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究竟是什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38526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究竟是什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保险究竟是什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保险究竟是什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保险究竟是什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保险究竟是什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险究竟是什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究竟是什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险究竟是什么?一、保险是一种科学的制度安排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带有一种学术性的定义,今天我不会谈学术问题,但是我还是有必要把这句话讲清楚。实际上保险制度是建立在大数法则基础上来应对人类所面临人生风险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能够解决人类心灵上的祥和与安宁。怎样理解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的差别?我这里解释一下二者关系。有一个事实我们大家需要达成共识。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整体上面临着生老病死残各种风险,这个共识要达成。我经常问周围朋友,如果你是30 岁、40 岁的人,我问他这样的问题:回忆一下你所认识的同事、朋友、亲戚中有没有得过重大疾病(癌症)或者碰到重大伤害(车祸)?如果做这样的调查,我相信答案90

2、%甚至100%都是肯定的,这也就可以证明人类的风险是必然的。接下的问题是人类如何用一种最科学的制度来解决必然要面对的人生风险?这就是一个命题。保险制度是“唯一”的科学解决办法。我们除了保险制度以外找不到第二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社会上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一个人患了重大疾病, 花 50 万医疗费就能把疾病治好,单位组织大家募捐。募捐这种做法不是一种制度安排,而且会带来很多副作用。但是如果用一种制度安排,就是指在这个制度内自然会解决这些问题,情况就不同了。我经常说“如果没有保险制度,会让没有面临人生风险的人也会造成财产损失。”这句话很多人可能理解不了。比如你有100 万现金,你是平平安安的,没碰到

3、什么问题,但是也会有财产损失!为什么呢?想象一个现实,如果你最好的朋友或者最亲的亲人里面,有一个人患了重病或者发生意外,需要100 万现金,周围这几个朋友知道你手头有100 万现金,只有你拿出100 万现金来才可能解决问题,这100 万虽然是你多年积蓄,但是我相信很多人最后还是选择拿出来,至少会拿出一部分。所以说如果没有保险制度,任何人都会造成财产损失,就是这样理解。因为你碰到的不只是你面临的人生风险,别人面临的人生风险都可能让你财产损失。但是如果用保险制度来解决的话就不会。所以我的观点是除了自己要买保险,还要让身边所有的人买保险,才不会造成自己的财产损失,对这一点的理解非常重要。要真正全方位

4、理解这种制度安排,需要我们每个人仔细思考,这里不展开说。大家一定要相信:保险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存在了几百年,有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二、保险是尊严,是爱与责任尊严也好、爱也好、责任也好,在现实当中是比较抽象的东西。但当你与保险产品功能相结合的时候,尊严、爱与责任都是很具体的。我同样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普通家庭中有人得了重大疾病,到医院以后医生的结论是:这是用现代医疗科学完全可以治好的疾病,但是医疗费用是50 万。不同的家庭面临这种情况做法是不一样的:要么是付不起50 万放弃治疗;要么是借债治疗;要么是用家庭储蓄来治疗(假设你家庭有100 万储蓄)。我要说的是,无论用上述哪种方式治疗,当事人都

5、会失去尊严。大家想想,如果当事人靠很多人捐款治疗,或者靠亲戚借款治疗,或者用家里小孩子读书费用治疗,或者用家里准备改善住房条件的款项来治疗,作为当事者躺在病床上肯定会想,我怎么那么倒霉,我得了一场病要靠向那么多人借债,或者要把全家人十年的努力化为乌有!他会在一种愧疚、没有尊严的精神状态下接受治疗。反过来如果你是通过保险制度来解决高额的医疗费用,那你在医院里会非常乐观地接受这个事实,并庆幸现代医疗科学技术可以解决这个疾病问题。通过保险制度可以解决你的财务负担,让你生病都有尊严,这就是有保险制度和没有保险制度给你带来的巨大差别。 对一个老人来说也是一样,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做了保障规划,而在年老的时候

