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模式下我国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376192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经济模式下我国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态经济模式下我国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态经济模式下我国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态经济模式下我国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态经济模式下我国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经济模式下我国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经济模式下我国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毕业论文.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经济模式下我国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以某煤矿为例专业:会计学 学号:7030311062 学生姓名:李旭 指导教师:甘国华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和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人类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不断频发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归根结底是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应该把保护环境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时时事事体现环保的意识。 煤炭是我国的能源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煤炭在生产加工及使用的过程中为环境和自然资源带来触目惊心影响。环境问题在煤炭企业中尤为严重。煤炭

2、企业作为环境污染大户却未把对环境的关注体现在具体实际中,未能在成本核算中体现环境成本,成本核算依旧采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并没有将环境成本纳入其中。传统的成本核算办法并不能真正反映成本真实构成,歪曲了企业的绩效,导致企业过分看重短期经济利益而忽略长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通过牺牲环境、透支未来取得当期效益的做法己经过时。在今天这种大环境中我们更应该将环境成本合理的纳入煤炭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对煤炭企业的综合成本进行真实准确的核算。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为导向,以社会总成本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和分析当下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逐一进行深究进而引出

3、对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研究,主要采用规范研究和案例分析方法从环境成本的核算目标、环境成本的确认原则、环境成本的计量方法以及环境成本的处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并加以案例佐证,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能为相关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核算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指导。关键词:煤炭企业 环境成本 成本核算 计量方法第 1章 环境会计概述及与煤炭企业的关系 1.1 环境会计概论 1.1.1 环境会计含义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其依然是通过货币作为基础进行核算,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对环境的破坏、整治、后期的可持续发展等等的支出成本进行核算,并且需要对环境保护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实施确认分析,并提出报告,最后对环

4、境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以及研究环境变化对内部财务结果影响的一门会计学科。环境会计是把会计学和环境经济学共同结合在一起,采用科学的核算方式进行经济管理,最终实现环境保护和企业经济稳步发展的协调目标。 1.1.2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涵义 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从管理学、会计学、经济学等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出发点和目标,对环境成本的定义的界定提出很多不同看法。在会计领域,对于环境成本的研究不断,争论也不断,难达成一致的意见。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清楚环境成本的概念及构成内容才能进行后续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等工作。 目前会计学界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企业环境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承担的影响其经营成果、与环

5、境相关的直接和间接支出,是企业自身应该承担的环境方面的耗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自然资源耗减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都应该由其自身承担或支付,只是其中包括部分明确可以用货币计量的费用支出和部分无法用货币计量却可能存在的费用支出,应当纳入企业内部的环境成本核算,我们称之为环境成本。 综合上述,本文认为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指煤炭企业为了管理生产经营过程造成的污染破坏而采取措施时发生的成本。此成本存在于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对矿区进行勘探、取得开采权、开采经营一直到最后矿区采空、煤炭资源耗尽、煤炭企业取得新矿区开采权进入下一个循环,不断循环中。 1.1.3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构成内容 为了满足企

6、业有效管理环境成本的要求,企业需要准确合理的核算企业环境成本,得出对信息使用者有利的决策有用的环境成本信息。那么如何对环境成本进行适当的分类就显得尤为关键。根据煤炭企业生产的特点和环境成本特点,将煤炭企业环境成本内容细化为具体几部分,以便后续的计量的研究。具体见表 1.1 (1)煤炭资源勘查成本。煤炭企业在取得煤炭资源过程中,所发生的购买矿区的成本,采矿费,地质勘测费,评价勘测成本,资源普查费,以及开发勘测的工作成本支出等。 (2)环境保护与预防成本。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会有煤炭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 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的破坏,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降低环境污而发生的费

7、用支出。 (3)环境恢复与治理成本。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为预防生态环境恶化,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行恢复和治理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需求所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环境的恢复费用和治理费用两部分。煤炭企业环境成本分类概念具体项目煤炭资源勘查成本 区域资源普查、勘探等各阶段所发生的区域工作费用、普查费用、初勘费用等 区域资源普查费用,初勘费用,评勘费用,其他费用 环境保护与预防成本 水质资源、地质资源的破坏, 降低环境污染发生的费用支出等 防污工程设施运行费,防污工程设施人员费,其他费用环境恢复与治理成本治理费用和弥补污染造成损失所支付的补偿 地下填充费用,清理保洁费,限期治理停工损

8、失,其他费用 生态环境损害成本 对煤炭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污染破坏需要的补偿费用 地面塌陷补偿费,矿山占用土地复垦复田支出,其他费用 环境改善成本 设立防尘网,建立隔音墙等 绿化费用,研发支出,折旧费,其他费用 环境管理与教育成本 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监测和环境知识培训等支出 职业教育费,环境检测费,环境管理费,其他费用资源占用成本煤炭资源耗减的损失与环境等机会成本资源税,其他税费 环境影响成本 环境与居民正常生活产生影响的补偿支出排污费,村庄搬迁费用,环境影响补偿费,其他费用 替代和转产成本 寻找替代资源的支出,因煤炭资源枯竭而停产转产应予以补偿的价值 替代材料费,转产成本,其他费用 表:1

