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七所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336537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七所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七所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七所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七所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七所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七所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七所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组是选取的根部材料越长,越有利于有丝分裂的观察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解离液,避免解离过度用龙胆紫染色是为了将染色体染成紫色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分散,使之不互相重叠,便于观察高倍镜下

2、视野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当看到一个处于前期的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到它如何进入到中期后期、末期的过程,以理解从中期到末期发生的变化ABCD2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基本单位是葡萄糖C脂肪中的H含量高于糖类,而O小于糖类D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3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图甲中物质a为二肽,则物质c为同种氨基酸B图甲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图乙中曲线表示图甲中物质a在不同条件下的浓度变化D图乙中曲线的差别可能是温度不同造成的4下图

3、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乙甲的全过程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甲乙的全过程ABCD5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调查相对稳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不是重要考虑因素A季节 B地形地貌 C昼夜变化 D次生演替6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模型能体现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B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将下移C限制ef和fg段上升原因分别是酶的数量和麦芽糖量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

4、糖的催化分解7下列描述的频率或比值高于50%的是A在双链DNA中鸟嘌呤所占比例B色盲女性所生子女正常的比例C在自然环境中基因突变的频率D某显性群体中相应显性基因的频率8(10分)下列关于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了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葡萄糖分子仍然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酵母菌B缺氧时,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速率减慢C同一种物质进出同一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D胞吐运输的一定是生物大分子,如乙酰胆碱、胰岛素二、非选择题9(10分)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分析回答:(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分别是_。(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5、。(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_期。(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5)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10(14分)深海中的火山口周围热泉喷出的海水温度超过300,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海水中发现大量的硫细菌,这些硫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来制造有机物,在热泉口周围还发现多种无脊椎动物,如大海蛤、蟹、管水母以及没有口也没有消化道的管居环节动物等。(1)科研人员若要调查蟹的密度可采用_方法,而想调查深海火山口周围的生物群落,首先要调查群落的_。(2)硫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但深海热泉中硫细菌的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请从种群的数量特征的角度进行解释:_。(

6、3)热泉口的无脊椎动物能摄食硫细菌,这些动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_。(4)流入深海热泉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5)若该生态系统中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 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11(14分)环境污染物多聚联苯难以降解,受其污染的土壤中常同时存在重金属污染。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从富含多聚联苯的环境中分离联苯降解菌,培养基中加入多聚联苯作为_,该培养基属于_(填“选择”或“鉴定”)培养基。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该细菌时,第1次划

7、线及其以后划线总是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是为了_。(2)为了能够反复利用联苯水解酶,可以采用_技术,该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_。(3)若从联苯降解菌中分离并得到纯度较高的联苯水解酶,纯化该酶常用的方法是_,采用该方法先分离出分子质量_的蛋白质。(4)下图中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12哺乳动物血液中CO2含量变化能够作用于神经系统,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强度。CO2 感受器有两类,位于脑部或位于躯干的动脉管壁上。回答下列问题:(1)哺乳动物剧烈运动后产生的_等酸性物质进入血浆,与血

8、浆中的HCO3-反应,使血液中CO2含量升高。CO2含量变化使特定的感受器兴奋,兴奋以_的形式沿传入神经传至_中的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增加,加速CO2的排出。(2)人体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至呼吸中枢,会抑制吸气,引起呼气,这是一种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其意义是_。(3)科研人员摘除家兔动脉管壁上的化学感受器或切断其传入神经后,吸入CO2可使呼吸加深加快,说明_。如果保持脑部细胞外液的pH不变,用含高浓度CO2的人工细胞外液灌流脑部时所引起的呼吸加深加快现象消失,可知脑部化学感受器的有效刺激_(填“是”或“不是”)CO2本身。(4)低O2只

9、能通过对动脉管壁感受器的刺激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低O2对脑部中枢的抑制作用。CO(煤气)中毒患者治疗时,需用含5%CO2的O2进行,原因是_。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答案解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为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溶液,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漂洗(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离)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题目详解】选取的根部材料需要选用分生区,不是越长越有利于有丝分裂的观察,错误;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

10、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同时利于染色时碱性染料着色,正确;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染成深色,正确;压片的目的是使根尖细胞充分分散,使之不互相重叠,形成单层,便于观察,正确;低倍镜调到高倍镜时视野变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错误;解离后细胞就已经死亡,因此不会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A【答案解析】考查糖类和脂质的元素组成、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知识,以考查识记、理解基础上系统掌

11、握该部分知识的能力。【题目详解】A、单糖是不能被进一步水解的糖,A错误.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基本单位是葡萄糖,B正确.C、脂肪中的C、H含量高于糖类,而O小于糖类,C正确.D、胆固醇既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故选A。【答案点睛】纤维素、糖原和淀粉的单体都是葡萄糖,只是空间结构不同;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分子中C、H的含量比糖多,而O比糖少,等质量的脂肪和葡萄糖相比,氧化分解时脂肪释放的能量更多。3、C【答案解析】分析图甲:酶在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和量不发生改变,可判断图甲中的a代表反应底物,b表示酶,c表示生成物。若a为二肽,则物质c结构相同,为同种

12、氨基酸,A正确;b是酶,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图甲中物质a是反应底物,图乙中曲线可表示图甲中物质c在不同条件下的浓度的变化,C错误;图乙中曲线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的时间不同,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快,可知其反应速率,此差别可能是因温度不同造成酶的活性不同,从而引起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同,D正确。【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图甲中各个字母代表的物质,明确两个c是相同的,表示产生的产物是同一种物质。4、A【答案解析】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题目详解】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期,错误;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错误;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甲乙的全过程,错

13、误、正确。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点睛】细胞周期中,先经历分裂间期,再经历分裂期,且分裂间期时间较长,分裂期时间较短。5、D【答案解析】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受季节、地形地貌和昼夜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可见,调查相对稳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时,次生演替不是重要考虑的因素,A、B、C均错误,D正确。6、B【答案解析】酶在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所以a代表麦芽糖酶。从图中可以看出,酶a和反应底物b专一性结合使b分解为c和d,说明酶具有专一性,A项错误;因图乙表示在最

14、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故温度升高或降低都会使酶活性下降,而导致f点的催化速率都降低,下移,B项正确;从图乙可以看出,ef段催化速率随着麦芽糖量的变化而变化,说明限制ef段上升的原因是麦芽糖量。而fg段表示催化速率不再随麦芽糖量的变化而上升,说明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故C项错误;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性糖,都能和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故无法用斐林试剂来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了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D项错误。【答案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特点、影响酶的条件及还原性糖的颜色鉴定等相关知识,设计巧妙。解题的关键是从图解和题干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再结合各选项内容进行分析判断。7、D【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