6、能够按照自己年轻时的规划,拥有足够的养老金过上高品质的生活,而不给子女带来负担,这也是一种尊严。更不用说为了家庭成员做好人生风险规划,万一发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灾难时,还能让子女和配偶维持高品质的生活。这就是保险制度以及保险产品能够带给人们心理层面的影响,我们叫做祥和与安宁。世界上可以用钱来获得祥和与安宁的只有保险制度,因此我反复强调保险制度是唯一科学的解决方案,你想不出第二个解决方案。结合人类文明爱、责任与尊严仔细思考,你会发现保险产品是那么不可替代。三、保险是最讲信用的“活菩萨” “菩萨”大家都知道,很多人为了祈求平安去烧香拜菩萨,特别逢年过节去拜的人更多。拜菩萨实际上就是祈求心理上的安宁。为

7、什么说保险是最讲信用的“活菩萨”呢?如果我们今天不谈保险,面对一群喜欢拜菩萨的人,我说:“各位朋友,我发现世界上有一座最显灵的菩萨庙,我带你们去,你只要每年花5 千或者1 万元拜这个菩萨,这个菩萨一定讲信用会显灵,保证你这辈子几十年遇到“911”的时候、遇到地震的时候、遇到飞机失事的时候,都能死里逃生,同时也不会得重大疾病。这是最显灵的菩萨庙了,你愿不愿意去?”我相信那些虔诚的人肯定都愿意去,只不过不相信有这种地方而已。我告诉大家保险公司就是这个地方。你每年向保险公司交一定的保险费,等于保护费,保险公司保护你不会出事情。为什么说最讲信用呢?如果保险公司没保护好你,违约了,会有几十倍、上百倍的“

8、违约金”给你。因此可以很简单的理解为保险制度是最讲信用的“活菩萨”。四、保险是一个大慈善 我最近跟很多朋友交流,自己为什么从踏进保险业以后就深深地爱上这个行业,而且不愿意离开?因为我一直觉得保险是一个大慈善,保险公司特别是人寿保险公司是一个最大的慈善机构,而且也是最信得过的慈善机构。我知道社会上很多人讲到做慈善的时候都愿意,但是讲到买保险的时候都很抵触。其实保险是一个大慈善,而且比一般的慈善机构还有更多的功能。为什么这样说?虽然我没有对慈善制度做全面的研究,但是我知道慈善机构需要具备的两个特点,保险机构也都具备了。 一是慈善机构要能够募集到足够的资金,还要使得资金安全、透明、保值。我们有时在看

9、电视的时候,很多人心理都有一个念头想去做慈善,但是没有真正去做,因为大家不知道钱往哪里去。即使你在街上看到有这样的慈善机构,你又担心他是骗子,你没有办法保证这个资金是透明的、安全的。二是慈善机构要能够把资金真正资助到你所愿意帮助的人手上。这是所有慈善机构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经常看到类似新闻,如果哪个机构公开说有多少亿的资金要资助,可能会有四面八方的求助来信。你坐在办公室里说该资助谁,不该资助谁,这 样肯定会犯很多错误。所以想一想,大家就会知道做好慈善是很不容易的。上个星期前我看到报道,步步高的原总裁段永平接受一个采访,他讲了一句话“赚钱难,如何把钱花出去更难!”慈善机构也一样,募钱难,但是

10、要把钱真正用出去更难。巴菲特和比尔盖茨都是慈善家,你就理解为什么巴菲特把钱捐给比尔盖茨。巴菲特是绝顶聪明的,他年纪大了,有一大笔财富要做慈善,就面临一个问题,到底这笔钱如何如他所愿的做慈善?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后来他想出绝妙的方法,把钱给了比他还有钱的人。巴菲特把钱给比尔盖茨后就解决了做慈善要解决的问题:安全性问题,比他更有钱的人不会把钱乱用;有效性的问题,比尔盖茨因为年轻又热衷慈善,经常满世界跑,他知道哪个地方需要钱帮助。 所以巴菲特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样看来保险制度多么像慈善机构,而且它的范围比慈善还广。它通过交保费的形式筹集资金,保险资金的应用、收益以及理赔受到国家监管部门最严格的监

11、管,而且这个规则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都不能挪用这笔资金。所以保险制度具备慈善机构的特征,涵盖范围最广。保险公司拿出去的钱都是给客户满期给付和理赔金。我们很多客户说:我们交了保费没有理赔到就是不合算的。实际上如果你买的是保障性的保险,交了保费你虽然没有理赔,但是你的这些钱给了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保险机构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保证每个理赔是真实的,保证这些款项及时送到需要救助的人手中,所以每个人购买保险其实都在做慈善。保险比慈善还多一个功能,你如果自己购买后,当自己碰到困难时还会得到保护。 我刚才只是从四个角度探讨了保险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正确理解保险。大家可以从中理解:为什么保险内涵这么丰富;为什么现

