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校本教材之《农作物、蔬菜种植与管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37102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技术校本教材之《农作物、蔬菜种植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劳动技术校本教材之《农作物、蔬菜种植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劳动技术校本教材之《农作物、蔬菜种植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劳动技术校本教材之《农作物、蔬菜种植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劳动技术校本教材之《农作物、蔬菜种植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技术校本教材之《农作物、蔬菜种植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技术校本教材之《农作物、蔬菜种植与管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技术教育校本教材之农作物、蔬菜种植与管理迁安市扣庄乡陈官营初级中学目 录校本教材之农作物、蔬菜种植与管理3第一课 甘薯保鲜贮藏法3第二课 黄姜高产栽培技术3第三课 怎样利用冬棚种菜越夏5第四课 反季节西瓜栽培6第五课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7第六课 学种大蒜8第七课 栽种冬瓜10第八课 种植茄子12第九课 学种豇豆13第十课 西瓜枯萎病的防治15第十一课 种植萝卜15第十二课 栽种黄瓜17第十三课 棚栽西葫芦如何早熟丰产19第十四课 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20第十五课 麦田使用锄草剂有讲究22第十六课 栽培番茄22第十七课 西瓜嫁接栽培24校本教材之农作物、蔬菜种植与管理第一课 甘薯保鲜贮藏法

2、一、适时收获,防止薯块受冻甘薯收获期因各地气候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掌握在日平均气温降至14一巧摄氏度左右为宜。过早收获,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容易诱发黑斑病,造成腐烂;过晚收获易受冻害。二、薯窖消毒薯块入窖前,铲去窖壁表面土层,用市售的甲醛稀释成50倍液,喷洒窖壁四周,封闭两天,再打开使用。三、选择性入窖贮藏凡带病、有伤口以及受冻的薯块应剔除,不能入窖。入窖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济3000倍液喷洒薯块,待薯块药晾干后入窖时,要轻拿轻放,防止造成伤口。四、加强贮藏期管理主要是掌握好窖内的温度、湿度和适当通风换气,甘薯初入窖前4天,适当提高温湿度,有利于甘薯贮藏。高温处理后,保持窖温在11摄氏度左

3、右,相对湿度75一80摄氏度。入窖初期和贮藏后期,每隔几天,在晴天中午,打开窖门进行通风换气,补充窖内氧气不足。只要做到上述四点,甘薯即可安全越冬,减少或避免薯块的腐烂。编写说明:甘薯在是一种粮食作物。既可以为造粉提供原料,又可以为养猪提供猪食,但大部分农户在甘薯越冬过程中处理不当,造成薯块腐烂。为了使学生掌握甘薯安全越冬的方法,特编写本课。第二课 黄姜高产栽培技术黄姜是经济值极好的教材,种植黄姜可使农民脱贫致富,带动地方经济。工具材料:锄头、黄姜种、有机肥方法与步骤:1、选择适宜的栽培土壤人工栽培黄姜一般应选PH7偏酸性土壤、砂壤或腐殖土。熟重的黄泥土、石渣土、积水地等不宜种植。秋冬种植,土

4、壤应深翻30厘米左右,拣净石块及杂物、打碎土,等待播种;春季种植,应于先年冬前深翻一遍,栽种前10天再精细整地,然后播种。2、栽培时间的确定秋冬种植,海拔600米左右的地区,以11月15日左右栽培为宜;春季种植,海拔1000米左右地区,以4月5日前后种植为宜。3、栽培种的选用野生黄姜和人工栽培种都可以作种用。选种时务必剔除发霉、受冻、腐烂变软、严重失水和有病虫害的姜块。用具有两个以上的健康壮芽,须根多,直径2厘米左右的黄姜作种用,可用整块黄姜,也可瓣成4.5厘米的径段作种。每亩备种约160至200公斤。4、肥料的配施比例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重施钾肥,配肥磷肥,增施氮肥。施肥方式应以底肥为主。即

5、每亩应施优质农家肥1800公斤,钾肥30一35公斤,也可用磷酸钙20一25公斤(或用磷酸按20一30公斤或一6一黄姜生姜专用肥30一35公斤),将全部农家肥和60的化肥撒于田间,翻入土壤中,将剩余的40作穴肥,氮肥只作追肥之用。5、播种对翻耕整好的地块,按东西向做成1.8米宽的畦,畦面上按宽窄行挖穴,宽行35-38厘米,窄行15-18厘米,挖穴两行,共挖6行,穴距20厘米左右,穴深10-12厘米,先将剩余的40肥料施入穴内,再放种,然后覆土5厘米,一般亩播6000-8000穴。6、田间管理(l)冬栽黄姜,返春后约在4月8日左右认真进行一次中耕除草,春播黄姜在两叶一心时进行人工除草并培土。(2)

