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能力与测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9390327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译能力与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口译能力与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口译能力与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口译能力与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口译能力与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译能力与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译能力与测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译能力与口译测试有用性之关系研究时间:2009-05-19 14:09 来源:外语教学 作者:袁小陆 点击:2123 次摘要:本文从语言交际能力模式和口译实践出发,提出了包含语言交际能力、 口译技巧和口译超语言因素的口译能力模式,并分析了考核口译能力的口译测试的有用性 分别对有用性的六个特性作了简要的考察。最后作者对口译测试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强调 了口译测试对全面口译能力考核的交互性、主观阅卷的量化信度以及测试内容和形式的效度 和真实性。关键词:口译能力;口译测试;测试有用性Abstract: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

2、ge ability and interpretation practice, the author formulates a new model of interpretation ability with the component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interpretation skills and ultra language factor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ix features of test usefulness of interpretation testing is made then

3、to argue for a practical test which emphasizes the test of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ability,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ubjective grading and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test both in form and content.Key words: interpretation ability; interpretation testing; test usefulness1引言早在1995年 6月,上海市首次推出了“

4、十大紧缺人才工程”之一的口译资格证书考试, 有力地推动了口译教学和测试的发展,在口译人才市场规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2007 年上半年度,参加上海英语口译(第一阶段) 考试的考生多达 5 万多名,参考人数为历史同 期之最。 2001 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推出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面向全社会的翻译资格认定考 试英语翻译资格证书考试。 2002 年,厦门大学也推出了“英语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冯 建中,2005:57)。然而,最令人瞩目的是 2003 年,由国家人事部统一规划、中国外文局 组织实施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举行,并逐年推开。 然而,与一般的语言测试研究相

5、比较,翻译测试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特别是口译测试的研究 还比较落后。测试工作的不科学、不规范、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我国口译测试的有效性、准确 性和可靠性,阻碍了我国口译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因此,加强口译测试研究,规范口译测 试工作,已经成为口译界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们从以往的测试研究经验中知道,口译测试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被试的口译能力做出准 确、公正的测量。那么,什么是口译能力?如何对口译能力进行测量呢?毫无疑问,这是口 译测试研究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本文从口译能力着手,围绕测试设计的原则,并提出改 进我国口译测试工作的几点建议。2什么是口译能力?2.1 口译能力工双语能力首先,我们必须澄清一个事

6、实:口译能力工双语能力。口译译 员必须是掌握两种语言的语言知识和具有两种语言能力的双语人。但是,双语人不经过训练 未必能成为称职译员。打个比方,一个本族语是英语的人并非自然而然是一名英语教师。也 就是说,语言能力是口译能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口译所需要的双语能力和双语知识 仅仅是口译的语言基础。简单地把口译能力等同于双语能力是口译研究的误区。因此,口译 测试要符合语言测试的基本规律,又不能全盘照搬语言测试。语言测试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 性科学,涉及到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知识,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由 于口译教学的特殊性,口译测试比一般的语言测试更复杂,牵涉的变量也更多(冯建中

7、,2005: 54)。2.2口译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人类的口译活动不是一种机械地将信息的来源语符号转换 为目标语符号的“翻语”活动,而是一种积极的、始终以交流信息意义为宗旨的、具有一定 创造性的“译语”活动。因此,口译不是孤立的以词义和句子意义为转换单位的单一性语言 活动,而是兼顾交际内容所涉及的词语意义、话语上下文意义、言外寓意、语体含义、体语 含义、民族文化含义等信息的综合性语言活动(梅德明, 2000: 6)。从这个意义上说,口译 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双语的语言交际能力。Bachman (1997)认为,语言交际能力 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

8、它由语言知识(language knowledge )、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和心理生理机制(psycho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三部分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三个组成部分与语言使用的语境和 语言使用者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不难看出,语言交际能力强调的是动态语言 能力。因此,口译能力包含的是实际语言交际能力,而不是抽象的语言能力,这说明口译活 动是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交际工具。2.3 口译能力与口译技巧同时,口译工作的特定性质决定口译首先是一种技能。从厦门大学的口译模式(林郁如,1999: xxiiixxvi

9、i)中我们会发现口译技巧的核心地位。如图2:在上述模式中,I interpreting ( 口译结果);A(D+CC)即:对语篇(discourse)与跨文化交 际成分(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1的分析; C(SL+K)(comprehension in source language + knowledge)即:对原语及原语言外知识的理解;S+P(skills+ pronunciation)是口译过程中,口 译人员遵守的职业准则与应用的口译技巧; R(TL+K)(reconstruction in target language + knowledge)是口