9、.1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表 (4)生态环境损害成本。煤炭资源的开采加工活动是不断地采掘消耗煤炭的过程,与此同时,会引起环境资源的污染和破坏,如水质污染、森林资源的破坏、地质资源破坏、还有一些铜铁等煤炭伴生资源的流失等。为了补偿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耗减破坏而发生的费用就是生态环境损害成本。 (5)环境改善成本。主要是购置环境改善的设备等所支付的成本,例如:隔音墙等,防尘网等起到隔离噪音、降低粉尘、植树绿化等作用。 (6)环境管理与教育成本。主要是指环境管理机构对环境方面的管理所发生的支出和对环保部门职工甚至全企业职工进行环境教育培训所发生的支出的总和。环境管理费用就应该包括对环境的监测管理,对

10、环境保护体系的认证,矿区环境负荷等的监测记录和在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阶段所发生的与环境管理有关的成本。 (7)资源消耗占用成本。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某个企业占用和消耗该部分煤炭资源就意味着其他企业失去占用和消耗该部分资源的机会;今天的占用与消耗就意味着明天失去占用和消耗该部分资源的机会。煤炭开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就是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对煤炭进行开采加工销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导致煤炭资源的减少与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变化。煤炭企业生产过程消耗煤炭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其他人在现在或者将来都无法再占用和消耗该部分煤炭资源,煤炭企业对这部分损失的补偿就称为资源消耗占用成本。这种成本应

11、由政府采用税费等形式进行征收、集中分配。 (8)环境影响成本。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煤矸石、矿井废水等废弃物排放影响到周围环境土质等变化,以至于损害农作物,使农作物减产,水质破坏。严重者如形成采空区,附近村庄居民要进行搬迁,加固铁路公路等采取措施进行补偿的支出就叫做环境影响成本。这种也是由政府出面采用一定方式征收。 (9)替代与转产成本。是指寻找替代资源和研制替代煤炭资源的其他能源所发生的而支出和因煤炭资源枯竭等停产转产等发生补偿的支出。 1.1.4 环境会计成本控制原则 环境会计成本控制原则包括经济原则、全员参加原则、领导推动原则。 a 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指由于采取成本控制而产生的成本,不

12、应该比由于没有控制而损失的利益还多,经济原则在很大范围上指定了该公司只有在非常主要领域中挑选主要因素采取控制,而不对一切成本都采取一样详细的控制。经济原则要求成本控制可以发挥减少成本、改正偏误的效益,其拥有实用性。 b 全员参加原则 全员参加原则是指公司以及下属公司的一切行为,通常都会产生成本,且所有的应该在成本控制的要求之内。因此,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担有环境成本控制的职责。成本控制是所有员工的一体职责,只有通过整体员工一起协调的努力才可以实现。 c 领导推动原则 领导推动原则是指由于成本控制关系到所有员工,而且这个也不是一件让人心甘情愿的事情,所有必须由最高领导者来鼓动。 1.2 环境会计理论

13、基础 1.2.1 外部不经济理论 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些企业或个人因其他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而受到不利影响,又不能从造成这些影响的企业或个人那里得到补偿的经济现象。环境资源一般具有不可分离性,这使得环境资源有一定的公共性,人们在不引起对方强烈抵触的情况下,没有任何限制性的利用环境资源。外部的不经济性很难以对应的政策来消除。环境会计要求企业必须披露与自身相关的外部不经济,因此,采用环境会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 1.2.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在第一层次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在第二层次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和人民希望企业可以承担较多的

14、环境治理义务。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重视企业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当承担了与环境相关的社会责任后,企业必然会考虑与环境相关的成本和收益,这就促使了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1.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它要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的共存和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来发挥相应的作用,环境会计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1.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的基本原理为生态学原理,中心为人类经济活动,

15、关注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研究两者矛盾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经济问题,以此来阐明它们产生的生态经济原因和解决的理论原则。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生态经济系统和生态经济效益问题,通过研究产生的基本原理,对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5 社会总成本理论 传统意义上用于企业维持其简单生产的补偿成本是指商品在其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力和劳力货币体现。而企业进行成本的核算主要是对其产品的成本加以核算,这其中包括了直接和间接的材料以及人工费用。然而,企业相对于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并不是相对孤立的,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与周围的环境系统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工业技术越是先进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大,从而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引起的环境感应变量也就越大因此企业为了其能够正常的运转就有必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之所以获得收益是源于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的牺牲。但是以往的企业核算只将生产成本纳入其中,并没有关注相关的环境成本。传统的会计成本观是一个相对狭隘微观范畴并没有关注环境成本,大约在 19 世纪初有学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