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二音乐教案5篇.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37116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初二音乐教案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初二音乐教案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初二音乐教案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初二音乐教案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初二音乐教案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初二音乐教案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初二音乐教案5篇.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初二音乐教案5篇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 教学预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读,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亲密关系,审美内涵。 3、鼓舞学生大胆地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1、教师要充分留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细心设计。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风光;(2)可用美丽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人;(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

2、图,配乐散文)导入。要求学生共同参加。 2、请学生朗读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争论,选择适宜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认真倾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心情。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渐渐熟识歌曲。 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一样的旋律片段。如:一、二乐句的开头:(插图)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如(插图)在演唱中留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

3、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你认为歌曲应当用哪种力度表现最适宜。 应当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心情? 你喜爱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教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纳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9、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舞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参加打击乐伴奏。

4、 初中初二音乐教案 篇二 1、引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教师先给大家带来一首美丽悦耳的歌曲,大家先猜一下教师会唱一首什么歌? 播放为了谁的伴奏,教师深情地演唱。 那么大家知道这首歌是在什么背景下为谁而作的吗?(学生答复) 对,这首歌就是在1998年抗击洪水中,为歌颂广阔武警官兵为了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抗洪的动人事迹而作的,而这些抗洪将士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底下最得意却又最一般的“兵”。同学们,他们这种崇高的思想、兴奋的精神值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值)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师提示:积极进取?消极颓废?) 2、同学们,你们了解军人吗?你们能谈谈对军人的熟悉吗

5、? 保卫国家的人、铁打的汉子、最得意的人、穿绿军装的人是啊,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不说战斗时期,就说当今的和平年月,海难大搜救、反恐辑捕、核泄露应急救援、抗洪抢险,哪次没有军人一马领先的开路队伍?每次总是耳闻目睹着绿色的身影赴汤蹈火、勇往直前、抛头颅洒热血换取百姓生命的悲壮场面;在死神威逼着人民性命的危难时刻,只要绿军装的身影一消失,生命就有了盼望,曙光就会驱散了阴霾。 3、说句心里话,我们总是对军人有着特别的感觉,那么大家考虑一下,他们“特别”在什么地方?特别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吧!观赏当兵的人(放录音)。 4、今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兵,来了解一个兵

6、,好吗? 发声练习:1= C-F 2/4 1 3 | 5 3 | 1 3 | mi mi mi mi ma ma 5 3 | 1 0 | ma ma ma 顿音如跑操时喊1234,头正、身直、口腔如半打哈欠状。 学唱歌曲。 歌曲重复播放,学生分组自学。 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以竞赛的形式分组展现。 (设计意图:歌曲学生较熟识,用分组自学方式,可发挥学习能手的作用,增加合作性。) 教师点评,合上钢琴伴奏,学习打4/4拍子,跟钢琴演唱歌曲。 分析音乐。 跟钢琴演唱旋律。 分析: A 16小节、复乐段构造、高音区、饱满有力、威猛高大的军人形象。 B 16小节、四句体构造、中音区、连贯抒情、发自内心的倾

7、诉。 歌曲的最终补充完毕句,不但是主题的再现,同时将心情推向高潮。 5、音乐主题:这豪迈的心声就是当代中国当兵的人喜爱祖国、喜爱家乡、喜爱人民的的表达。 6、问题:这首歌你认为应当用什么样的力度去唱?应突出哪个字? 咱当兵的人 弹性而有力度地唱。 A 有气概、饱满有力 B 连贯抒情、亲切 结尾 更肤浅有力 7、观赏由刘斌演唱的歌曲,刘斌介绍,并可以随着刘斌深情有力的演唱而跟唱。放音乐,学生齐唱,请上8位男生上台合着音乐表演唱。 8、教学拓展:面对亲人解放军,你预备选用哪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宠爱之情? A写一段赞美的话 B唱一首颂歌 C做一件好玩的作品 D 画一幅漂亮的画 E跳一段欢快的舞 F写一封

8、慰问信。 初中初二音乐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倾听音乐。 2、能够区分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 3、能够对欧洲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喜爱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主动探究与其相关的音乐 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主题思想。 教 法: 讲授法、争论法、观赏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室墙上挂着俄罗斯风景画、地图、国旗和列宾所作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播放由古筝演奏的乐曲,让学生开心地走进教室。 课件播放歌曲片段: (1)王雄伟演唱的西部放歌 (2)佟铁鑫演唱的我爱祖国的蓝天 (3)伏尔加船夫曲 师:请同学们区分它们分别属于那种音色?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1)属于男高音

