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单元科学教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389185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四单元科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三四单元科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三四单元科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三四单元科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三四单元科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四单元科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四单元科学教案.doc(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1、时间在流逝 【课 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知道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和现象可以估计时间。过程与方法:经历各种活动,感知、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10 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流逝的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教学重点】感受时间流逝;合理估计时间。【教学难点】客观合理的估计时间。【教具准备】大时钟一个,学生自带钟表(小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复 备课前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指名2生比一比,看谁讲得好)导入新课引言,带领阅读单元导语。学

2、习目标1、了解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2、知道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和现象可以估计时间。3、学会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10 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学导结合、探究新知一、引入:揭题:时间在流逝。(板书课题)二、现在几点了:1、如果不看钟表,你能知道现在大约几点钟吗?(学生自由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2、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来估计现在几点了?(分组说一说估计的方法。) 3、汇报、交流估计方法。 4、要准确地知道现在的时间,该怎么办?(看钟表) 5、请看一看钟表,现在几点了?你们小组谁估计的最接近? 三、1分钟有多长? 1、师出示

3、大时钟,结合叙述:教材P50黑底部分文字。 2、体验一分钟有多长?A、集体闭上眼睛,体验一分钟,师看时间。B、你们还可以找哪些活动,来体验一分钟?小组里面先说一说下,然后拿出时钟或手表,开始体验活动。3、谈一谈体验方法和结果。4、我们体验了 1 分钟有多长,那如果让我们估计 10 分钟持续的时间,或者是1小时持续的时间,你打算用那些方法?四、过去多少时间了?1、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离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2、在学生估计后,师出示正确时间进行对照,让学生发现有时自己的估计居然这么不准确。3、引导说一说: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4、

4、讲一讲:时间是否真的如我们的感受一样,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呢?5、小结: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的,我们之所以会对时间有快慢的感觉,原因就是有些事情我们会很投入,而有些事情我们没兴趣。 五、延伸:1、完全依靠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能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呢?2、完成作业本作业。板书设计1、时间在流逝一分钟有多长?时间有快慢吗?【课 题】2、太阳钟 【课 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情感、态度、价值

5、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教学难点】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教具准备】关于日晷计时的资料、立竿、制作太阳钟的套材(小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复 备课前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指名2生比一比,看谁讲得好)导入新课谈话:如今,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学生充分交流)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究。学习目标1、了解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2、认识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

6、方向的变化3、学会使用简易日晷计时。学导结合探究新知一、引入:揭题:太阳钟。(板书课题)二、用太阳来计时:1、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讲一讲。如:一天是怎么确定的?(古人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如:古时候一天分为几小时?是怎样划分的?读一读课本P52资料等等。 三、用光影来计时:1、师: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2、引导思考: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会花生变化吗?3、组织观察活动。(课前老师画一次影子,课中和学生再去画一次,使用太阳钟时还可以画一次。)

7、4、如有录象片段,可适当代替上面的观察光影的活动。5、说一说:古人是怎么利用太阳的光影来计时的?6、出示日晷及日晷面图,解释怎样计时。7、师结合日晷面介绍“时辰”资料。四、延伸:1、为什么古人选用太阳来记录一天时间的流逝呢? 2、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弊端?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当堂检测习题设计1、师提供太阳钟套材,小组合作组装。2、师介绍使用方法,学生尝试计时。板书设计2、太阳钟太阳钟资料: 日晷“天”“时辰”【课 题】3、用水测量时间 【课 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过程与方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

8、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教学重点】滴漏实验【教学难点】滴漏实验【教具准备】有关水钟的资料、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装300毫升水的烧杯、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复 备课前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指名2生比一比,看谁讲得好)导入新课谈话: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学生充分交流)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究。学习目标1、了解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9、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2、 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3、学会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学导结合探究新知一、引入:揭题:用水测量时间。(板书课题)二、古代的水钟:1、播放用水计时的录象资料。 2、学生独立看一看课本P54有关古代水钟的内容。3、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 4、说一说: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水钟的字捉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三、滴漏实验:1、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P55上的滴漏实验。 2、做一做一: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说一说:结果为什么会

10、存在差异。4、根据自己小组的记录结果,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5、做一做二:测量记录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6、反馈:我们的推测与实验结果接近吗?想一想:为什么?7、引导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四、延伸:在同样的瓶子里装水,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漏完10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将怎样变化?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当堂检测习题设计1、实验一: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2、根据自己小组的记录结果,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

11、少时间?3、实验二:测量记录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板书设计3、用水测量时间古代的水钟:受水型、泄水型滴漏实验:流100毫升水需要( ), 推测:流10毫升水需要( ),流50毫升水需 要( ),流300毫升水需要( )。【课 题】 4、我的水钟 【课 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过程与方法: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尝试计时。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意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教学重点】设计制作水钟【教学难点】控制

12、漏水速度【教具准备】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水钟实物、学生自带制作水钟工具材料、钟表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复 备课前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指名2生比一比,看谁讲得好)导入新课谈话: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古代水钟和滴漏实验。学习目标1、了解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2、学会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尝试计时。3、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意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学导结合、探究新知一、引入:1、师讲一讲以前学生制作的水钟。2、揭题:我的水钟。(板书课题)我们能用两个

13、塑料瓶制成一个能够计时10分钟的水钟吗?二、设计“水钟”:1、我准备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2、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3、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呢?4、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三、做一个“水钟”:1、制作一个滴漏。想一想: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2、标出时间刻度。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计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分钟10分钟的时间刻度。3、小组议一议后,进行制作。四、用水钟计时:1、用做好的水钟与钟表对照,我们的水钟计时准确吗?2、议一议: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 如: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3、想一想:怎样改进我们的水钟?4、实践试一试、改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4、我的水钟设计水钟:受水型?泄水型?制作水钟:滴漏?刻度?使用水钟:准确吗?改进水钟:哪些因素?【课 题】5、机械摆钟 【课 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么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