化石油气残液,家长要教育小孩不玩火,正确使用电器、燃气用具。 八、社区内商铺按标准配置灭火器,并固定设置在方便取用的地方,装修材料要采用不燃材料。 九、发生火灾时要及时报警,并迅速组织疏散和扑救。 东城街道办事处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二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公共场所讲究公德规范行为人人注意外出乘车尊老爱幼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定点候车顺序乘车举止文明礼让为先行人外出注意安全按道行车切忌跨钻骑车上路遵守交

7、规不闯红灯不要带人驾车行驶安全第一礼貌行车杜绝违章关心儿童照顾老幼人行横道主动减速发生事故及时报告抢救伤者保护现场遵守标志规范停车停放车辆入位整齐全民协力创建社区文明交通共同努力 第三篇:社区居民安全公约社区居民安全公约 为建设安全舒适、整洁优美、生活方便,团结互助的文明社区,维护居民的共同利益,增强广大居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居民群众素质。促进平安社区建设,特制定本公约,望自觉遵守。 一、居民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努力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和“共驻共建”的社会氛围,为拓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

8、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贡献力量。 二、弘扬文明进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努力形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功德,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三、崇高科学,反对迷信。学科学、学文化,追求科学文明进步,抵制封建愚昧落后。讲文明,树新风,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移风易俗.积极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四、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积极配合楼栋组长和居委会工作,主动参加公益事业,居民之间互助关心,互敬互让,文明礼貌共创和谐社区. 五、阳台栽花

9、,养鱼要有安全措施,以免掉下伤人;开放音响设备要注意时间、音量,以免影响邻居睡眠和休息. 六、拥军优属,尊老爱幼,关心孤寡老人,关心各类残疾人,使社区形成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七、爱护公物、保护社区设施,每一个居民都有责任爱护、保护社区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树、木,对各种破坏行为及时制止,损坏公物赔偿。 八、禁止在凉台、楼道内燃放烟花爆竹、不得随意停放自行车和堆放杂物、垃圾桶,以免影响公共卫生、行人安全和消防安全。 九、凡居住在本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应积极向社区申报、审验婚育证、结婚证、暂住证、身份证等相关资料,并建档管理。 十、社区楼栋组长、党员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社区安全建设

10、作出贡献。 十一、社区居民应热心公益事业,协助居委会开展各项活动,并积极参与到社区安全建设中来。 十二、本社区居民安全公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社区居委会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第四篇:居民防火安全公约居民防火安全公约 一、自觉遵守社会消防公德,不人为留下火灾隐患,配合社区消防管理,参加社区消防活动。 二、使用煤气、天然气、液化气要防止气体泄漏,用后要随手关闭气源阀门。钢瓶、减压阀、橡皮管和灶具连接要牢固,不能用明火查漏(用皂泡)。烧煮东西要有人看管,防止熄火而发生事故,临睡前应检查是否关闭气源. 三、安全使用家用电器,不用劣质的电器产品。电炉电熨斗等电加热器具用后,应及时切断电源,置于安全地方

11、. 四、燃油、燃气助动车(摩托车)停放于安全地方,储油器具、储油点要安全可靠;不乱扔烟蒂,不躺在床上吸烟;家长应教育孩子不玩火。五、关爱孤寡老人、残疾病人、精神病人、瘫痪病人、低能弱智者、小孩、玩火怪辟者等弱势人员,防止发生意外火灾事故。 六、不占用、堵塞消防通道,不在楼梯、走道等公共部位堆放杂物,保障安全出口和通道畅通。 七、不损坏、挪用、圈占、埋压消火栓、水喷淋、水带、水枪、灭火器、自救逃生器和逃生绳等公共消防设施、设备。 八、制止身边发生的消防违法违规行为,并向居委会或派出所举报;发现火警立即拨打“119”报警。 九、安全燃放烟花爆竹,不购买伪劣烟花爆竹。 居民签字: 号楼单元室 年月日

12、 第五篇:居民交通安全公约社区居民交通安全公约 一、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爱护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服从交通警察指挥. 二、不在道路上锻炼身体、倾倒垃圾、摆摊设点、集市贸易。 三、不在道路上学骑自行车、三轮车;骑车时不准双手离把、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曲线竞驶或攀扶车辆,转弯时要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 四、不在道路上强行拦车、扒车、追车、抛物击车或纳凉、躺卧,不在高速公路上行走或骑车. 五、学龄前儿童在道路上行走,必须有成年人带领,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在道路上学骑自行车。 六、驾驶和乘坐二轮摩托车戴安全头盔。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不乘坐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电瓶车不载人。 七、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到的地方过马路时要注意来往车辆。骑车通过岗亭自觉遵守交通信号。 八、车辆在公共场所停放应有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