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时代需求.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352786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应时代需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适应时代需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适应时代需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适应时代需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适应时代需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适应时代需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应时代需求.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适应时代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内蒙古扎兰屯市第三中学李振福适应时代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摘 要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要适应时代需求,数字时代的来临,对现有的科学体系和知识传承方式将带来巨大的冲击。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运用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既不摒弃传统的优势的教育教学方式,又要对新的教育教学方式科学、合理的吸收、接纳。同时,更要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理想信念的问题。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时代 科学体系 知识传承方式 冲击 适应时代发展 吸收接纳 传统教育教学方式 不摒

2、弃 本质问题理想信念作者简介 李振福 内蒙古扎兰屯市第三中学政治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电话:3250647 邮 编:162650适应时代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李振福关于当今及未来这个时代,有不同的说法。有资本主义日益灭亡和社会主义逐渐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说法;有和平和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时代观;有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时代观;有信息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时代观。上述时代观立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同的侧重点来立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及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但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就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乃至持久性而言,当属生产力,尤其是其中技术的变化

3、。语言的诞生,文字的发明,印刷术的应用曾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工具的出现进一步弥补了书籍的不足。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社会的面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正如1995年尼葛洛庞帝写道:“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1数字化是技术,这种技术的一切结果都通向人类的虚拟生存时代。虚拟生存是相对于我们目前习惯的现实生存而言的,它既包含由于网络的推广而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虚拟化”,也包含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虚幻真实”感受。由数字技术带来的虚拟生存将形成一个新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信息与数字化技术是重要的生产力;人际交往虚拟化,虚拟家庭

4、、虚拟工厂、虚拟大学、虚拟政府将应运而生;随着阅读、写作、计算方式的改变,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的平民文化必将产生。这一切都将对现有的科学体系和知识传承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也一定在哲学的领域中发生。数字时代即电子媒介时代,数字媒介时代、后信息时代。它是相对于口语、印刷、播放、电脑而言的。语言和文字的诞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诞生。但在印刷术发明以前,理论的传播和普及有很大的局限性。面对面的传承和交流占很大的比重。个体很容易被约束于彼此依赖的纽带之中。印刷术的发明释放了理论的空间。读者远离作者成为独立的理性主体。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有了保障,加强了文化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与此同时,形成了文化中心,文化走

5、上秩序化、制度化、等级化。知识分子是文化的代言人。广播、电视弥补了印刷术的不足。国家或控制媒介的群体在一定意义上使识分子边缘化了,使受众个体变成了被动的、无个性的、非理性的人。电脑的出现的推广应用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也就是电脑时代。”2在这个时代,机器还仅仅是工具和手段;媒介是迅息;人机关系还没有达到和谐。而数字时代则具有新的特点。与旧时代相比,数字时代最明显的特点是人与电脑、网络共生,人类进入“数字化生存”“虚拟生存”的状况。思维的行为化、模拟化使存在在最大程度上被“人化”了,创造了一个“虚拟现实”的世界。虚拟现实能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虚拟现实容

6、许我们“亲身”体验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关键在于虚拟现实“它所暗示的是,现实可能是多重的或者可呈现为许多形式。”3近些年来,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广大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许多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自学、讨论、网上助学、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多媒体教学等形式的采用丰富了教学内容。但也要看到,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种以牺牲知识的逻辑合理性为代价,盲目追求多样化的形式,以吸引学生眼球为根本目的的不良倾向。尽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但这些形式要服务于课程内容和理论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体系和基本

7、方法才是根本的目的。胡锦涛同志在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理想信念问题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同时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员必须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上。就是说,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当今世界的变化及其趋势,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教学需要互动,但教学过程不等同于一般的社会性的交际行为。交际行为中的谈话可以不管谈话的内容,而以交际本身为目的。交际以寻找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并以对话可以持续下去为必要

8、条件。谈话者和谈话对象本身是被隐藏在谈话之中的。而教学过程则要体现出教师和学生的人格特征。笑话、故事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并不是单一地服务于吸引学生的目的,而是服务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服务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和知识的掌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隐藏了自我人格的表演者。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看来,学习政治课没有学习英语、数学等基础课和专业课有用。所以,和其他课程相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两课的积极性就显得更难。从一个国家、甚至从全人类来看,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健康人和革命事业接班人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从学生来看,培养他们 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训练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社会主义

9、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要培养优秀的人才。这些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具备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理想信念问题就其本身的问题性质而言,是一个价值问题。价值问题当然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感性直观的形式来解决。但共产主义理性和社会主义信念问题同时还是一个认识问题,只有建立在理想分析基础上的信念才具有牢固的基石,才会坚不可摧。坚定的信念和理想来自于追求真理的热诚。只有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信念才能正确辨别是非,抵御各种不良的思想倾向的影响。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拿起科学分析的理性工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思想武器,揭示马克思主义思想要素的逻辑关系,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学生具备了这样的认识能力,在科学的理性认识的指导下,由理想信念提供动力的工作实践就会爆发出无穷的力量来。参考文献:1 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第3版第15页。 2 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第3版第191页。 3 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2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