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风险管理.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9323817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性风险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流动性风险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流动性风险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流动性风险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流动性风险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动性风险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性风险管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流动性风险管理摘 要:流动性风险是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国际金融危机事件频频发生的现状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来自国际银行业的冲击,均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正视流动性风险问题并且尽快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本文主要总结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从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两大流动性监管指标入手对我国未来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管理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金融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2009年9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12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流动性风险的测量、标准和监控的国际框架-咨询文件。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

2、的风险之一,流动性问题虽然不经常遇到,但一旦遇到,就是极其危险的。流动性问题解决的不好,就可能引发流动性支付危机。一、流动性风险内涵所谓流动性是指银行在不发生不可接受的损失的前提下,获取新增资产和支付到期负债所需资金的能力。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资产的流动性,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适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流动性风险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相比,成因更加复杂,通常被看成一种综合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的产生除了因为银行自身流动性管理的缺陷以外,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等的管理缺陷也会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目前

3、我国虽然整体上尚未出现流动性危机,但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是大量存在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是造成流动性缺口的主要原因。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是影响流动性风险的一个原因。1、利率变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的存贷利率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大大增加。(1)从流动性需求方面来看,当预期利率上升时,商业银行的存款额会呈上升趋势,而贷款需求则减少,银行一般不会产生流动性问题。反之,流动性大大降低。(2)从流动性供给方面来看: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利率下降会减弱银行的流动性;反之,利率下降,流动性增加。2、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会影响到流动性风险的大小资本市场越发达,流动

4、性风险也就越大,在遭遇流动性不足时筹集资金的方式也就越多。3、宏观经济形势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经济繁荣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加快,资金来源增加,意味着商业银行可能面临一个良好的供给市场;同时企业的开工率高、失业率降低,社会投资需求增加,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上升,使得商业银行有一个强劲的需求市场,流动性风险在一定程度得以降低。反之,在经济衰退时,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都迅速下降,并可能出现大量的不良资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急剧上升。此外,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也是造成流动性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集中表现在内控制度的执行缺乏制度上的保证,导致许多内控制度实施不力。三、巴塞尔

5、委员会提出两大流动性监管指标,分别从短期和长期角度进行流动性管理1、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覆盖率用来确定在监管部门设定的短期严重压力情景下,一个机构所持有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的流动性资产的数量,以便应对此种情景下的资金净流出,标准不低于100% 。流动性覆盖率(lcr)=高质量流动性资产?魑蠢?0天资金净流出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同业存款和一些特殊的可交易证券,比如政府债券、央行债券、主权国家和地区、央行、非中央政府所有的公共部门实体(pses)、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委员会等发行的可交易证券和某些aa级以上的公司债券、担保债券等。净现金流出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

6、的设定压力情景下,累计的预期现金流出量减去累计的预期现金流入量(即在测算期的压力情景下,净累计流动性缺口)。累计预期现金流出量是各类负债项目余额与预设的流失率百分比的乘积,再加上表外承诺与预设的提取比例的乘积。累计的预期现金流入量是应收账款与压力情景下的预期流入量百分比的乘积。现金流出的主要种类有零售存款的流失、无担保批发融资的流失、担保融资的流失和其他一些与经营成本相关的现金流出。现金流入的主要种类有零售流入、批发流入、逆回购和担保贷款、信贷额度和其他现金流入。2、净稳定资金比率净稳定资金比率衡量的是银行可用的稳定资金与所需的稳定资金之比,该指标的标准是大于100%。净稳定资金比率=可用的稳

7、定资金?饕滴袼璧奈榷式?其中”稳定资金”是指在持续存在的压力情景下,在1年内能够保持稳定的权益类和负债类资金来源。可用的稳定资金是以下几项的总和:资本;期限超过1年的优先股;有效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上的债务;”稳定”的无确定到期日的存款和/或期限小于1年但在银行出现极端压力事件时仍不会被取走的定期存款。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rsf)是通过对银行的资产、表外风险暴露以及其他部分业务的流动性风险基本特征进行计算的。稳定资金总量等于银行持有的资产价值与该类资产特定的稳定资金需求(rsf)系数的乘积,再加上表外业务(或潜在流动性风险暴露)与其相应rsf系数的乘积。四、未来我国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发展方

8、向我国决定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分别达到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的监管要求。根据银监会流动性指引的要求,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我国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应采取的措施有:1、加大政府政策引导,建立一个良好、稳健的市场环境减少各级政府对于银行的不适当的干预,使银行能够市场化的运营。这是我国商业银行能够有效的经营的前提。2、强化银行风险管理意识长期以来,我国大型国有银行对流动性认识不足,公众都认为银行是属于国家的,国家会对银行发生的问题给予处理,因此不会发生破产危机。此外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模式也是一重要原因,我国消费小于投资,绝大多数居民都将资金存入银行,使得银行有很大的资金流。随着我国四大

9、国有银行的改制,我们对于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3、强化中央银行、银监会的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力度确立流动性监管的一系列措施。监管部门应该定期对银行内部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判断银行在面对流动性紧张时是否有足够的抵抗能力,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干预,同时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4、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一套科学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体系,并设立专门的流动性管理部门。首先要建立流动性预警检测体系,以便在日常的管理中及时发现风险。其次要实行经常性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并依此建立流动性风险的处置方案,如设立高效可行的应急融资计划,提高避险能力。5、发展完善稳

10、健的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内涵要求银行把握资金的需求和供给。这不仅要求银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而且要求银行有一个高效的获取外部资金的能力,如通过同业拆借、证券回购、央行再贷款、金融市场融资等方式获得资金。完善的资本市场有利于银行拓宽外部融资渠道。参考文献:1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稳健操作做法,巴塞尔委员会,20002杨海君,刘志雄.侯曼霞.利率市场化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防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consultative document-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liquidity risk measurement,standard and monitoring,巴塞尔委员会,20094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987号,2009-9-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