12、在保险在全世界这么发达;为什么今年美国奥巴马政府要强制性的要求全民投保医疗保险。当然我用这四个角度还不能全方位诠释保险制度,我只是通过这种方式希望我们中的每个人,当听到保险的时候不要很武断下结论保险是一个不好的东西。 我们很多人有习惯性思维。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与保险从业人员有关系,很多从业人员自己讲不清保险是什么,或者有一些从业人员有不良的营销行为。我们很多人把“不喜欢销行为”和“不喜欢商品”两个概念混起来了。就像我不喜欢房屋中介整天打电话干扰我的生活和工作,但是我很喜欢房子。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喜欢一种商品与喜欢这种商品的营销行为是两个概念,不要把它混淆起来,不能因为不良的保险营销行为影响大

13、家对保险内涵和真谛的正确认识。话题二、如何通过保险规划人生?记者:刚才郑总讲到保险是“活菩萨”,也是“慈善”,这两个说法在我平时采访当中从未有人提过,我觉得非常新鲜,也很有道理。既然保险对我们的生活那么重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人们应该“如何利用保险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呢?”我想听听郑总的看法。郑博士:如果大家理解了保险是什么,知道了保险的内涵很广,它的内涵越广就越说明这个产品能用来解决很多问题,或者用来规划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这就是相对应的。如果功能很单一,能够解决的问题就很单一。大家只有真正理解保险的意义与功能,才能利用保险制度来做好自己的人生风险规划。我觉得这个行业有一个遗憾

14、,保险发展十几年,很多购买保险的客户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所购买的保险产品是否能够真正解决整个家庭的财务规划。这个问题与保险从业人员专业度不够有关。真正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会为每个不同的客户量身定做最佳的保障方案。最佳方案分两部分,基本保险需求和附加保险需求。基本保险需求怎么规划呢? 例如工薪阶层,首先需要纯粹保障型产品。现代社会大家都用银行产品,就是按揭贷款买房子、买车子。所以设计保障最重要的是根据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来设计保额,目的为了保障家庭的生活品质稳定不受影响。比如一个普通家庭用银行按揭做消费,有负债100 万,碰到风险时你有100 万负债要解决,如果不解决就会影响到家

15、庭生活品质。还有预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这个家庭现有的生活品质必须要有的现金流。比如这个现金流也是100 万,包括小孩子的教育、正常的生活等等,那么这个家庭最需要的保额就是200万,这就是最基本的保障需求。你设计的时候可以买纯保障的,也可以买还本的,这根据你的偏好。买纯保障意味着你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得200 万的保额,你如果要还本,而且要分红,那你年交保费就要提高。对于企业家,特别富有的阶层,他的保障可能不是为了解决这100 万、200 万的问题。我觉得对于企业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把“家庭私人生活所必须的现金流”与“企业的现金流”严格区隔,有一个防火墙,然后再做保障安排,包括合理规划遗

16、产税、财产纠纷财富传承等问题,都可以用保险制度来解决。记者:郑总,您管理着太平人寿这家规模很大的寿险公司,管理着数万人的销售队伍,我特别想知道一个问题,您自己有没有买保险,您买保险的时候主要考虑哪些因素?郑博士:我肯定买了保险的,我不但买了保险,而且买的是“纯正”的保险。我经常说,保险公司高管、精算师买的保险,都是很多老百姓不愿买的,而且是很多老百姓看起来是最不好、认为是最不划算的保险。从这个角度更加说明对保险的理解上,真正的专家跟一般老百姓还是有差别的。我最重要的一款保险是每年交5 万块,交费20 年,一共交100 万保费,没有一分钱返还。为什么我买这个老百姓觉得最不合算,但我认为最合算的保险?根据讲的保障额设计理念,我的家庭通过银行贷款买房,负债是400 万左右;我的家庭成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保持现有生活品质,我认为也要400 万,把小孩子读书以及太太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