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版-浙江选考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22-种群与群落试题.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359501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版-浙江选考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22-种群与群落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B版-浙江选考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22-种群与群落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B版-浙江选考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22-种群与群落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B版-浙江选考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22-种群与群落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版-浙江选考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22-种群与群落试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版,浙江选考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22 种群与群落试题考点1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19.(2013浙江理综,4,6分)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19.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A选项中该种群的出生

2、率为20%;一雌一雄婚配制的动物,生殖期雌雄比越接近11,婚配成功率越高,出生率会越高;推迟某动物的性成熟,则出生率会降低;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中,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20.(2013浙江会考,30,2分)如图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00年种群自然增长率最大B.1920年种群的个体总数最多C.1940年种群的性比率一定为11D.1960年种群年龄结构呈稳定型20.答案A种群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由图可知,1900年种群自然增长率最大,A正确;1940年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个体总数达到最大值,B错误;1940年种群的性比率不一定为11,C错误;

3、1960年之后种群数量还在减少,1960年种群年龄结构呈衰退型,D错误。21.(2013浙江会考,13,2分)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5只;第二次捕获38只,其中有标记鼠15只。则该鼠群的种群数量估计值为()A.45只B.83只C.98只D.114只21.答案D设该鼠群的种群数量为X只,则45/X=15/38,计算得出X=114,D正确。22.(2012浙江会考,25,2分)下列表示4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其中种群密度将增大的是()答案AA种群的生殖前期个体比例大于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属于增长型的年龄结构,种群密度将会增大,A正确;B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将基

4、本稳定,B错误;C、D种群的生殖后期个体比例大于生殖前期,属于衰退型,种群密度将减小,C、D错误。23.(2012浙江会考,12,2分)如图为黄猩猩果蝇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其环境容纳量约为()A.10B.173C.346D.40023.答案C据题图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S”形增长,其环境容纳量(K值)略小于350,故C正确。24.(2011浙江会考,27,1分)如图是甲、乙两个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2时甲种群个体数量一定大于乙种群B.t3开始甲种群出现环境阻力C.t4开始乙种群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D.t5时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答案D图中曲线反映

5、的是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无法判断t2时甲种群个体数量是否大于乙种群,A错误;t1t3期间甲种群均存在环境阻力,B错误;t4t5期间乙种群的年龄结构仍呈增长型,C错误;t5时乙种群增长速率略大于0,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正确。25.(2011浙江会考,19,1分)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A.种群密度B.出生率与死亡率C.年龄结构D.性比率答案B种群密度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的个体数量,A错误;出生率与死亡率对种群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B正确;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错误;性比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D错误。5.(2015广东理综,4,4分)

6、如图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可用数学模型Nt=N0t表示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K值约为120 000个答案D酵母菌种群在培养初期需经过一段的调整适应,故增长缓慢,在接近K值时,种内斗争加剧,增长速率变小,A错误;在封闭培养体系中培养的酵母菌数量呈“S”形增长,不适用“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B错误;酵母菌的计数方法是抽样检测法,C错误;由图知,K值为121 00010=120 000(个),D正确。考点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9.(2013浙江会考,2,2分)下列属于原生演替的是()A.砍伐

7、后的森林开始的演替B.火灾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C.弃耕后的农田开始的演替D.没有生物定居过的裸岩开始的演替9.答案D砍伐后的森林、火灾后的草原、弃耕后的农田开始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A、B、C错误;没有生物定居过的裸岩开始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D正确。10.(2012浙江会考,10,2分)一个牧场里下列生物的集合体,能构成群落的是() A.所有动物的集合体B.所有植物的集合体C.所有动植物的集合体D.所有生物的集合体10.答案D群落是指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一个牧场里所有生物的集合体能构成群落,D正确。11.(2012浙江会考,15,2分)影响森林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食

8、物B.光强度C.温度D.O2浓度答案A影响森林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食物,A正确。12.(2011浙江会考,5,1分)群落的季节变化很明显,如冬季来临时多数变温动物会进入冬眠,这反映了群落具有()A.垂直结构B.水平结构C.时间结构D.分层现象答案C群落的季节变化属于群落的时间结构,C正确。4.(2017江苏单科,24,3分)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

9、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BD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种间关系及群落结构的特点。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A错误;热带雨林的物种多样性高于三北防护林,其营养结构复杂性强于三北防护林,因此其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B正确;由于不知道两只猛禽是否是同一个物种,因此不能判断两只猛禽的关系,C错误;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可反映种群分布特点,而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5.(2016课标全国,5,6分)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答案CA项表述的是逐个计数法,不是样方法,A错误;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求得的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较正常数值偏低,B错误;随机取样后,应先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再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C正确;D选项得出的是甲地蒲公英的总数,不是种群密度,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