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施工组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391278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体灭火施工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气体灭火施工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气体灭火施工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气体灭火施工组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气体灭火施工组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体灭火施工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灭火施工组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 工程概况二. 施工组织 2.1施工部署三. 工期计划与工期保证措施3.1. 总则3.2. 施工进度安排3.3. 消防配套计划3.4. 工程保证措施3.5. 成品保护3.6. 质量重点和难点3.7. 质量检验四. 施工技术、验收依据及步骤4.1. 施工技术依据4.2. 技术质量要求4.3. 施工技术记录五. 主要施工方法5.1.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5.2. 气体灭火系统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6.1质量保证措施6.2质量保证体系6.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七施工安全管理7.1安全保证措施八材料管理8.1材料的采购8.2材料的接收、存放、保管8.3贮存材料的保养与发放8.4贮存物资丢失、损坏报

2、废的处理8.5搬运8.6防护8.7安全保证体系九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表十文明施工措施十一.现场规章制度11.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11.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11.3现场材料管理十二.公司承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机房灭火气体七氟丙烷HFC-227EA工程地点:建筑面积:70平方米高度:房间总层高度为 米;吊顶高为 米;机房净高为 米。二施工组织2.1施工部署2.1.1工程准备阶段2.1.1.1由于本工程为气灭系统属于高压操作,工程进场前我方先组织技术人员进入工程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及实际需要,提出即符合消防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又保证成本最低的切实方案。2.1.1.2为了保证工程工期,施工前

3、首先组织专业人员进入现场,提前统计设备的型号及数量、计算各系统管材的材质、截面及数量,施工班组负责人要熟悉施工现场,考虑设计图在实际施工中是否可行;并与施工现场校核,做出明确材料进货计划单。2.1.2施工阶段:在此阶段,在施工管理上,按照已制订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开始工作。2.1.2.1我们将按照总的进度计划,认真研究,严密组织实施并及时与其它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完成对计划的落实。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合理施工,不搞突击施工,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在内务管理上,我们将做好工程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并做好各种会议记录,做到有据可查。2.1.2.2编制进度计划,上报业主。每天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分

4、析计划拖后原因,制定补救措施.2.1.2.3编制设备进场接收计划,提前将合格的材料及设备的样品和有关资料上报监理,请业主审批,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三.工期计划与工期保证措施3.1总则:本工程为室内改造工程,气体灭火安装工程应打破常规,采用立体交叉作业,与装修工程及其它专业密切配合插入,保证工程按期完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相应施工计划。各班组根据施工需要编制分计划。切实落实消防配套计划的实施,保证施工计划的进展和实现。对计划进行严格管理,建立相应奖惩制度,切实保证计划的实施效果。3.2消防工程阶段计划 进场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统一编制。3.3消防配套计划为保证总控计划实施的机电配套计划包括以

5、下几个方面3.3.1材料、设备送审、订货、进场计划3.3.2深化设计图纸提出存在问题3.3工期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3.3.1立体交叉作业:消防管内穿线与装修吊顶龙骨、隔断墙龙骨施工等的配合和协调。3.3.2水平交叉作业:吊顶下设备安装位置与空调、通风、照明灯具位置的交叉配合和协调。3.3.3材料设备送审和采购:是保证施工如期和提前完成的重要条件:严格送审制度,设备和重要材料都要进行对业主、监理的送审;得到书面的批准后方可进行采购及时准备设备、材料资料,以保证设备、材料早日确定,以免延误工期。3.4工期保证措施3.4.1前期准备阶段:在施工准备阶段积极开始单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在施工准备阶段查清现

6、场管路敷设情况,对破损、破坏的管路重新更换,同时进行设备选型和材料采购、进货,保证施工开始时材料已运至现场。3.4.2安装调试阶段:开始设备安装工作的大面积开展,并配合装修完成各部位的施工。消防控制室组织有施工经验的人员进行施工。开始报警、联动各系统的调试工作,并提前开始部分系统整改,保证整体联动调试。协助组织消防检测、消防验收。3.4.3收尾验收阶段:进行大面积的收尾和调试并开始竣工清理、资料准备和报竣工资料的工作。3.4.4采用科学管理:合理协调和安排工序:必须与已确定的施工技术方案吻合,按各工序间的衔接关系顺序组织均衡施工;首先安排工期最长、技术难度最高和占用劳动力最多的主导工序;优先安

7、排易受季节条件影响的工序,尽量避开季节因素对工期的影响;优化小流水交叉作业。按时参加协调会议,提前解决问题。加强技术准备工作,真正指导施工和进行预控。采用日计划管理,确保工期目标。3.5成品保护3.5.1穿线后的端子箱、模块箱及联动点的接线、探头盒应进行封闭,以防止污染及电线的损失。3.5.2气灭喷头安装完成后,防止碰坏。3.6质量重点和难点3.6.1标高、位置控制(1)认真研究系统平面图、系统图,发现并找出图纸之间的标高及位置差异。(2)在进行每层清理完毕后,顶板上标出建筑墙线。以上各项待图纸完成后,再进行补充和调整。3.7质量检验(1)设备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主要材料设备的检验方法序列材料