10、译者在对原语的语言与知识进行理解、对跨文化交际的问题作了分析之后, 应用口译技巧对原语的信息在目的语中进行重组,进而完成整项口译工作。整个模式以技巧 与职业准则为训练的核心,强调口译过程中对语言及言外知识的理解、语篇与跨文化交际因 素的分析及语言信息及知识的重组(仲伟合,2001: 3031)。整个模式强调技巧的重要性,给口译培训者和口译测试研究者以重要的启示,即口译培训应以技巧训练为主,口译能力测 试不能忽视口译技巧。2.4 口译能力与超语言因素除了语言因素,口译能力当然还包括蕴意更广的超语言因 素,即知识面、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工作责任心等。高难度、高强度的口译工作对译员的 语言功底、知识

11、、修养、才气和智慧都有很高的要求。口译题材包罗万象,而对这些口译内容译员首先必须自己能听懂。这就要求译员不但有 很强的理解能力,而且要有广博的知识面。优秀的口译人员往往被称作“活百科全书”(walking encyclopedia)0 口译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是由心理素质决定的,它意味着进入口 译现场时,译员应能很快进入良好的兴奋状态,不怯场,不畏难。有时口译现场气势宏大 一个优秀的译员应该处变不惊,镇定自若。思维反应敏捷也是口译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迅速处理接踵而来的信息,及时调动自己语言和知识的积累,灵活变通自己的表达方式,这 就是俗语所说的“急才”。综上所述,口译能力应从语言因素和非语言

12、因素两方面考虑。语言因素与口译业务本身 有关,包括语言交际能力和口译技巧;非语言因素涉及面更广,包括知识面、应变能力、心 理素质等等。口译测试应该以全面的口译能力为测试对象,而不能以偏概全。口译能力的构 成可以简略地表示为图 3:3口译测试设计的原则口译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对其口译能力做出推断。如果一次面向全市、乃 至全国的口译考试,不能遵守口译测试设计和开发内在的要求,不能衡量出被试实际的口译 能力,考试本身是失败的。相反,如果口译考试能有效地测量出被测实际的口译能力,考试 的含金量会与日俱增,沪上口译考试的空前火爆足以为据。那么,如何设计和开发“含金量” 高的口译测试呢?我们必须

13、把握“有用性”原则。所谓有用性,Bachman (1997: 1933)认为包含六个方面的特性,即: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 + 交互性( interestingness) + 影响性( impact) +可操作性( practicality)。3.1 效度口译测试的目的是衡量学生的口译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保证考试 分数能够表示考生的实际的口译能力。其实,测试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考试结果的解释,使 用正确且有意义,这就是考试的效度问题(validity)。传统上,效度可分为卷面效度、内容 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

14、这里我们只考察前三类。卷面效度face validity) 一 直被称为一种“公共关系活动”:只要公众接受,一个考试才有生命力。这里的“公众”范 围很广,不仅仅是考生,也包括考试施考人员和社会用人单位等等。比如,开考13年的上 海外语口译资格证书考试(下文简称“沪考”)已经为社会所认同,正日益成为广大在校学 生证明自己外语水平及应用能力的首选考试,成为众多社会白领求职的通行证,成为名副其 实的“白金证书”。如果说卷面效度是指外行人对测试的接受程度,结构效度应该是内行的 效度。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的研究是一个收集证据来证实某一个考试的确在测试我 们想测试的那种心理属性

15、的过程。结构效度是一切效度的基础,它体现在“欲测什么,就考 什么”的原则。只有在理论框架上确定了“考什么”后,其他的效度才有方向。直接考试在 结构效度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结构效度的问题主要存在于间接考试中。那么口译测试要求 考生作口译,这样才能达到测试应有的结构效度。一般口译测试采取的形式是一种介于直接 型口试和半直接型口试之间的口译口试形式。考生直接面对两名考官,就录制的试题进行口 头操作。所谓“直接”,即考官通过考察考生在考试中直接、自然的口译能力表现来直截了 当地测试其能力,而不是通过笔试等其他形式来间接测试。所谓“半直接”是因为统一的具 有一定真实性(参见 3.3)的考题事先录制在磁带

16、上,而且考生的考场表现录制在另一盒磁 带上,也就是说考试手段是直接的,但并非是完全纯粹的口译能力的直接应用。总的来说, 沪考力求保留了直接型口译口试的交际特点和考试的结构效度。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是指考试内容对欲测内容的代表性的程度,要求要考查的语言要素和技能在测试中有所体 现。在口译测试中,口译特有的技能应该有较全面的体现,如译数字、记笔记等等,否则不 会有理想的内容效度。口译测试基本上要合理地覆盖了常用口译技巧,包括口译短期记忆、 口译笔记、口译笔记阅读、连续传译理解原则、主题思想识别、数字传译、演说技巧等等。3.2 信度在测试界,传统的看法认为信度和效度是矛盾的,是一种“你进我退”的关系。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盲目地追求绝对的信度和绝对的效度,而是要强调两者相对的结 合。所谓“相对的结合”即在实际设计试题的过程中,最好先考虑效度,然后在效度成立的 前提下寻求最大限度提高信度的方法。我们在设计口译考试时也同样要以追求效度与信度的 平衡为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