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36367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资中县狮子镇高家寺小学 蔡洪彬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那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的体会是:要着重培养学生敏于发现问题的意识,敢于批判的意识和善于审美的意识。一、 敏于发现,潜于创新词典这样阐述“发现”:经过探索、研究找出以前没被认识的事物或规律。它强调“发现”主体运用认知经验,生活积累去积极能动地“探索和研究”,因此,发现的过程,就是主体创新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敢于发现,也就敢于创新;敏于发现,也就善于创新。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首先

2、要培养他们敏于发现问题的意识。发明创造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而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发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积极思考,让他们敢问、乐问、善问。1、 尊重学生,消除紧张感,师生之间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充分披露灵性,展现个性。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有位教师在教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在讲到诸葛亮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时说:“我把课文读了几遍,也没有看到诸葛亮是怎样想的,怎么考虑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话音刚落,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可以根据他的语言、行为推测出他是怎样想的。”有的说:“根据

3、他是怎样做的,从而推测出他是怎样想的。”教师相机板书(做思),总结学生自己发现的学法:以做求思,并表扬同学们自己创造了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把这一学法用到学习当中去,看是否可行。同学们顿时兴趣盎然地开始了学习。听课老师都为学生的发现而叹服,而高兴。试想,如果没有宽松、和谐的环境,没有教师平等地和大家讨论的氛围,学生又怎敢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创造性地发明学习方法呢?2、 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有的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内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这实际上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毫无意义。只有科学的设置问题

4、情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学生发现小蝌蚪遇上乌龟妈妈和鲤鱼妈妈时所表现的动作不一样,分别是“迎”和“追”。于是,我请了一位小朋友上来演演小蝌蚪是怎样“迎”乌龟妈妈,怎样“追”鲤鱼妈妈的。通过表演,学生不仅发现“迎”和“追”表现的方向不一样,表达的心情不一样,而且游的速度也不一样。“追”表现了小蝌蚪迫切找到妈妈的心情,速度比“迎”快。设置情境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的深层次的发现。二、 敢于批判,才能创新所谓创新能力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即用怀疑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审视的眼光去识别真伪,用无所顾忌的勇气去否定伪科学和假知识。批

5、判意识有辨别真理与评定价值的思想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往往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言听计从,从不敢违背半点,产生半点怀疑,这与我们要培养创新人才是相背离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挑老师讲课中的毛病,怀疑权威的话的真理性就成了教师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发掘其中的教育因素,启迪学生思考,培养批判意识。例如,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时,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是什么原因促使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去做实验?让学生细读课文分组讨论。通过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展示自己,让思维与思维之间发生碰撞,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伽利略敢于

6、怀疑权威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一个观点。而这个观点早已被人们当作真理接受了,谁也没有产生过怀疑。为了推翻权威的谬论,证实自己的推测,同时也让民众信服,所以伽利略到比萨斜塔上向民众展示这一实验过程。教师追问:实验的结果怎样?学生齐答: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证明伽利略的观点是正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只有敢于怀疑权威,才能有所创新。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大胆挑自己讲课中的毛病,发现教材的不足之处。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从而锻炼创新能力。三、 善于审美,长于创新从本质上讲,审美意识就创新意识。从创造性的劳动和学习的实质来看,只有两种模式符合创造的要求:一是

7、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一是更正或改善别人已有的东西。而审美,首先是需要对美的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审美意识就是培养创新意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须将传授的知识,转变成种种艺术形象与活动。如有一位教师教荷花,文中第四自然段描写“我”看荷花入了神,仿佛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与满池的荷花翩翩起舞。这一段是全文的精彩片断,这位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看着放大的教学挂图,想像课文中的“我”怎样看荷花,然后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学生们纷纷回答:“我入神地看荷花”;“我深情地看荷花”;“我久久地看荷花”老师抓住课文中的“一阵风吹来”、“风过了”等词语,配上相应乐曲,让学生凭借音乐的形象去感知图画的形

8、象,继而理解教材语言的形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感受到了荷花色彩的淡雅,体会到它静态的庄重,动态的轻柔。最后,老师让学生扮演蜻蜓、小鱼,想象它们会对荷花姐姐说些什么悄悄话,孩子们动情了。扮演小鱼的说:“荷花姐姐,昨晚月亮那么明亮,在月光下,池子又静又美,我甜甜地睡了一觉,梦见自己跳过了龙门,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深情的话语把所有的孩子都带进了奇妙的幻想世界。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见到了荷花的“形”,从“形”中感受到了“美”,进而从“美”中生出了“情”,这一系列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是人生的崇高境界,发现是人生的亮点要把我们的学生都培养成创新型人才,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