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体育与健康课.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318321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体育与健康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1体育与健康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1体育与健康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1体育与健康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1体育与健康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体育与健康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体育与健康课.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与健康课(投掷课)教学设计安徽省阜阳市共青中学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投掷课)设 计 方 案一、 教师简介:姓名:张文付 性别:男 民族:汉年龄:33周岁 教龄:10年 职称:中学二级;工作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共青中学。毕业学校:始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后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工作时间:1994年9月。受过奖励:1999年获阜阳市颍州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999年获阜阳市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2000年获阜阳市颍州区“教坛新星”称号;2001年获阜阳市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001获安徽省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2003年被评为阜阳市优秀体育教师;2004年获安徽中小学体育教学精彩片段

2、(录像)一等奖。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区获奖与交流。二、 指导思想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理念,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动脑、动手,自制教具。适当调整、补充、改造教材,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及经验的联系,努力创造适合广大中西部地区体育教学的新思路。三、 教材选择以五个教学领域统领全局,在水平四上,选择形式多样的投掷练习。教学内容设:投准练习;低姿势前抛练习;侧向投掷练习;打“保龄球”练习。四、 教学设计(一) 学生年级:初中二年级(八年级),人数40人,男女各半。(二) 教学时间:2004

3、年12月(三) 教学内容:多种形式的投掷练习。(四) 学习目标: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会多种形式的投掷练习,提高投掷技能,发展上肢、腰腹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3、 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五)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会并能运用23种投掷技术。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合理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六) 运动负荷:中(5070% VO )(七) 教学方法:情境学法,游戏比赛法。(八) 组织形式:(男女生分组练习)投准练习低势前抛练习侧向投掷练习“保龄球”练习。(九) 教具:(1) 废旧自行车外胎7只(2) 装沙矿泉水瓶45支(3) 实心球10个(4) 细铁丝

4、约30米(5) 录音机一台(十) 场地示意图 (十一) 教学过程:1、 战前动员:设置情境(安排本次课的练习内容及组织方法等),女生命名为巾帼队,男生命名为勇士队(队形如图)。2、 战前训练(准备活动):(1) 慢跑活动(按图(2)所示方向进行)说明:男、女生分别依一路纵队的形式,从方位跑进,先把手中的瓶按1米左右间距沿直线放置,然后绕瓶作“S”形跑动,23分钟后,再依次收瓶。(2) 做简易自编自操56节,按图(1)所示队形进行。 (3) 抛接练习提醒学生高度要适宜,注意安全。 3、 战斗开始(1) 炸“调堡”(投准练习),男、女生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队能把炮弹(装沙矿泉水瓶)准确地投入敌人的

5、“碉堡”(自行车外胎)内。练习如图(3)所示。要求: = 1 * GB3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投准方法,按统一口令投掷、捡瓶。= 2 * GB3 通过调整投掷距离来调整投掷难度。(2) 打“坦克”(低姿势前抛练习):鬼子的坦克一辆接一辆地开过来,战士们发射火箭炮,奋力击毁坦克(如图(4)所示)。要求:投弹时重心要下降,炮弹要低平,出手时机要把握住。 (3) 打“飞机”(原地侧向投掷练习):战士们将炮弹射向空中行进中的飞机。(如图(5)所示)要求:= 1 * GB3 侧向投掷,把握时机,争取击中目标。= 2 * GB3 应对学生进行侧面示范展示,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3 * GB3 应采用下蹲姿势前行通过敌机“侦察区”。(增加学生下肢体能练习)(4)打“保龄球”:男女生分组进行打“保龄球”比赛,击倒瓶多者组为胜。(如图(6)所示)。 4、 战斗结束(放松活动):师生共同庆祝战斗的胜利,并唱歌表示庆贺。注意事项:1、 练习过程中,应充分调动体育小干部的积极作用。2、 让学生想办法完成学习目标,使练习既安全有效又充满乐趣。联想:1、 在“坦克”和“飞机”上系上彩带,教学效果是否会更好些?2、 “飞机”是否可以设计成上下两圈相连,便于学生调整投掷角度。五、 结论:本次课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通过设立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使身心得到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