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334013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历 史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 A B C D2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

2、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 B C D3右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都城布局,该布局的出现应该不晚于下列哪个朝代? A汉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4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5右图中的条幅是2008年5月27日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

3、陵后的题词,其观点应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提成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A李赞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6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倒贫者也。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也。”材料中“前数十年”民生主义的含义是 A凡天下者田,天下人同耕 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中央集权,广开言路 D以法治国,公选官吏7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

4、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8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离别:“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9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 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丙同学:辛亥革

5、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10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为追寻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之路,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图片所示文献中,能够反映资产阶级这种探索的有 A B C D11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12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

6、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共中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 A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13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五四起风雷 遵义定决策 卢沟燃烽火 挺进大别山 B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C五四起风雷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挺进大别山 D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14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 建国前夕,毛泽东 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

7、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15右图是我国于1965年发行的两张邮票。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这次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 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是我国首次一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团结16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是在三大改造的背景下提出的 强调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促进了科学技术和

8、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 涌现出定军山,渔光曲等优秀电影作品 A B C D172010年1月,海地发生大地震,中国八名维和警察在地震中光荣牺牲。中国在海地的维和行动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参加联合国框架内的国际活动 C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18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图一 图二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过变成了工业国19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颁布义务教育法 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 B C D20观察以下柱状图,指出造成这一时期台商在江苏投资情况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南方谈话”的发表 香港、澳门的回归 江苏投资环境的改善 “九二共识”的达成 A B C D21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国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港口城市 D经济技术开放区22某同学为“古罗马的政治文明”的课题作了一个幻灯

10、片提纲,你认为其中哪一项应该修改?古罗马的政治文明A成文法的诞生:十二铜表法B政治家的涌现:梭伦克里斯提尼C罗马法的发展:公民法万民法D罗马法的作用:维系统治 影响后世23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 A殖民扩张的残暴 B种植场主的虚伪 C英荷之间的矛盾 D垄断组织的扩张24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D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整体的确立25全球因焚烧

11、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A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B正气机的大量使用 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26朱铭在中国美术史中说:“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下列作品中体现他们这种“追求”的有 自由引导人民 向日葵 拾穗者 日出印象ABCD2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史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

12、验”的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开创斯大林模式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28以下为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渔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这一材料反映出其主要职能是A维持汇率稳定B消除贸易壁垒C提供发展援助D促进自由贸易29美国总统里根1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构想时,墨西哥采取抵制政策。1988年,新总统就任后,墨西哥的态度发生转变,积极促成该组织成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B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建立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30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人和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心生。”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