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34426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按照达尔文进化论学说,以下表达哪项是正确的A. 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所致B. 自然选择所保存的变异,都是生物与生物进行斗争的结果C. 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开展了自己的特征D. 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定向变异的结果【答案】C【解析】【详解】A、拉马克认为: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所致,A错误;B、自然选择所保存的变异,并不都是生物与生物进行斗争的结果,B错误;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开展了自己的特征,C

2、正确;D、变异都是不定向的,D错误。应选C。2.以下关于进化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型占全部基因型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B.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因为存在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改变C.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开展,就是共同进化D.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答案】D【解析】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A错误;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开展,C错误;能够在自然状态下

3、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D正确。3.原发性血色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H基因控制,男性中该基因纯合和杂合都表现为患病,而女性只有在基因纯合时才表现为患病。人群中H基因的频率为040,在人群随机婚配的情况下,男性患病和女性患病的概率分别为 A. 064和016B. 040和016C. 040和060D. 064和046【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发性血色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H基因控制,男性中该基因纯合和杂合都表现为患病,即H_XY是患者,hhXY正常,女性只有在基因纯合时才表现为患病,即HHXX是患者,HhXX和hhXX是正常。【详解】根据题意,H

4、=0.4,h=0.6,所以HH=0.16,Hh=0.48,hh=0.36,故在男性中患者为HH+Hh=0.64,女性中患者为HH=0.16。应选A。【点睛】此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将男性与女性的基因型频率分开单独研究。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酶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起到催化作用B. 马和驴杂交能生出骡子,说明马和驴之间没有生殖隔离C. 某人的体细胞中没有致病基因,那么此人不可能患遗传病D. 经秋水仙素处理之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与原来的二倍体西瓜属于不同的两个物种【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根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突

5、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某些酶在活细胞中起到催化作用,某些酶在细胞外可以起作用,如消化酶,A错误;B、马和驴产生的后代骡是不育的,所以马和驴之间仍然有生殖隔离,B错误;B、遗传病不仅包括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有染色体变异等不含致病基因引起的,B错误;D、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产生的三倍体西瓜是无籽的,该无籽西瓜不可育,这说明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机制,因此分属于两个物种,D正确。应选D。5.基因型为Aa的一株玉米自交后得F1,选取F1中显性个体分别进行自交和自由交配

6、,两种交配所得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和Aa的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为A. a的基因频率相同,Aa的基因型频率相同B. a的基因频率相同,Aa的基因型频率不同C. a的基因频率不同,Aa的基因型频率相同D. a的基因频率不同,Aa的基因型频率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如果自交,那么F2中AA占1/31+2/31/4=1/2,Aa占2/31/2=1/3,aa占2/31/4=1/6;a的基因频率为:1/6+1/21/3=1/3。如果自由交配,那么F2中AA占2/32/3=4/9,Aa占2/31/32=4/9,aa占1/31/3=1/9;a的基因频率为:1/9+1/24/9=1/3

7、,因此,自交和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a的基因频率相同,都为1/3;Aa的基因型频率不同,分别为1/3和4/9,应选B。【点睛】解答此题要注意自由交配与自交条件下的基因频率计算:1。自交:种群个体自交时,纯合子增多,杂合子减少,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自交过程不改变基因频率。2。自由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如果一个种群没有处于遗传平衡状态,自由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但改变基因型频率。6.以下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化学物质成分的是 A. 血红蛋白、载体蛋白B. 胃蛋白酶、有氧呼吸酶C. 葡萄糖、激素

8、、尿素D. 血浆蛋白、CO2、纤维素【答案】C【解析】【分析】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即内环境的成分: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详解】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部的成分,载体蛋白是细胞膜上的成分,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B、胃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内,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葡萄糖、激素、尿素,都可以存在内环境中,C正确;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从消化道直接排出动物体,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错误。应选C【点睛】

9、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成分,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7.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毛细血管管壁破损长期坚持素食小蛔虫进入淋巴管花粉海鲜等引起过敏反响时肾小球肾炎导致血尿A. 只有B. 只有C. 只有D. 【答案】D【解析】【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响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10、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详解】毛细血管管壁破损,局部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正确;长期蛋白质营养缺乏,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正确;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正确;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正确;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丧失,

11、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正确应选D。【点睛】关键:分析是否导致组织水肿的核心点是根据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变化,如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的因素会导致组织水肿;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也会导致组织水肿。8.如下图,以下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甲液、乙液和丙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 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乙液运输到作用部位C. 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O2浓度降低。CO2浓度升高D. 乙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均会造成甲液增多【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其中甲液为组织液

12、,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乙液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丙液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详解】A、依据图示可知甲液为组织液,乙液为血浆,丙液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A正确;B、胰腺细胞直接将消化酶分泌到消化腔中,不通过乙液运输,B错误;C、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O2被组织细胞利用,O2浓度降低,同时胰腺组织细胞产生的CO2通过组织液扩散到血液中,CO2浓度升高,C正确;D、乙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均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吸水能力相对增强,造成甲液增多,D正确。应选B。9.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局部数据: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达正确

13、的选项是:工程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血清葡萄糖23mg/dL60110甘油三酯217mg/dL50200总胆固醇179mg/dL150220促甲状腺激素(TSH)5.9uIU/mL1.44.4A. 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服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B. 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C. 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D. 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稳定不变,否那么将引起代谢紊乱【答案】C【解析】【详解】A、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注射,A错误;B、该男子甘油三酯偏高,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少吃糖类物质,因糖在体内可转化为脂肪,B错误;C、因该男子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

14、高于正常值,故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应低于正常值,这可能是因缺碘造成的,C正确;D、血浆的系列化指标应是在一正常范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D错误。应选:C。10.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1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B. 2呼吸作用的终产物不会引起中pH发生很大变化C. 3内渗透压上升会引起组织水肿D. 2中的氧气到达4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1为毛细血管,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组织细胞,5为组织液。【详解】A、1毛细血管壁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A错误;B、2哺乳动物成熟

15、红细胞呼吸作用的终产物是乳酸,排放到内环境中与缓冲物质结合,而不会引起3血浆中pH发生很大变化,B正确;C、2血浆内渗透压上升会从组织液吸水,引起组织液减少,故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D、2中的氧气到达4至少需要经过4层膜单层红细胞膜+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经过的膜+单层组织细胞膜,D错误。应选B。【点睛】此题结合模式图,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各组成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准确判断各选项。11.以下有关神经调节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正常情况下,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针刺指尖引起的缩手反射受高级中枢控制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