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职称系列---白细胞检查.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350585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职称系列---白细胞检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检验职称系列---白细胞检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检验职称系列---白细胞检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检验职称系列---白细胞检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检验职称系列---白细胞检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检验职称系列---白细胞检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职称系列---白细胞检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红蛋白:由有核RBC和RET合成;由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构成;珠蛋白由两条链和两条非链组成;影响血红蛋白合成的激素:RBC生成素(EPO)、雄激素。RDW:反映RBC体积大小的异质性(细胞大小不均一性)。红细胞大小越不均一,RDW越大。RNA(核糖核酸),在RET,点彩红中存在; DNA(脱氧核糖核酸)。白细胞检查1 概要 (1) 目前根据粒细胞发育阶段,人为的划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存池、边缘池、循环池。(2) 分裂池:包括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能合成DNA,具有分裂能力。(3) 成熟池:包括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失去分裂能力。(4) 贮存池:贮存于骨髓的杆状核粒细胞和分叶

2、核粒细胞。(5) 循环池: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有一半随血液而循环,白细胞计数值就是循环池的粒细胞数。(6) 边缘池:进入外周血的另一半成熟粒细胞,粘附于微静脉血管壁。2白细胞计数 (1)检测原理:WBC计数液为:稀乙酸溶液3白细胞分类计数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Neu): Neu生理性增多:年龄:新生儿6-9天、4-5岁时,Neu与Lym细胞数目大致相等。日间变化:早上低、晚上高,餐前低、餐后高,活动前低、活动后高;升高原因:边缘池细胞进入循环池。妊娠与分娩。 Neu病理性增多:急性感染,此时常伴有Neu核左移。严重的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 Neu减少:某些感染:某些革

3、兰氏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感染。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典型的AA三系降低),非白血性白血病。慢性理化损伤:接触X线、长期服用氯霉素。自身免疫性疾病(AID)。脾亢(三系减低)。 Neu核像变化:核左移:外周血杆状核增多,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最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此时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核右移:五叶核超过3%即为核右移,此时常伴有WBC总数减少,主要见于巨幼贫,如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提示预后不良。 Neu形态学变化中毒颗粒:见于严重感染和大面积烧伤。空泡:见于严重感染。杜勒小体(Dohle体)

4、:见于严重感染。退行性变:见于衰老、病变的细胞。大小不均:常见于病程较长的化脓性感染。(2) 嗜酸(Eos) 生理变化:Neu生理刺激后升高,Eos生理刺激后降低(原因:刺激后,机体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使Eos降低) Eos增多:过敏: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肠道寄生虫感染。某些传染病,一般情况下,Eos降低,但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猩红热时Eos升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嗜碱同时升高)。 Eos降低:伤寒、副伤寒、应用ACTH之后。 其他应用:观察急性传染病预后。观察手术和烧伤病人预后。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3) 嗜碱(Bos) Bos增多:慢粒,真性RBC

5、增多症,粘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溃疡性结肠炎,变态反应。 Bos降低:速发型变态反应(型超敏反应),甲亢。(4) 单核(Mon) 增多:生理性:儿童比成人高。病理性增多: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5) 淋巴细胞(Lym) Lym增多:某些急性传染病: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感染引起,异型淋巴细胞增多)、某些细菌感染如百日咳。某些慢性感染:结核。再障、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WBC总数、Neu总数均降低,Lym比值升高。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时。4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检测原理:计数液成分:保护嗜酸而破坏其他细胞的物质(乙醇,丙酮),使嗜酸染色的物质(伊红,石楠红,溴甲酚紫)。溴甲酚紫法可用于测定血清白蛋白。5白细胞形态检查(1)正常WBC (2)棒状小体(Auer 小体):阳性可排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 (3)异型淋巴细胞 型异型淋巴细胞(浆细胞型异型淋巴细胞) 浆细胞: 型异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型异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型异型淋巴细胞(幼稚细胞型异型淋巴细胞)(4) 卫星核淋巴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