6、搭架:黄姜蔓长到20-25厘米,应尽快搭架,相邻窄行对应的黄姜每4根棍的上端绑在一起成“井”字型,然后将黄姜蔓缠绕在棍上,以利除草追肥。(3)适时追肥,黄姜一年中有两个生长高峰期,5-7月为地上部分生长高峰期,8-10月为地下生长高峰期,在6月20日至7月10日之间,每亩可用18-20公斤尿素追肥一次。在7月下旬至8月15日之间,可按每亩10-15公斤磷酸二铵加硼肥1.5公斤混合后再追施一次,在8月15日和9月10日左右分两次,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5公斤加水25公斤进行叶面喷雾。7、适时采收与加工(l)黄姜采收时间从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为最好,采挖时先彻底清除地上蔓、架,然后顺垄采挖。(2)

7、加工。采挖出土的黄姜及时除去泥土,稍晾后除去根毛,切成薄片晒干或晾干装袋出售。编写说明:黄姜是近几年来,市场看好经济药物,种好黄姜可以带动一方人的经济。本教材目的让学生掌握黄姜的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和采收与加工。使学生掌握一门劳动技能,更好的服务于农。第三课 怎样利用冬棚种菜越夏冬暖式大棚在高温高湿天气,大棚生产基本空闲,可充分利用大棚闲置期进行越夏蔬菜栽培。工具与材料:种子、铁锹、锄头、喷水壶、有机肥。方法与步骤:1、选用优良品种精耕细作:由于受前茬作物生产影响,土壤十分板结。应将土壤深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将畦面耙平。选用优良耐热品种,播种前将种子放入20一一25温水中浸泡5一一6小时然后播入

8、畦内。2、加强田间管理。由于天气高温,水分蒸发量大,出苗前浇水应掌握见干见湿,小水勤浇的原则。出苗后要加大浇水量和浇水次数。3、采用遮光技术。叶菜类蔬菜生育室温18一一25,夜间巧左右。要利用搭架覆盖遮阳物进行生产,减少阳光辐射进入温室。编写说明:本课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冬暖式大棚闲置期进行越下蔬菜栽培,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体会到劳动成果的喜悦。第四课 反季节西瓜栽培目前,利用塑料大棚栽培反季节西瓜,可使西瓜的上市期大为提前或推迟,对满足人们的特需,调节市场供应意义很大。而且如能选用恰当的品种,掌握好大棚西瓜的关键栽培管理技术,也能获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工具和材料:铁锹西瓜种子塑料薄膜

9、有机肥料方法与步骤:(一)选择适宜品种用作大棚栽培的反季节西瓜品种,需要有较强的耐低温、弱光、高温能力,即在低温、弱光、高温条件下生长正常,抗病力强,易坐果,品质好(含糖量仍能保持9一10%,最低不少于8%),产量较高(亩产量仍可达2000公斤以上)。(二)实行高畦全封闭式覆盖大棚栽培反季节西瓜应采用80厘米宽,25一30厘米高的高畦,用0.008一0.014毫米好厚的地膜,实行畦面沟全封闭式覆盖,其覆盖要求达到115左右,畦向南北延长为好。有利于保持土壤疏松,减少地面蒸发,降低空气温度,并有利于西瓜根系发育,吸收功能强,植株地下、地上生长发育协调、稳健。(三)适温定植,密植栽培大棚西瓜通过1

10、3时,用40一45天的接苗定植。为了充分利用大棚设施,使西瓜的茎叶向四周发展,一般行距1米,株距30-40厘米,每亩栽植1800一2000株。(四)加强棚温及肥水管理定植前10天左右扣棚膜,盖地膜,预热土壤;定植后的5一7天,白天棚内要维持较高的气温(28一32),夜间要在棚内瓜苗上覆盖小拱棚,棚外四周围草毡保温,以提高低温促进缓苗,以后白天棚内气温应控制在25一28。大棚西瓜除施足基肥外,缓苗后到果实成熟,结合防治病虫害施药。其水分管理应掌握:定植时浇足生根水;生育前期要严格控制浇水,定植时浇足生根水,坐瓜后要适当增强浇水。(五)及时整枝,授粉,吊瓜大棚西瓜密度记载,一般采取留其主蔓,在主蔓

