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以洪灾为例.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9320332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9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以洪灾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以洪灾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以洪灾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以洪灾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以洪灾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以洪灾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以洪灾为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后篇巩固探究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它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社会属性是指它必须有承载体,即要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才称为灾害。现在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活动有关。据此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C.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D.洪水、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2.下列各组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环境污染、森林火灾火山爆发、台风A.B.C.D.解析:第1题,自然灾害具有复

2、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发性、群发性、潜在性等特征,可以说突发性是自然灾害的特点,但不能说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第2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紧扣“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自然灾害”这两个条件去分析四个选项。环境污染不属于自然灾害;属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只有可能由人类活动(如植被破坏、工程建设、过度开采地下水等)诱发。答案:1.D2.A2017年5月,南方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造成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持续遭受洪涝灾害。据此完成第34题。3.南方多地发生洪灾的原因主要有()地形以平原为主降水较多农业用水少城市排水设施落后A.B.C.D.4.长江干流易发生大洪水

3、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人口、城市密集B.支流众多,河道弯曲C.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D.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解析:第3题,持续的强降雨是发生洪灾的主要原因,同时城市排水设施落后加剧了洪涝灾害。第4题,长江干流易发生大洪水,与河道特征、支流分布状况、流域内的地形和植被情况等自然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答案:3.B4.C下图为某河流域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读图,完成第56题。5.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的变化趋势是()A.减小B.增大C.不变D.波浪形变化6.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疏通

4、河道退耕还牧城市化林地转耕地A.B.C.D.解析:第5题,开始出现灾害水位,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的再现周期约为5年;而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再现周期约为2年,大约缩短了3年;所以,洪水频率有增大的趋势。第6题,林地涵养水源,可以滞留雨水,延长降水后径流入河的时间,减小洪灾发生的频率,但林地转耕地使林地的面积减小,因此洪灾的频率增大。城市建筑物截留雨水的作用非常差,雨水变成径流很快进入河道,使洪灾频率增大。答案:5.B6.C导学号58734098下图是某城市渍水内涝次数的季节变化图。读图,完成第78题。7.该城市可能位于()A.尼罗河三角洲B.巴西高原C.长江中下

5、游平原D.西欧平原8.为减少渍水内涝的发生,该城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改扩建城市的排水设施增加城市的地形坡度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A.B.C.D.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渍水内涝次数主要出现的季节是夏季,但7月渍水内涝次数较少,说明此城市为夏雨型,但7月为伏旱,所以该城市可能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第8题,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有: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等。答案:7.C8.D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

6、际变化图,完成第910题。9.从图中可以看出,1954年、1983年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这两次水灾都是()A.下游排水不畅所致B.暴雨集中所致C.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所致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10.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位于季风气候区东部临海A.B.C.D.解析:第9题,两次水灾的原因都是暴雨集中。第10题,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围湖造田。答案:9.B10.C陷落地震是指因岩层崩塌陷落而形成的地震。下表为中国地震台发布的陕西省榆林市近年陷落地震统计表。据此完成第1112题。时间地点震级

7、震源深度2017年1月13日神木县3.002016年10月1日神木县2.402016年9月17日横山县2.9011.此类地震也可能多发于下列哪个区域?()A.云贵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江南丘陵12.下列可诱发陷落地震的有()山崩滑坡、泥石流溶洞洞顶塌落采矿A.B.C.D.解析:第11题,由材料可知,陷落地震由岩层塌陷引发。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多溶洞,溶洞洞顶塌落可能诱发陷落地震。塔里木盆地和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地层稳定,江南丘陵地质稳定,不易发生岩层塌陷,也就不易发生陷落地震。第12题,溶洞洞顶塌落,可诱发陷落地震;采矿造成地下空洞,易造成矿洞塌陷,诱发陷落地震;大规模山崩、

8、滑坡等也可诱发陷落地震,而泥石流是在具有适当的集水地形,降水丰富及大量松散的碎屑物的条件下发生的,发生在地表,并不能引发陷落地震,故B选项正确。答案:11.A12.B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13.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地形崎岖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地表基岩广布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B.C.D.14.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修建水利工程修建护坡工程清除河道淤泥A.B.C.D.解析:第13题,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夏季滑坡、泥石流灾害非常多,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该地地形崎岖、岩石破碎。第14题,防御措施包括护坡和进行山地植被建设

9、。答案:13.C14.D15.读清代我国死亡千人以上灾害分布图,判断图例中 14表示的自然灾害分别是()A.地震、风暴潮、洪涝、干旱B.风暴潮、干旱、地震、洪涝C.洪涝、地震、干旱、风暴潮D.干旱、洪涝、风暴潮、地震解析:图例1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应该为地震;图例2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应该为风暴潮;图例3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应为洪涝;图例4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应该为干旱。答案:A16.导学号5873409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人民网2017年4月15日消息,2017年一季度,我国自然灾害以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和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

10、生。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95.6万人次受灾,32人死亡, 1 300余间房屋倒塌,11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1.1万公顷,其中绝收0.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8.7亿元。材料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其中水、旱灾害尤为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我国水、旱灾害分布示意图材料三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地区旱灾频次水灾频次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32219松辽平原169357环渤海平原415799黄淮平原8461 407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9492 151(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

11、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由图可明显看出,水旱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且南多北少;北方以华北地区最严重。水旱灾害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南方多水灾,北方多旱灾。第(2)题,注意要求从气候、地形角度分析。第(3)题,河流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做法是加固大堤、疏浚河道。答案:(1)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

12、灾。(2)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江南丘陵地势起伏较大,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3)江南丘陵: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长江中下游平原: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裁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材料二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及自然灾害区划图。我国洪水灾害、风暴潮分布我国干旱灾害分布我国热带气旋与台风运行路线、泥石流灾害、水土流失严重地

13、区分布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将下列自然灾害的字母代号填入第(1)(2)题的相应空格内:A.洪水B.风暴潮C.干旱D.水土流失E.泥石流F.台风(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最广的两种是和。在图四中,地区与地区共有的自然灾害是(多项选择);在地区内、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2)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发生在水圈中的是。(3)干旱与洪涝灾害均较严重的地区有哪些?它们共同的地形特点是什么?简要说明以上各地干旱灾害成因的不同之处。(4)针对我国暴雨洪涝灾害所发生的原因,请你说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有哪

14、些?解析:第(1)题,各地气候、地形、河流等条件不同,各地自然灾害的类型和成因也不相同,防御措施也各有特点。从图一、二、三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分布最广的自然灾害是干旱和洪水。在图四中,地区和地区同为东部季风区,洪水、干旱、台风、风暴潮都时有发生;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现代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区,加上夏季暴雨集中,是我国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第(2)题,在图示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有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干旱和台风,而洪水和风暴潮是发生在水圈中的灾害。第(3)题,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旱涝灾害严重。由于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雨带的推移,进而导致我国旱灾出现的时间差异及地区差异。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及实践经验,说出采取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答案:(1)ACABCFCDE(2)DECFAB(3)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华北平原主要为春旱,原因是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量大,形成春旱。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为伏旱,原因是该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珠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