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试题-毕业试题带答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334575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试题-毕业试题带答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试题-毕业试题带答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试题-毕业试题带答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试题-毕业试题带答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试题-毕业试题带答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试题-毕业试题带答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试题-毕业试题带答案【完整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试题-毕业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图片中的文字体现宽容的是( )。A.B.C.2.我和时间交朋友。下面这些同学能和时间交上朋友的是( )。A.小亮不按时睡觉B.小明做事不专心,拖拖拉拉C.小花每天弹奏半小时钢琴曲3.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 )。A.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B.学会悦纳自己C.克服逆反心理D.自尊和尊重他人4.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主要是在( )。A.黄河、长江流域B.雅鲁藏布江流域C.澜沧江流域5.根据下面图判断某“考古队”的“小小考古学家们”研究的甲骨文是( )。A.囚B.火C.包D.会6.我们出国旅游时,除了要关注当地的天气

2、状况、名胜古迹等。你认为还要尽可能地了解并尊重这个国家或地区的( )。A.风俗文化B.交通状况C.人口数量D.经济状况7.张楠同学在放学路上不小心把我撞倒在马路上,我应该怎么做?( )A.以牙还牙,把张楠也踢倒B.与张楠吵了一架C.我没有指责张楠,只是个意外,原谅了她8.黄河和长江是我国的最主要两条河流,被称为“( )”。A.母亲河B.父亲河C.人民河9.殷墟是( )的都城,于200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A.夏朝初期B.商代晚期C.周朝晚期10.以下属于不善于反思自己的是( )项。A.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不去想它。B.完成作业后,把当天的事情在眼前“过电影”,回顾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C.经

3、常和父母聊一聊一天中发生的各种事情,相互出主意。二.填空题(共10题,共52分)1.掌握反思的(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促进( )的发展;还能明确自己( ),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助于目标的实现。3.( )年,( )率船队( )次下西洋,他的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能准确的测定( )、( )和( ),有效的利用( )、( )进行航行。4.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 )要求,也是一个人( )的体现。5.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 )、( )带来( )的变化。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面前一律( )。7.请补充完整下面的问题。地球是人

4、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她生产充足的食物供我们( )。她奉献丰富的土石和森林,供我们( )。牧场上的羊群、盛开的亚麻田、中国的桑蚕编织物,让我们( )。8.( )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9.“( ),人无完人”,别人会犯错误,我们同样也会犯错误。拥有一颗( )的心,学会( )他人。10.中国的( )和欧洲的( )是世界上两次享誉史册的伟大航行。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不同的文化会有相同的礼仪。( )2.宽容就是当别人无意间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并能原谅别人。( )3.在中国历史上,位于长江流城的半坡人(距今约七千年)和位于黄河流城的河姆渡人(

5、距今约六千年),早就开始了定居生活。( )4.联合国无法解决世界霸凌问题,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5.北极地区非常干燥,几乎没有植被,地广人稀。( )6.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7.只有尊重自己,我们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8.草裙舞和花环舞被称为拉丁美洲的两大象征。( )9.文化是不平等的,有优劣之分。( )10.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和平终将取代战争。(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请将节日和对应的时间联起来。世界地球日 3月22日世界湿地日 4月22日世界环境日 2月2日世界水日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6月

6、5日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我们应该怎样尊重自己?2.根据下面的情景,请写出尊重的语言。情景:小丽看到张敏设计的板报很漂亮,于是说:“我怎么总是没有你设计的好呢?我不服气。”张敏说:( )。3.你的家乡经历过什么自然灾害?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包括哪些内容?5.“二战”后。一些小规模的战争发生了200多起,但是却没有引起世界大战,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六.材料题(共2题,共27分)1.从前,有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办事,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更不知道去张村的路有多远。他遇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便迎面喊道:“喂,老头儿,从这里去张村该怎么走,有多远?”老人看他轻狂而无礼貌,便脱口而出:“小

7、娃儿(转弯儿),无礼(五里)!”说完就愤愤地快步离去。年轻人转过山坡弯儿,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没有见到叫张村的地方。年轻人停下脚步来,独自坐在路边,左思右想,考虑了半天,似乎才悟出了 读完这个故事,回答以下问题:(1)请你补出故事中“”的内容,给故事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2)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年轻人,请说出你的问路方式。(3)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2.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请读图回答问题:(1)我尊重的人可以是我自己吗?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两点)(2)在上图中,同学们在讨论“我们尊重的人”时,各自有不相同的看法,当别人与自己的观点不相

8、同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3)请说说你最尊重的人,并简要说明理由。七.综合题(共1题,共10分)1.2020年6月22日,我们綦江遭遇了特大洪灾,给綦江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洪水来临时洪水退却后(1)根据你的经历和了解,说一说此次洪灾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至少两条)(2)小小记者在行动:结合你的经历及见闻,报道洪水来临时和洪水退却后,你身边抗洪抢险的最美行动。(至少两条)(3)在雷雨天或是突发洪水时我们该如何避险?(至少两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D4.A5.C6.A7.C8.A9.B10.A二.填空题1.时机2.自身能力;努力的方向3.1405年-1433年;郑和;七;

9、远洋航海技术;航区;航线;船位4.道德;文明素养5.生产;生活;日新月异6.法律;平等7.果腹充饥;建房造屋;抵挡住酷暑严寒8.宽容9.金无足赤;宽容;原谅10.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海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五.简答题1.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贬低自己,不自卑;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不拒绝批评。2.你设计也很漂亮。再努力一下,一定能比我设计得好。3.地震、泥石流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5.答:两次世界大战的损失太惨重,教训太深刻,使许多国家认识到和

10、平与发展的重要性;一旦开战,就是核战争,对人类将是毁灭性的;全人类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愿望和呼声日益高涨。(注:言之有理即可。)六.材料题1.(1)答案一:我之所以这么惨,是因为我对那位老人不礼貌,不尊重,老人很生气,所以没有告诉我去张村的路的远近。答案二: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2)答:“请问老爷爷,去张村该怎么走?离这儿还有多远?”老人回答后要说:“谢谢!”(3)答: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2.(1)可以。尊重自己表现在: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

11、不自卑,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等。(2)别人与自己不同,自己也与别人不同,不可能要求人人相同。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多听他人的意见,才能集思广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对错之分,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有多种看法存在。每个人的观点可能只是一个方面的看法,只有综合大家的意见,才能更加全面。(3)示例:街口杂货店的周阿姨,这么多年为街坊邻居提供便利,用自己辛勤的双手踏实地工作,我们觉得她值得尊重。七.综合题1.(1)洪水淹没了庄稼,冲毁了桥梁,淹没了房屋。洪水造成了泥石流,阻断了出行的道路洪水还造成了停水停电很不方便。(2)老师及时疏散学生,并确保每个学生安全到家。居委会和消防人员迅速疏散和救援受灾的人们。自愿者迅速清除淤泥。电力工人加班抢修电力。(3)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不要把金属物体扛在肩上。在雷阵雨较大时要远离树木,尽量不要大跨步跑动。当洪水暴发的时候,尽量向高地或高楼转移,增加救援的时间。不要逗留在汽车、火车等封闭空间,影响逃生能力。选择适合的躲避点,尽量要避开电类设施,以免倒塌后使水通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