11、的基部留二条侧蔓,其余侧蔓及时摘除。因属反季节西瓜,所有很少有昆虫传粉,应及时进行人工授粉。若主蔓上的果实发育正常,”退毛”后把侧蔓上的雌花及幼果摘除。每株只留一个果,若主蔓上的果实发育不正常,应在侧蔓上选留一个发育正常的幼果,如果茎叶徒长,可在坐瓜后留5一7片叶摘心加以控制。(六)及时选留二茬瓜如果及时选留二茬瓜,管理得当,二茬瓜的品质比头茬还要好。具体做法是:当头茬瓜”定个”后,在侧蔓上选发育正常的雌花授粉留瓜。头茬瓜采收后,将主蔓截短,每亩随水追施10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以促进二茬瓜的生长发育,提高二茬瓜的品质。思考与实践:1、如何控制棚温?2、大棚水分管理应怎样做?3、自己回家后

12、试种一季反季节西瓜?编写说明:本课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掌握一定的技术。本教材介绍的内容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实践时,可另请有经验的农民作指导。第五课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继推广杂交种以后玉米生产上的又一项综合性增产技术。一、选用优良杂交种。适宜我县栽培的玉米杂交种有郧单1号、思单2号、掖单11号、12号、13号等。二、选用优质地膜。地膜的选用要考虑生产成本和效益。目前普通使用的有宽60一一70厘米,厘0.008毫米的线型膜或低压膜。一般每亩用膜2.5公斤左右。三、精耕细整,施足底肥。地膜覆盖宜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平地、梯地、平缓地,选好地块后,利用冬春深翻炕地,播

13、种前精细整地。然后在预留行或白地予定的玉米行内作垄。垄宽一般1.5尺一一1.8尺,高0.3一一0.4尺,再在垄中开沟施肥。四、适时早播,确保密度。为发挥地膜栽培的增温优势,地膜玉米必须把握适时早播的原则,当土壤5厘米深处温度稳定在8时即可播种。五、严密封膜。播种施药后,要及时盖膜,盖膜要随时盖紧、盖平、盖实。盖膜后,要勤检查,发现破空,及时封压。六、及时破膜放苗。播种盖膜后7一一10天,要经常检查苗情,一旦玉米出苗,要及时破膜放苗,以防膜内高温烧伤苗子。七、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定苗,3一一4叶时要间苗补苗,4一一5天后要及时定苗、间苗。定苗时应注意拔除弱小苗、杂色苗、细高苗。按计划株数留匀、留齐

14、、留壮、留足。编写说明:玉米是鄂西北山区种植的农作物之一,采用地膜覆盖,抓好育苗及田间管理,能提高产量,这种方法应大力推广。第六课 学种大蒜大蒜是人们做菜不可缺少的配料,做菜用大蒜,可以帮助调味、配色、去腥,还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工具与材料:铁锹锄头喷水壶蒜瓣有机肥方法与步骤:1、栽培管理(1)选种选已通过休眠的蒜瓣作种用,选择头大、瓣少的蒜,将伤残、烂瓣、风干、发软及虫蛀的蒜瓣淘汰,然后将蒜用手掰开。确保蒜种质量高,保证出芽率。(2)整地大蒜的根呈须状,分布在土壤浅层,吸肥吸水能力弱,喜肥、喜湿、怕旱,所以大蒜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地块栽培,以沙壤为好。先翻地,然后施入人粪尿,待

15、深入土层后晾地,稍干后再深翻,耙细整平,作成宽1一1.5米的平畦。2、播种用锄头在地上挖一浅槽,尽量挖端正,把种蒜按株距8一9厘米,行距20厘米插入浅土槽中。用下一行的土壤覆盖前一行的蒜瓣,覆盖不宜过深,以免影响出芽率。播种深度要均匀一致以利出芽整齐,叶片分布合理,通风透气,受光面积大。3、苗期管理在蒜出苗后及时中耕。苗出齐后可浇一次水,并中耕除草。入冬前可根据情况浇一次粪水。当苗长出第二片叶子时,中耕一次进行蹲苗,适量浇足越冬水。4、中期管理大蒜植株由幼苗期进入花芽、鳞芽分化期,应加大肥水管理,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减轻叶片黄尖程度,使蒜高产。结合浇水适时施肥,15天以后再浇一次,同时8一10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半干半湿,水分适中。后约20天,是叶片继续快速生长和蒜瓣分化期,蒜薹孕育时期,应控水10多天。土壤水分蒸发较快,要及时灌肥水,并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抽薹后及时浇一次粪水促进蒜头膨大。然后用锄在行间拉深沟,利于蒜头的膨大。提蒜薹后,要多次浇水,保持土壤充分湿润。5、病虫害防治大蒜病虫害较少,主要在秋蒜栽种时期,蒜苗7080出土和春天烂蒜母时,遭受蝇蛆害,植株先从假茎腐烂,由叶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