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361369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届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届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届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届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表示机体由T1环境进入T2环境的过程中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2T1B曲线A表示散热量,曲线B表示产热量Cab是因为进入T2环境中散热量增加DT2环境中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均高于T1环境2中国借用

2、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小麦原产西亚,后来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传入我国的小麦与原产地小麦的基因库之间有区别B拓荒种麦,实现了群落的初生演替C麦田群落与森林群落相比,不存在空间结构D引入外来物种均会对本地原有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3如图是人体内某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其部分进入过程为接触凹陷包围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以此方式吞噬入侵的细菌及衰老的红细胞B大分子物质或者颗粒性物质通过此方式进入细胞C此过程为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此过程需要的能量只能由线粒体提供4洋葱鳞茎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研究人员用红色鳞茎洋葱与白色鳞茎洋葱杂交

3、,F1全为红色鳞茎洋葱,F1自交,F2中红色、黄色和白色鳞茎洋葱分别有119株、32株和10株。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洋葱鳞茎不同颜色是由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引起的BF2的红色鳞茎洋葱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4/9CF2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表现型,比例是3/8DF2中的黄色鳞茎洋葱进行测交,得到白色洋葱的概率为1/35下列有关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A反射活动进行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内环境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后神经兴奋时Na+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而发挥作用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

4、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需要载体B土壤板结会影响植物根细胞转运Mg2+ 的速率C低温环境会影响物质的主动运输速率,但不影响被动运输D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吐”的过程可导致膜成分的更新7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有机化合物组成元素甲C、H、O乙C、H、O、N、P丙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P、S丁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和P请根据上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核中不含甲类化合物B细胞膜中不含乙类化合物C细胞质基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D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8(10分)下列关于人体骨骼肌细胞呼吸的叙述,叙述正确的是( )A若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为1:3

5、,则该组织消耗的氧气量与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1:2B在缺氧条件下,细胞主要进行厌氧呼吸可以快速地利用葡萄糖产生ATPC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缺氧条件下可被乳酸脱氢酶还原为乳酸D呼吸过程中释放的大部分能量用来维持体温二、非选择题9(10分)热性惊厥(FC)是指当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导致体温在3840时发生的惊厥。与小儿脑发育不成熟、神经细胞结构简单、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不平衡等有关。分析回答问题。(1)幼儿由于_(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对体温的控制力不强。当机体发热时,神经细胞的代谢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高级神经中枢_产生强烈的放电,患儿全身或局部的骨骼肌

6、不自主收缩,即出现肢体抽搐等现象。(2)脑中约60%70%的突触利用谷氨酸作为主要的神经递质,患儿高热时神经细胞会释放大量的谷氨酸,图为其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大量的谷氨酸以_的运输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结合,促进大量进入细胞内,激活_进而产生过量的NO,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或痉挛;同时使神经与肌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高引发_(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导致惊厥发作。正常生理状态下,当细胞内过多时,通过_(结构)逆浓度将过多的排出,以避免可能引起的神经细胞衰老或死亡。(3)长期的反复发生的FC可移行为癫痫(EP),通过对156例FC患儿的脑电图(EEG)进行分析,得到FC的临床与EEG

7、分析如下表所示。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_。体温/FC发作EEG检查年龄/岁38.538.5首次反复二周内二周后33EEG正常例数101017427456510011EEG异常例数1530243134112817合计251319858797712828首次发作体温越低,EEG异常率越高FC患儿年龄越大,EEG异常检出率越低若二周后EEG检查仍然异常,则需进一步治疗以避免FC可能移行为EP减少长期的反复发生的FC对EP的预防有一定的价值10(14分)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需水较多、对干旱比较敏感的作物。培育转基因抗旱玉米新品种是解决玉米生产问题的重要途径。为增加玉米抗旱性,研究者从某微生物找

