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定稿)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359355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定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一、 简介鲁迅,导入新课。 1、 学生谈眼中的鲁迅谈到中国的文学、历史,有一个人的名字一直萦绕在我们脑中,那就是鲁迅(出示鲁迅头像)。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2、 展示老师搜集的资料(1) 快速浏览,有什么感受?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

2、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

3、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沈钧儒手书)三个字。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2)世人评价。中国人称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亚洲周刊把鲁迅先生的作品评为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作品第一名。在影响中国历

4、史的100个人这本书当中,鲁迅先生占据了其中一个重要席位。3、 导入新课 这样一个人,于1936年与世长辞,享年55岁。1945年,他的侄女周晔用满怀深情的笔触,写了一篇纪念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2、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充分地预习。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殡仪馆 追悼 咳嗽挽 联 逝世 吊唁恍然大悟 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饱经风霜生字词同学们自学得很好,现在请你们再次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想一想,作者是通过哪几件事写鲁迅先生的?指名生说,师板书: 悼念伯父 读水浒传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三、串联记

5、忆,体验情感。下面我们就跟随着周晔的记忆一同走近她与伯父在一起的日子。作者先回忆了哪件事?(一) 读水浒传1、 “我”是怎么读的?(囫囵吞枣、张冠李戴)2、“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是什么意思?老师查了词典,“囫囵吞枣”是这样解释的:本意指把枣儿整个吞下去,后来人们把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叫做囫囵吞枣。 课文中的哪句话能解释这个词?(“囫囵吞枣”是“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张冠李戴”顾名思义是把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文中的解释是把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的头上;你能举个具体的例子吗?“猪八戒三打白骨精”、“宋江景阳冈打虎”、“张飞、关羽草

6、船借箭” 后来人们就把像同学们刚才这样弄错了事实,弄错了对象的情况叫做“张冠李戴”)3、见我这么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笑了笑说课件出示:(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是不是批评?(是)怎样的批评?(用幽默风趣的话语委婉地批评我)伯父在委婉地批评我什么(读书马马虎虎),为什么伯父不直截了当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呢?(怕伤害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在伯父委婉的批评中,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的了)。4、透过这样一件小事,你看到了怎样的鲁迅?(幽默风趣、教子有方) 对,一句话就让作者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受益终生,令人难忘。和伯父在一起的日子还有哪件事值得回忆?(二)笑谈“碰壁”1

7、、默读这一部分课文,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一家人在聚餐,气氛很温馨)2、对,整个夜晚充满了温馨,充满了欢笑。那你有没有发现这部分课文中哪句话最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3、首先弄清楚,鼻子的高低和碰壁有关系吗?(没有)既然没有,那鲁迅这句话究竟想说什么呢?(旧社会黑暗,鲁迅倍受压迫)4、师介绍背景: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为了发表文章,他竟然使用了120多个笔名,还

8、多次面临被暗杀的危险,但他仍然与黑暗势力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结合这段历史再来思考这句话,想想看,“四周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不畏艰险,不屈不挠、对旧社会的痛恨)处境如此凶险,还与家人谈笑风生,这是怎样的鲁迅?(乐观)5、鲁迅既然知道“碰壁”和鼻子没有联系,他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周晔?(孩子还小,不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也不会理解伯父当时所面临的危险)6、让我们和周晔一起重温那段温馨的记忆。(分角色朗读此部分)也许多年以后,周晔再回想起来,她已经和我们一样了解了伯父当年危险的处境。(三) 救助车夫1、还有一些事情也让周晔难以忘记,尤其是对一位黄包车夫的救助,让作

9、者记忆深刻。其实,这件事并没有多少复杂的情节,但有些细节却让我们怦然心动。默读课文,想想哪些细节打动了我们?边读边画。 (学生读自己所画的细节,说说自己的体会。例: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这个地方为什么打动了你?(伯父对车夫的关心、帮助)透过哪些词语感受到的?(“扶、蹲、半跪”等动词)结合这些词语再来谈谈你的体会。出示课文插图:看,这就是当时伯父和爸爸帮助那位车夫的场景,让我们把这个画面定格在脑中,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动。)2、这些情景,都被当时站在一边的小周晔看在了眼里。其实,不仅仅是这些细节,

10、多年以后,她依然还记得,还清清楚楚多地记得 (出示: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那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3、伯父没说一句话,但这严肃的表情,这深沉地叹息,最令人难忘。他在为谁叹息?(为那位车夫叹息!因为在那么冷的天,他光着脚在路上跑,脚都受伤了。为我们国家叹息!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 为劳动人民叹息!谈一谈。劳动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为自己而叹息!谈一谈。自己有时很无奈,救助了一个黄包车夫,却还有千千万万像这个黄包车夫一样的劳苦大众,却无能为力。) 一声深深地叹息!为

11、国家,为人民,也为自己。指名读。 4、鲁迅生活的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正在痛苦地呻吟。面对这些,一生都在与黑暗势力战斗的鲁迅先生心潮起伏,多少忧虑,多少愤慨,都化作了一声深深地叹息!我们一齐再读读这段文字。齐读。(四)、关心女佣1、刚才,我们与周晔一起回忆了她和伯父在一起的日子,看到了周晔眼中的鲁讯,那么别人眼中的鲁迅又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去听一听鲁迅先生家里的女佣阿三是怎么说的。 (学生读阿三的话)2、听了阿三的话,再联想到鲁迅对那位车夫的救助,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样?(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非常关心)3、此时,我们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鲁迅先生的高尚人格(出示: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指读。对,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正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体现。我们一起来齐读这句话。四、课堂小结通过上面四个小故事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鲁迅是一个关心、爱护青少年的慈爱的长辈,他对旧社会充满了痛恨,一生都在与黑暗势力作斗争,他又是一个非常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的人,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总之,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正因为这样,他才嬴得了许多人的爱戴。下节课,我们再学习悼念伯父的部分,再去感受千千万万人民对鲁迅先生的尊敬和爱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