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公式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9339580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力学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工程力学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工程力学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工程力学公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工程力学公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力学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力学公式(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力学公式大全第一章:力矩用符号MO(F)表示。即Mo(F)=Fx力=2AABO力矩矢量描述力的转动效应M(F)=rxF力矩矢量的模描述转动效应的大小,它等于力的大小与矩心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力臂)的乘积,即Mo(F)=Fh=Fine0为矢径厂与力F之间的夹角。平面力系的合力对平面上任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所有的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限慎)#%朴峙限)或者简写成力偶矩第二章:一主矢:有任意多个力所组成的力系.=i(Fl,F2.Fn),的矢量和:F二主矩:Z=1力系中所有的力对同一点o之矩的矢量和用表示:nM产工MW)i=l空间任意汇交系在oxyz坐标中投影表达式:Fz=Fiz/=!对于空间任

2、意力系主矩的分量表达式为第三章静力学平衡问题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化=O=牙必“(F)=O其他形式:(1)3=0Ws(尸)=0S(F)=O(2)Wn=oWMu(F)=0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点的主矩均为零土r=OZ=1土仏=O1=1士&=O力系的主矢和对任一丈亿(尺)=0i=L丈M)=O1=1丈MzGF)=Oi=LZ=1第四章:正应力切应力(7=1U11AAtOAAmto正应变dudx前应变=a+男St(直角改变)TCrYG式中,E和G为材料有关的弹性常数:E为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G为切变模量。第五章总结公式:1 正确画出轴力图,计算出各个截面的轴力2 注意拉压变形以及拉压产生的正应力和切应力

3、其中最大正应力发生在垂直于轴线处oa=p(XcoSa=oOcosa最大切应力发生在与轴线成45。角时Ta=pasina=Sin2a=Fn/A根据胡克定律a=Ee得拉压变形A1=/ea(其中EA为拉压刚度)sAb/b泊松比卩=强度校核amax(J2cr322T1=Tu22+4r2切应力有两个极值,二者人小相等,正负号相反,其中一个为极人值,另一个为极小值,其数值由下式确定:#一点应力状态中的最人切应力,为下述三者中的最人者229-5.平面应力状态卞的广义胡克定律:rniax=:宀5622沪违(q+q)TxyG=E同一种各向同性材料弹性常数间的关系:2(1+)体枳改变能密度l2v/2叫=-(5+6

4、+6丿+72)2+(0-2+0-3)2+(73+)2微元的畸变能密度匕=96第一强度理论应力状态发生脆性断裂的失效判据:aiCT=相应的设计准则(强度条件):第二强度理论应力状态发生脆性断裂的失效判据:o1-v(第四强度理论%(7.sin2&+、,cos20任意应力状态发生屈服时的失效判据相应的设计准则(强度条件)还F十(还T十他-妙卜冋aa2a392平面应力状态中任意方向面上正应力与切应力的表达式:93平面应力状态的三个主应力:将三个主应力的代数值由人到小顺序排列切应力有两个极值,二者人小相等,正负号相反,其中一个为极人值,另一个为极小值,其数值由下式确定:一点应力状态中的最人切应力,为下述

5、三者中的最大者95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广义胡克定律:厂去(5-叫)勺=_=包+竹)备=匹g=丘/=巧6那出編同屈料巒険族參22(1222体积改变能密度r4尹211_62炉-心+刃+C3)+72)2+(0-2+0-3)2+()=(X应力状态发生脆性断裂的失效判据:1V2116叫6+6)兰7相应的设计准则(强度条件):第三强度理论应力状态发生屈服时的失效判据:”13相应的设计准则:(强度条件)6-65b-第四强度理论协WHg-qY也-钥=q任意应力状态发生屈服时的失效判据相应的设计准则(强度条件)第十一章细长杆件承受轴向压缩载荷作用时,将会由于平衡的不稳定性而发生失效,这种失效称为稳定性失效(fail

6、urebyloststability),又称为屈曲失效(failurebybuckling)当压缩载荷大于一定的数值时,在任意微小的外界扰动下,压杆都要由直线的平衡构形转变为弯曲的平衡构形,这一过程称为屈曲(buckling)或失稳(loststability).稳定的平衡构形与不稳定的平衡构形之间的分界点称为临界点(criticalpoint).临界点所对应的载荷称为临界载荷(criticalload),用FP表示。精确的非线性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细长压杆在临界点以及临界点以后的平衡状态都是稳定的。欧拉公式“为不同压杆屈曲后挠曲线上正弦半波的长度,称为有效长度(effectivelength“

7、为反映不同支承影响的系数,称为长度系数(coefficientoflength),可由屈曲后的正弦半波长度与两端较支压杆初始屈曲时的正弦半波长度的比值确定A.0HX两端较支一端自由,一端较支,两端固定“=10一端固定一端固定卩=0.5“=20“=07注:临界载荷公式只有在压杆的微弯曲状态下仍然处于弹性状态时才是成立的。长细比是综合反映压杆长度、约束条件、截面尺寸和截面形状对压杆临界载荷影响的量,用;I表示,由下式确定:其中,i为压杆横截面的惯性半径,由下式确定:长细比反映了压杆长度、支承条件以及压杆横截面几何尺寸对压杆承载能力的综合影响。用长细比表示的细长杆临界应力公式n2El细长杆长细比A大于或等于某个极限值2p时,压杆将发生弹性屈曲。tvEI(M)2_icEAA2长中杆长细比2小于;Ip,但大于或等于另一个极限值加时,压杆也会发生屈曲。其中。和为与材料有关的常数,单位为MPa。粗短杆长细比1小于极限值加时,压杆不会发生屈曲,但将会发生屈服。临界应力总图(figuresofcriticalstresses)令细长杆的临界应力等于材料的比例极限(图中的点),得到若令中长杆的临界应力等于屈服强度(图中的A点),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