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936246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文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30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

2、的一组是 ( )A折(zh)耗 绰(chu)约 水泵(bng) 流水淙(cng)淙B募(m)集 缜(zhn)密 慰藉(ji) 风驰电掣(ch)C露(lu)面 纤(xin)细 抚恤(x) 弦(xun)外之音D栅(zh)栏 蜷(jun)缩 款识(zh) 敷衍塞(s)责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主要考查形声字和多音多义字的读音,还考查到四川话读音与普通话读音的差异。A“折”为多音多义字,此处应读作sh。C“弦”为易受声旁影响而读错的字,应读作xin。D“蜷”为易受声旁影响而误读的字,应读作qun。C项中“纤”“恤”“弦”等字,都属于四川话读音与普通话读音有明显差异的字

3、。 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讳疾忌医 微言大义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B磬竹难书 两全其美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掷地有声 曲意逢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至高无上 原形必露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的能力,主要考查音同形异字。与去年语言材料涉及双音节词、三字词语、四字成语等多种形式的词语相比较,今年则集中于对成语的正确书写。A“万事具备”应为“万事俱备”。两个字虽然读音相同,但词义差别很大。“具”指具有,“具备”即具有;“俱”则指全、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时周瑜计划火攻曹操,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还没有刮起来,不能顺风放

4、火。后比喻一切都已齐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所以应该用“俱”而非“具”。B“磬竹难书”应为“罄竹难书”。“罄”意为用尽,用完;“磬”指古代打击乐器。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意为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作竹简的材料),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写尽。所以应用“罄”字。D“原形必露”应为“原形毕露”。“毕”意为全、完全,“必”则是必定、必然、必须之意。这个成语意为本来面目完全暴露,指伪装被彻底揭开。所以应该用有完全之意的“毕“字。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

5、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B2011年8月,科幻作家徐浩若受邀到成都举办讲座,几十位科幻创作爱好者聆听了他的报告,会后我有幸向他垂询了有关科幻创作的问题。C一项对大学毕业生发展状况的调查表明,无论他们在校成绩多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将面临各种挑战,需要用勤奋、智慧与坚韧去应对。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今年与去年的考点保持了一致,主要考查了实词、虚词和成语的辨析与使用。

6、四个选项中,A、D项考查成语,B项考查动词的使用,C项考查关联词“无论都”的使用。A“如期而至”意为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安全事故是突发事件,不可能按计划或规律到来,此处“断章取义”只取了“至”意,使用不当。B“垂询”为敬词,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此处属于谦敬误用。C“无论”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为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常常与“都”字连用,在这里使用正确。D“交相辉映”意为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常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不能用来形容“歌声”。此处属于误用对象。 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

7、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B近年来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纷纷购买、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希望以这种投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C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D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文艺汇演,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才多艺与创造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歌舞表现了民族团结和热情奔放。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语序不当,依据情理“建造、设计、开发”先后的顺序应为“开发、设计、建造”。C搭配不当,“覆盖率”不能

8、与“十分严重”搭配,应改成“植被覆盖率低”。D成分残缺,“表现了”缺少与之相搭配的宾语中心词,应在“民族团结”后面加上“的主题”,在“热情奔放”后面加上“的特点”。 答案:B。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警 惕 汞 污 染 1953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怪病”,称为“水俣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而死。不久,陆续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步履蹒跚,手足麻痹乃至变形,神经错乱甚至死亡。后来发现,这不是传染病,而是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水俣湾一家化工厂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

9、其中有的是甲基汞,有的是无机汞,而无机汞会与水体或水生物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甲基汞的脂溶性非常强,可以在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并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人的中枢神经细胞。公司和政府对水俣病的认定只考虑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症状,而这种症状与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所导致的症状不完全相同。因此,只有部分水俣病患者获得认定。 水体中汞污染是人类健康的隐患。因为水中的微量汞,经过水中食物链(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的逐级转移,在食物链顶级生物体内可以富集到数千至数十万倍。以美国金枪鱼罐头为例,1953年含汞量为0.08PPM注,到了2005年就增长至1.79PPM。对以鲨鱼和鲸为

10、主要食物来源的法罗群岛居民的追踪调查发现,他们的血汞含量可能是全世界人群中最高的,达到6PPM。鱼类体内的汞主要为甲基汞,其百分比随鱼龄增加而增加,一年生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为31%35%,812年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为67%100%。在一般情况下调查和监测鱼类的含汞量,对于了解水域汞污染程度十分必要。 目前全球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汞达2000吨/年。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能够随空气团作全球范围的迁移,在大气中停留几个月甚至一年。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会发生沉降,并在当地食物链生物体内聚积。由于汞的这种属性,它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性污染物,是除了温室气体外唯一一种对全球范围产生影响的化学

11、物质。 我国是汞生产和消费大国,十分重视汞污染防治研究。有研究表明:中国汞污染的健康影响途径与其他国家不同,不能照搬欧美研究成果评价中国汞污染情况,如在北美和北欧地区,某些鱼类体内的汞浓度具有一定的指标性意义,但我国贵州即使在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鱼体内汞含量却相对较低。另有研究发现:汽车尾气中的汞进入到空气中后,可以被植物吸收,因此路旁植物中汞的含量要高于公园中的植物;北京市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煤和汽油燃烧的汞释放、化工厂的汞排放,贵阳市的汞污染原因则是土壤高汞背景值以及原煤汞含量高。 垃圾焚烧是汞污染的又一个主要来源。垃圾中的汞主要来自电池、体温计、日光灯等,如果能对含汞废弃物采取比一般生活垃

12、圾更严格的处理措施,将有利于减少汞污染。 【注】PPM:即百万分之一。5下列关于“水俣病”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和猫“水俣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是彼此却不会相互传染。B含有大量汞的工业废水的排入使水俣湾鱼虾体内含有甲基汞。C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体内的患者未被认定为“水俣病”患者。D所有的水俣病患者都具有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典型症状。【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有关“水俣病”的概念的理解,实际上是在考查筛选、比较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审清题干,将与题干要求不相符的选项排除,再根据选项确定信息范围及相关语句,最后将选项与原文相关语句

13、一一对照,辨别正误。本题的取答区间集中在文章的第一段。A项信息区间在第一段:“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不久,陆续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后来发现,这不是传染病,而是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B项信息区间在第一段:“水俣湾一家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其中有的是甲基汞,有的是无机汞,而无机汞会与水体或水生物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C项信息区间在第一段:“公司和政府对水俣病的认定只考虑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症状,而这种症状与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所导致的症状不完全相同。因此,只有部分水俣病患者获得认定。”D项信息区间在第一段:“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症状”与“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

14、体所导致的症状不完全相同”。选项中“所有的水俣病患者都具有”与原文不符,因为还存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症状的情况,此项属于以偏概全。 答案:D。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中微量汞经过食物链逐级转移富集到数千倍时才会转变成为甲基汞。B鱼类体内富集的汞含量必定高于同一水域中的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C特定水域中一年生的鱼所含的汞没有达到31%时表明汞污染并不严重。D我国贵州即使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污染程度也不及北美和北欧地区。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取答区间集中在文章的第一、二、四段。A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说“水中的微量汞,经过水中食物链的逐级转移,在食物链顶级生物体内可以富集到数千至数十万倍”,其中没有提到“转变”;第一段中提到水体中的汞“其中有的是甲基汞,有的是无机汞,而无机汞会与水体或水生物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可见水中微量汞转变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