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358302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验 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方法。2.熟悉化学分析、热分析、电导率测定等方法在化合物组成分析中的应用。3.了解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光化学性质。二、实验原理三草酸根合铁(III)酸合成工艺有多种,例如,可采用氢氧化铁和草酸氢钾反应;也可用硫酸亚铁铵与草酸反应得到草酸亚铁,再在过量草酸根存在下用过氧化。本实验采用三氯化铁和草酸钾直接反应制备。K3Fe(C2O4)33H2O为亮绿色晶体,溶于水(0时4.7g/100g水,100时117.7g/100g水),难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110失去结晶

2、水,230分解。该配合物对光敏感;可进行下列光反应:2 K3Fe(C2O4)3 2FeC2O4+3K2C2O4+2CO2因此,在实验室中可用碱草酸根含铁(III)酸钾作成感光纸,进行感光实验。另外,由于它具有光的化学性质,能定量进行化学反应,常用作化学光量计材料。用稀H2SO4可使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分解产生Fe3+和C2O ,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的C2O 。此时Fe3+不干扰测定滴定后的溶液用锌粉还原。 为过滤除去过量的锌粉,使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Fe2+通过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及浓液计算得到C2O和Fe3+的含量。用电导体测定配合物的摩尔电导体Km可确定阴,阳离子数目

3、之比,从而确定配合物离子的电荷数,进一步确定化学式和原子结合的方式三、主要仪器和试剂天平,台秤,电导率仪,抽滤瓶 , 布氏漏斗循环水泵 , 棕色容量瓶 ,烧杯 ,量筒 蒸发皿。草酸钾(K2C2O4H2O, 化学纯), 三氯化铁(FeCl36H2O,化学纯 ), K3Fe(CN)6(化学纯), NaOH (2mol/L), H2SO4 (2mol/L,0.2mol/L), KMnO4标准溶液(0.0200mol/L), 锌粉(分析纯), 丙酮。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的制备称取12g草酸钾放入100mL烧杯中,加20mL水,加热使全部溶解.在溶液近沸时边搅拌加入8mL

4、,三氯化铁溶液(0.4g/mL),将此溶液在冷水中冷却既有绿色晶体析出,析出完全后减压过滤得粗产品。 将粗产品溶解在约20mL热水中,趁热过滤。将滤液在冰水中冷却,待结晶完全后抽滤晶体产物先用少量冰水和丙酮洗涤,晾干,称重,计算产率。2.配合物的组成分析 C2O 的测定 准确称取约1g合成的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绿色晶体于烧杯中,加入25mL 3mol/L的硫酸使之溶解再转移至250mL容器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均。移取25mL试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0mL3mol/L硫酸,在7080水浴中加热5min后,趁热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浅粉色,且30s 不褪色即为终点,计下读数。平行测定三次,

5、每次滴定完后溶液保留。Fe3+的测定 往上述滴定后的每份溶液中加入1g锌粉、5mL3moL/L硫酸振荡810min后,过滤除去过量的锌粉,滤纸用另一个锥行瓶承接。用40mL0.2mol/L的硫酸溶液洗涤原锥行瓶和沉淀,然后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浅粉色,30s不褪色即为终点计下读数平行测定三次。配离子电荷的确定,称取产品0.1g,配成100mL溶液。在电导率仪上测其电导然后求出摩尔电导率km值。根据上述结果分析配合物的组成。五、注意事项制备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时,可以往溶液中加入少量丙酮或乙醇,促使晶体析出完全。六、思考题写出 Fe(C2O4)33-的结构式。1.三草酸根合铁(III)酸钾固体和溶液应如何保存?2.用化学式表示本实验Fe3+和C2O2- 4的测定原理。3.设计实验方案,定性说明产物中的Fe3+和C2O2- 4是处在配合物的外界还是内界。4.产物中的K+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