9、、高亢纯粹甜蜜。 (2)男中音、浑厚 。 (3)男低音、浑厚。 师:同学们留意区分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它们主要是由音的凹凸和音色的本身特点来 划分的,而不是单纯听音的凹凸,男低音音色浑厚、沉重。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感悟音乐,以音响的美吸引学生,区分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它们音色的特点。) 二、新课教学 师:今日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以男低音演唱的伏尔加船夫曲。 课件出示课题:音乐观赏伏尔加船夫曲。 1、 倾听音乐(第1遍)。 师:请同学们听音乐伏尔加船夫曲,并思索: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些什么?歌曲属于哪个国 家?体裁是怎样的?歌曲的力度是怎样的? 生: (1)我听到了沉重的号子声。

10、(2)俄罗斯歌曲。 (3)力度有弱有强。 (4)体裁不清晰(说明:歌曲用俄语演唱,学生不易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倾听音乐,感受音响的乐趣,从音响中能有所闻。) 师:请大家看墙上列宾所作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并结合小学所学过的课文,刚刚倾听的 音乐,争论歌曲的思想内容。 生:画面描绘出一些不同表情贫困的人们在拉一条货船,反映了沙皇的统治下人们承受着 苦痛。 (设计意图:让学生同其它学科联系起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中来,有益地自主学习,有效地探究学习,充分地合作学习。) 2、分析、理解、倾听音乐第2遍分部(汉语演唱)。 师:请问欧洲最长的河是? 生:伏尔加河。(全体学生齐声答复) 师:

11、对,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俄罗斯人民称它为“母亲河”,这是由于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英勇,并且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制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所以,他们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 播放音乐开头局部(1-20小节)A 师: 1=D 4/4 5 3 6 3 0 | 5 3 6 3 0 | 力度很弱,你从音乐中想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纤夫在远方拉纤劳动动作和沉重的步伐,慢慢向我们走来,只能听到模糊的号子声,同时表达了他们内心的不平和苦痛,呻吟和叹息。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听到那些号子?它们起什么作用? 生:打夯号子,抬石头号子等。在

12、劳动中起着协作、一起用力的作用。 师:同学们答的很好,号子许多如:出海打鱼,森林伐木、抬木,江河摇橹、拉纤、放排,码头搬运,建筑工地打夯、打硪,上山撬石、打石以及挖石膏、制盐等劳动几乎都要有不同的劳动号子相伴。这些都是民歌中的一种, 必备条件首先是集体劳动,同时还必需是需要相互协作的集体劳动,因此是人们劳动中集体制造出来的。 分别播放音乐(2136小节)A1 (2752小节)A2 (边听边讲解) 师:(1)1=D 4/4 5 1 7. 17 6 | 5 3 6 3 0 | 以四度上行,具有号召性的音调结合而成,音乐显得更加沉重而有力。 (2)1=D 4/4 3 3 3 | 33 3 3 3 -

13、 | 3 3 2 1 | 7 5 6 3 - | 、音上的同音进展,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力气和奔向将来,追求光明的决心。 播放音乐尾声(5364小节) 师:尾声你想到了什么? 生:歌曲开头那消沉的音调再现,不仅到达首尾照应统一,而且使人仿佛耳闻目睹,描绘出 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复而远去,直到最终消逝在远方的情 景中。 (设计意图:同学们通过倾听音乐深入理解音乐,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深入理解号子,体验音乐的情感,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培育学生的审美力量。) 师:歌曲的构造图式: A A1 A2 尾声 (1-20小节) (21-36小节) (37-52小节) (53-64小节) 歌曲的主要艺术特点:(教师讲解) 师:歌曲力度层次的变化特点? 生:(ppp f f ppp)教材18上面这幅画生动形象的反映力度特点(学生齐声答复) 师:本节课学习的劳动号子式的固定音型? 生:5 3 6 3 0 | X X X X 0 | 师:生活中常见的号子的固定音型,如:(1)“嘿左 嘿左” X X X X (2)嘿? 一|左来|嘿?一|左-| X? X|X X|X? X|X-| 师:男低音是由男声演唱,音域不高,音色沉重、浑厚。 完整倾听全曲(第3遍)结合前边的分析、领悟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倾听音乐的纯音乐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