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测试题.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32049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测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的题型: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一、简答题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功能。P3 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的作用;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的作用;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2.教师形象的塑造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表形态;举止: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

2、惯等,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语言: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情绪合理等,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礼仪:包括称谓、交谈、聆听、服饰、介绍等,是人际关系的杠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 3、列举中小学教师必须养成的职业道德习惯。P目录 参考答案:(答出6个习惯即可)热情主动教师走向成功必备的第一心态;端正大方教师形象塑造的基本要求;规范得体教师礼仪修养的基本要求;宽容公正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沟通合作教师与家长真诚交流的基本原则;双赢思维教师之间协作的首要原则;关注细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养成的重要习惯;不断更新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 4.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中

3、合作沟通的态度和技巧有哪些?谦虚和蔼。尊重理解。一视同仁。角色置换。5.什么是教学姿态?它有哪些要求?教态就是教学姿态,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情、语言、手势和身姿的综合表现。(1)站态要有安定感和力度,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情绪,振作精神,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要求教师适当变化站姿;(2)要用优美的手势正确地表达感情,不能指手画脚,盛气凌人;(3)面部表情要丰富,但不做作,要善于运用喜、怒、哀、乐、爱、恨、怨、叹等表情;(4)要用普通话教学,力求发音正确、语调流畅、抑扬顿挫。6. 教师理解学生表现在哪些方面?(写六条即可)(1) 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学生的心态;(2) 让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决定班级的活动

4、;(3) 选择班干部时,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公开唱票;(4) 遇事能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不打断学生的讲话,不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把话说完;(5) 尊重学生的意愿,而不是以教师的主观想法为中心;(6) 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7)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意见;(8) 给学生机会,给教师提意见; (9)重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多与学生沟通。7教师以情感人,乐于帮助学生的细节要求有哪些?(1)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生动,有幽默感;(2)在讲课的过程中,真诚流露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学生;(3)会多介绍一些课本中没有的事情或问题,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自我;(4)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

5、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5)学生有疑惑时,主动讯问,热情解答。8什么是教师德性?它有哪些表现?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品质,它既是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性凝聚力的品质。教师德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能使教师个人担负起其教师角色的品质;道德意志在履行教育教学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力量;在教师对为师之道体验基础上所形成的内在的、运用自如的教育行为准则 。9、列举富有积极心态的细节行为表现1昂首走路2恰到好处地有力握手;3坐姿要不失身份;4运用手势表现你的进取精神;5声音做到诚挚自然,饱含信心与精力;6坦然的目光会增加你的信心7表现出

6、豪迈的一面;8把积极的思想存入你的大脑;9坐在前排;10将你的步伐加快四分之一;11比别人早到单位;10简述教师道德教育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的重要作用。能使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意义,深刻理解教师所担负的社会职责和使命,确立坚定的职业信念;能促进教师改善劳动态度,敬业爱生,形成良好的教风;能提高教师的行为选择能力和心理素质;能促使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业务素质。11.简述教师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体系教师道德教育具有丰富的内容和体系:从横向看,教师道德教育包括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人格等内容;从纵向看,教师道德

7、教育包括三个基本层次: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12什么是教师职业作风?人民教师应该树立哪些优良职业作风?参考答案:教师职业作风,就是指教师在自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人民教师应该树立以下优良职业作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忠诚坦白,平等待人;发扬民主、团结互助 。13.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获取成就的动机与欲望;求知的欲望与兴趣;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14. 与人交往握手要注意哪些顺序?(1)在上下级之间,应先上级伸出手后,下级才能接握;(2)在长幼之间,应

8、长辈先伸手后,晚辈才能接握;(3)在男女之间,应女方先伸手后,男方才能接握15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教师职业荣誉16、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存在哪些误区参考答案:其一,利用家长其二,排斥家长其三,教师一言堂其四,向家长推卸责任其五,动辄向家长告状。17、简述教师的职业纪律。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2)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3)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4)从一点一滴做起;(

9、5)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 改正错误。18. 简述教师自我更新的主要内容。不断的更新是指,在四个基本的生活方面(身体、精神、心智、社会情感)中如何不断的进行自我更新。(1)身体:适当运动和营养,保持健康(2)精神:荡涤心灵尘埃;(3)心智:不要停止自我教育;(4)社会情感:历练待人处事之道。19.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参考答案:(1) 对因材施教有正确恰当的理解;(2)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3)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4)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5)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

10、因进行处理。20优秀教师有哪些主要特征?参考答案:(1)表现出热情。(2)了解并跟上你专业领域的变化;(3)搞好组织工作;(4) 积极地讲授;(5) 展现一种好的态度;(6) 建立一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7) 制定好教学步骤;(8)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9) 有效的提问能力。二、辨析题1.师德规范体系是由社会道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部分组成的道德错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三个领域。 师德规范体系是由四种基本关系和三个基本层次组成。四种基本关系是: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三个基

11、本层次是: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 所以,这个错误混淆了师德规范体系与社会道德体系的区别。2.教师道德评价的依据就是看教师的道德行为的动机。错误。 教师道德行为是道德动机的结果,动机的内容决定了行为的性质。只有怀着平等爱生之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善良动机,才能产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行为。 但是,对道德行为的评价,不能仅仅依据动机,还要考虑行为的效果,而且要更加检验教师教育实践及其取得的效果。只有考虑道德行为的实际效果,教师道德行为的评价才有现实意义。教师道德评价,必须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所以,光看动机或光看效果,都是片面的。3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先进的教学机器,机器将要代替教师,学

12、校要逐渐消亡。这种看法是否不正确?阐述您的理由。错误。 先进的教学机器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机器代替教师成为可能,说明教学手段的先进。 但是,机器教学永远代替不了教师,不仅因为教学机器的设计和内容程序的编制需要懂得教育规律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学生心灵是不能用机器加工的,只有用教师的思想情感、意志和智慧去感染和熏陶。所以,这种“学校消亡论”是错误的。4. 教师是“打火机”而不是“火柴”正确。 这是因为火柴在点燃的同时自己也变成灰烬,作出了牺牲,而打火机在点燃后还可以充气。教师要在教学中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智慧的火把,自己就需要在平时不断地充气。 学生头脑中的“干柴”多的是,关键是“点燃”。

13、换个词语就是激发、唤醒、启发、引导、促进。这个任务完成了,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自然而然会迎刃而解。因而,教师应该做“打火机”而不是“火柴”5.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此言有一定的道理。 教育不仅仅是改造人,是更注重唤醒人。当一个孩子犯了错,就应该受到一定的惩罚。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为自己的过失负起责任。 但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4、6“作为一名教师就应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如对节假日补课不主动积极,那是师德低下的表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师德规范是每位教师必须遵守的准则,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是一位优秀教师必备的情操。同时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拥有带薪休假的权利,但对于管理者所要求的以侵权为前提的“奉献”,教师完全可以说“不”!知法、守法、用法,更应是广大教师所应有的良好品质。 这种以“奉献、敬业”为借口侵占教师休息权的做法是违法行为,教师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7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学生家长给教师送礼完全是正常的人之常情。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迎来送往,礼尚往来,实属人之常情. 作为教师,其师德状况、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教师的天职和应尽的义务,教好学生更是教师的责任。教师没有理由收受学生的礼。 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者,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而,这些在社会上看来很自然、很正常的人之常情,但在学校里就不合适,这也是学校这个精神特区的特殊之处。 因而把教师接收学生家长的礼物当作人之常情是错误的。8.成功的事业,需要成功的心态。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