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 (2).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932159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家长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家长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家长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家长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长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 (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长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爱孩子,他很快没有规矩,管孩子,他很快感觉到父母不爱他。怎么办?一爱就乱,一管就死!?用爱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孩子才能感受到规则是爱的一部分;用惩罚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孩子感受到的是恨,而不是规则。这就是这几次家长会交流的一个重点替代惩罚的方法。?生活中,“惩罚”已经成了很多家长最常用、最爱用的杀手锏了,的确很好用,也很省事,似乎身边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那么,大家都认可的选择就一定是最科学的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这是大家最无奈的选择,除了这“招”我们的确想不出什么好“招”了,这里要告诉您一些可以代替惩罚的好方法,供您参考。?一、对于惩罚的认识?1、惩罚给孩子带

2、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2、孩子在惩罚中会把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3、惩罚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以强欺弱”会成为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4、孩子受到的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惩罚”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5、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二、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及案例参考1、转移注意力:把孩子对“问题”行为的注意力转

3、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适合:不太严重或者偶然性的问题案例:孩子在超市里随意拿货架上的商品反例(家长):“你再乱拿,看你爸爸来了,怎么收拾你!”正例(家长):“宝贝,你来帮我挑三个最红的苹果吧!”?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适合:行为的后果比较严重,需要及时予以纠正、明确态度的问题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反例(家长):“你太鲁莽了,晚上不许看电视!”正例(家长):“我不喜欢你这样!小孩在过道乱跑会干扰别人购物!”?3、表明你的期望: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并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适合:问题影响不大,属于主观上非故意

4、的行为案例:孩子把从家里带出去的玩具弄丢了反例:“你怎么又把玩具弄丢了,以后不许你带玩具出去了!”正例:“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己的玩具,下次能让它和你一起回家!”?4、提供选择:提供给孩子合理的、且我们能接受的选择,给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适合:行为相对顽固,但有可替代的选择的问题;也可以用于引导孩子开始某种行动的建议。?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反例(家长):“你再乱跑,我就不带你回家了!”正例(家长):“齐齐,别跑!给你个选择,你要么好好走,要么坐在购物车里,你来决定。”案例:孩子在看电视不愿意洗澡反例(家长):“赶紧洗澡,你再不过来,我就关电视了!”正例(家长):“你是愿意现在洗澡

5、、一会儿讲两个故事听,还是现在看电视,洗澡后没时间讲故事。你来选吧!”?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适合:由于无知而导致的失误,需要补充孩子相关常识的事件案例:孩子用水彩笔画画时,把没盖笔帽的笔放在沙发上,染了一大片颜色。反例(家长):“你看看你干的好事,以后别用水彩笔了!”正例(家长):“看沙发都花了,以后用完笔就把笔帽盖起来,放在桌上!”?6、采取行动:对于反复建议多次的问题仍然没有改正,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适合:相对严重的原则性问题,特别是“屡教不改”的问题,需表明正确的原则?案例: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反复玩弄桌上的物品反例(家长):“你再不专心吃饭,就干脆别吃饭了!”正例(家长):“

6、宝贝,专心吃饭!”,数次劝说未果,可以把桌上附近的东西拿远,说:“吃饭时候应该专心,吃完饭你可以随便玩这些东西。”?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适合:孩子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的行为,即“明知故犯”的行为,需要承担因此引起的后果案例:孩子在都是油的餐桌上玩小汽车反例(家长):“别在上面玩,都是油!听见没!是不是要我没收才行!”正例(家长):“桌子上还有很多吃饭洒的汤和油,把小汽车都弄脏了,你要负责把它们洗干净!”?三、针对特别顽固且不易改正的习惯,可以采取相对复杂的措施案例:孩子晚上总想玩耍、说话,不愿意睡觉?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如:坐在一起,问问孩子睡觉前都喜欢做什么??第二步

7、: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如:告诉孩子妈妈每天上班很累,需要早点睡觉、得到休息。?第三步: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一边讨论,一边将双方所有的想法逐一记录,让孩子有受尊重感和参与决定感,更利于提高孩子日后行动的主动性。如:(孩子)听三个故事、看会电视、翻跟头、十点睡觉(家长)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九点上床后可以聊会天、九点半准备睡觉?第四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需要付诸行动。(家长也应给予适当的让步,会带动孩子主动的让步)如:分别在各自能接受的方法上“打勾”,不能接受或者想去掉的方法上“打叉”,在双方达成共识的方法上画“五角星”?第五步:找到大家

8、都同意的解决方法,总结达成共识的意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如:我们都同意每天八点半到九点自由活动,可以讲两个故事、九点半睡觉(可以写在纸条上,贴在冰箱上)?四、要点提示?1、当我们发生冲突时,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或者担心谁输谁赢。而是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寻找一种方法,让我们的个人需求都得到尊重;?2、在气头上时,暂时不要开始“解决问题”,当自己足够冷静时再开始。再科学的语言技巧如果是叉腰瞪眼下说的都是不会有效果的;?3、挑选建议时,不要评价“主意不好”、“那不行”,而是记录每个想法,让想法得到尊重;?4、当一个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贯彻不下去,可以选择回到老路,也可以选择再做计划;?5、如果孩子不愿意坐下来商量解决问题,可以用便条方式表达我们的想法:(适合相对较大的孩子)?“亲爱的*,我想听一听关于.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是不是觉得,我觉得,请告诉我你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都能接受。爱你的爸爸”?个人心得:惩罚原本是以让孩子改正问题为目的,却常常最终成为我们发泄自己情绪的借口,我们痛快了,可是孩子却受伤了。多一些对孩子的尊重、会多一份孩子对您的尊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