8、到一种抗旱基因 ApGSMT2,将其移入到玉米中,终于培育出抗旱玉米,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将抗旱基因 ApGSMT2插入质粒得到重组质粒需要的工具酶有_。(2)单子叶植物中常用的一种基因转化法是_。(3)将导入抗旱基因 ApGSMT2的玉米幼胚组织细胞培养成植株时,要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培养,为防止感染,器皿、培养基与植物组织等必须进行_处理。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再分化过程中,若要将愈伤组织诱导出根,则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量配比应为:生长素含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分裂素含量。(4)筛选出抗旱的转基因玉米,既可以采用_方法来鉴定抗旱基因ApGSMT2是否表达,又需要进行个体水平

9、检测,方法是_。(5)与杂交育种相比,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是_。11(14分)下图是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图解,反映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流向,回答下列问题:(1)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能够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填序号),过程需要的一种特殊的酶是_。(2)与过程相比较,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3)若某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色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根据该氨基酸序列及密码子表_(填“能”或“不能”)推测出该基因的碱基序列,理由是_。12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在湖北省武汉市迅速传播,引起人类患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外有包膜,膜表面有蛋白质,内有单股正链RNA,是一种RNA复制病毒。请回答

10、下列问题: (1)合成该病毒遗传物质所需的原料是_,包膜表面的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的_(写细胞器名称)上合成。(2)人体感染该病毒后会出现发热现象,推测是由于_(写两种激素名字)的调节作用,使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增加。(3)新冠肺炎患者常常出现脱水症状,脱水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垂体释放的_增多,其作用是_, 从而使尿量减少。(4)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后,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不会患病,最可能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答案解析】1、人体体温调节:(1)机理:产热散热;(2)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11、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等;(3)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措施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2、寒冷环境下产热量和散热量均增加。【题目详解】A、由曲线情况可知,机体由温度为T1的环境进入到温度为T2的环境时产热和散热量都增加,所以T2T1,A正确;B、进入温度为T2的环境,短时间内B曲线上升比A曲线迅速,曲线A 表示产热量,曲线B 表示散热量,B错误;C、由图示可知,ab是因为进入 T2 环境中散热量增加所致,C正确;D、由图示可以看出,和T1相比,T2环境中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均高于T1环境,D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

12、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人体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识记人体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及该过程中涉及到的机理,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2、A【答案解析】1、群落演替是指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所代替的现象。群落演替的类型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发生在火山灰、冰川泥和裸露的沙丘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题目详解】A、传入我国的小麦与原产地小麦存在地理隔离,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和不同自然条件的选择作用,导致它们的基因库之间存在区别,A正确;B、在人们拓荒种麦的过程中发生

13、了群落的次生演替,B错误;C、麦田群落与森林群落一样,都存在空间结构,C错误;D、外来物种引进后若能大量繁殖,才会对本地原有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D错误。故选A。3、D【答案解析】图示为胞吞过程,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据此答题。【题目详解】A、吞噬细胞以胞吞方式吞噬入侵的细菌及衰老的红细胞,A正确;B、大分子物质或者颗粒性物质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B正确;C、此过程为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C正确;D、胞吞过程需要的能量,可由在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ATP提供,D错误。故选D。4、D【答案解析】分析题干可知,F2中红色、黄色和

14、白色分别有119株、32株和10株,即F2的性状分离比为12:3:1,故可知洋葱鳞茎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这两对基因用A/a、B/b表示,则题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红色)和aabb(白色),F1的基因型为AaBb(红色),F2中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2AABb、4AaBb、2Aabb(或2aaBb)、1AAbb(或1aaBB),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2aaBb(或2Aabb)、1aaBB(或1AAbb),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题目详解】A、洋葱鳞茎不同颜色是由液泡中的颜色引起的,A错误;B、F2的红色鳞茎洋葱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4/12,即1/3,B错误;C、F2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表现型黄色,比例是3/16,C错误;D、F2中的黄色鳞茎洋葱基因型为aaBB和aaBb比例为1:2,故测交得到白色洋葱(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