8、设备类型检验方法备注1管材、线材尺量、目测、合格证2设备外观检查进行材料抽样检查的材料应与进场材料进行对比检验,达不到样品质量的应进行退场处理。对于大型设备的检验,将考虑场外检验的必要性。(2)拆装检验过程检验:检验工作程序框图如下:本工序完成自检总包检验监理检业主检设计检下道工序返工、整改 (3)单项调试检验: 单项设备安装完毕并进行有关测试和调试后,应进行单项调试。单项设备调试检验程序同安装检验程序。消防报警联动控制系统工程调试将严格按规范要求检查调试项目。(4)单项验收:单项验收应在整个系统全部完成并进行完单项调试(试运转)后进行系统调试,完成后请业主验收。业主验收合格后,报消防检测,消

9、防局验收。(5)质量管理目标:“重质守信,服务顾客”。 四、施工技术、验收依据及步骤4.1. 施工技术依据4.1.1.本工程消防系统施工图纸、设计说明;4.1.2.多层及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JGJ/T16-92)、(GB50045-95);4.1.3. 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图册;4.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4.1.5火灾报警控制通用技术条件;(GB50116-98)4.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 (GB50166-92)4.1.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4.1.8.根据甲方提供设计标准及要求;4.1.9.北

10、京市有关法规、规定。4.2. 技术质量要求4.2.1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顺序安排施工进度,不得随意颠倒施工次序。4.2.2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以优质工序交接,确保创全优工程称号。4.2.3认真抓好归档资料整理,做到施工与记录同步,工序与报验同步。4.2.4各类记录项目明细:4.3. 施工技术记录(1)技术交底书。(2)安全技术交底书。(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4) 设备、材料报验单。(5)设备材料检验记录。(6) 预检记录。(7)分部、分项工程报验单。(8)隐蔽工程检验记录。(9)电气管路敷设、管内穿线质量评定记录。(10)绝缘电阻测试记录。(11)强度严密性气压试验记录。(12)吹冼试

11、验记录(13)设备安装调整试验,试运行记录。(14)工程竣工检验记录。五、主要施工方法:5.1.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5.1.1镀锌钢管敷设:5.1.1.1工艺流程:明管敷设预制支架、吊架测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支架、吊架固定盒箱固定管路敷设与连接5.1.1.2.镀锌钢管敷设:(1)明配管采用镀锌钢管吊顶内明敷设方式,其吊杆、吊架采用圆钢、角钢等型钢材料制作,并独立使用其固定吊卡具,不得与强电共用同一吊卡,DN20的电线管固定吊卡间距不得大于1.5米,DN25-DNC32的电线管吊卡间距不得大于2.0米;通过多尘和潮湿场所时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应做密封处理以防止灰尘和潮气进入管内;管子入盒(箱)

12、时盒内外测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当采用金属软管配线时,其长度不得大于1.0米,且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点间距不大于0.5米,在管进盒处及弯曲部位两端1530cm处加固定卡固定,与接线盒(箱)应采用锁母固定。(2)由于本工程采用的吊顶内配管方式,因此管外壁应刷防火涂料加强防火保护。(3)管路连接方式:采用卡箍压接,压接时管口要对严。(4)管路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装接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无弯时,30米;有一个弯时,20米;有二个弯时,15米;有三个弯时,8米。(5)盒、箱开孔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6)本工程采用定型盒、箱,其敲落孔大而管径小时,可用铁皮垫圈垫严或用砂浆

13、加石膏平齐,不得露洞。盒、箱设置正确,固定可靠,管子入盒、箱处顺直,在盒箱内露出的长度小于5mm;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口,管子露出锁紧螺母的螺纹为24扣。线路进入电气设备和器具的管口位置正确。5.1.1.3镀锌钢管清扫:为避免损伤导线和顺利穿线,穿线前使用钢丝上绑布扫管,将管内积水杂物清扫干净,管口戴齐护口(护口不得劈裂),生锈的箱盒要除锈后刷防腐漆。5.1.1.4金属软管安装:金属软管与钢管或设备连接时,应采用金属软管接头连接,长度不宜超过1米。金属软管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间距不应大于1米。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为接地导体。5.1.2管内穿线工艺流程:选择导线穿带线扫管放线及断线导线与带线的绑扎带护

14、口穿线导线接头接头包扎线路检查绝缘5. 1.2.1管内穿线:(1)穿线时先检查导线型号规格,绝缘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为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子截面积的40%,穿入管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的绝缘层不得损坏,导线也不得扭曲,采用一人拉钢丝,一人送线。盒内留线长度出盒口不应小于0.15m,模块箱,扬声器箱留线长度不小于该箱体的半个周长,对一些铜导线在分支处可不剪断直接通过。只需在接线盒内留出一定余量,导线连接好后,要用焊锡焊牢,焊锡时锡焊应均匀饱满,表面有光泽,无尖刺,不得使用有腐蚀性的助焊剂。导线连接后要包扎绝缘带。恢复线路绝缘,绝缘带应从完好的绝缘层上包起,先裹入1-2个绝缘带的幅宽开始包扎,在包扎过程中应进可能的收紧绝缘带。直线路接头时最后在绝缘层上缠裹1-2圈,再进行回缠;采用粘性塑料绝缘包布时,应1/2重叠包缠不少于两层;当采用黑胶布包扎时,要衔接好,应用黑胶布的粘性使之紧密地封住两端口,防止连接处芯线氧化。(2)火灾探测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本工程选用的导线,报警线为ZRRVS2*1.5mm2,消防广播线、电话线为ZRRVS2*1.0 mm2,电源线为ZR-BV1.5 mm2,联动控制线为BV1.5 mm2,消火栓按钮信号线采用ZR-R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