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合集5篇.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931483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合集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合集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合集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合集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合集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合集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合集5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合集5篇 【实用】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合集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写一篇读书心得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读书心得怎么写吗?以下是精心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5篇,欢送大家分享。 读书的年岁,总喜欢闻闻浓重的铅墨味。学生时期,读书杂,没有章法,收益也千奇百怪。自从踏上教育岗位,才开始为书籍定性。也记不清翻阅多少业内丛书,可直击我心灵的可能要数做学生的心灵导师一书。贴合实际的实例,我常常带入自身的人物感情去品读这份教育的心。 那就以浅薄的教学经历,说说我稚嫩的理解: 一、无意的催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时常思考,心灵的导师如何去诠释,最开始让我想到的竟然是催眠。这

2、种由各种不同技术引发的一种意识的替代状态的产物 在我看来就是孩子大脑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从小就被禁锢的世界,一个蚂蚁都可以打败老虎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们教育者一直在寻找的中国孩子的想象力。一个学生认可的老师,一个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的跟着你的思路走从而奠定学生优秀人格的老师绝对是因为你的行为对学生的心理认知起到了一定的震撼作用,这有何不是一种简单的催眠呢! 在开篇第一章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谁偷了你的学习方法中,让我有共鸣的就是13岁男孩考清华的事件,没有惊人的智力,没有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有的仅仅是简单的学习方法、和奇特的自我想象力。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对于想象力的创造我曾利用音乐课做过实验,小

3、学音乐课本里的歌曲的歌词大都比拟鲜明生动,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细致地分析歌词,体会歌词,吟诵歌词,可以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例如:在学习摇篮曲时,有两句歌词是:晚风婆婆轻轻吹,月亮姐姐笑微微,两句拟人化的歌词,笔者对学生进展了引导性的描述:慈祥的晚风婆婆温柔地抚摸着大地,漂亮的月亮姐姐露出迷人的微笑,接着让学生轻柔地朗诵,在脑中形成一副温柔、美好的画面,去体验歌曲的情感,再把情绪带进歌曲中演唱,发现学生较好地把握住了歌曲所要表现的情绪情感。由此可见,启发学生想象力是容易的,其中效果也很明显。 二、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超人 有言道:教育,是从身

4、心发出的爱。可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应该是一座青山,烟雾缭绕,山泉不息。既需要神秘感,也要有亲切度。因此,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的作用。所谓以不正焉能正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可以这样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当代著名教育家余漪老师认为做人师不是做教书匠,对孩子不仅是言教,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可见老师的教育力量更多的是从人格当中来的,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 在20xx年我第一次从教教时期,我担任九年级的化学老师。对于如此年轻的毕业学科老师,学生们心中是拥有浓浓的不

5、信任感的,上课的任意刁难、不认真学习,我但淡然处之,终于,他们对我发起了进攻,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的难题想我寻求解答。幸好,在接下这份重担时,我早已挑灯夜战多晚,问题轻松地被解决了。我知道,我还击的时刻到了,在他们没有准备之时,我和他们约法三章,每天我只承受十道题的询问,但是他们必须承受相应5倍的答题量。学生学会珍惜我给他们的金针,不到火烧眉毛,绝不乱用,自主学习的能力也直线上升。当然伤敌一千,自毁八百,因为非我专业,我每天晚上也不得不陷入了无限的题海中。可为了维护优秀老师的形象,我一直坚持,希望成为学生心中的超人. 三、成为生活中的福尔摩斯 教育工作者常言: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可这是为何呢?

6、我们眼中的吵架、骂人、不学习事件它怎么发生了呢? 身为班主任,这种情况是不可防止的。可是身为灵魂工程师的我们首先要尊重学生,把他们当成成人一样平等看待,在乎他们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我们时常把尊重挂在口上,但一遇到问题,往往就拿出长者的气势,要么严厉批评,要么苦口婆心,惟独少了朋友式的促膝谈心,所以学生也只会把你看成高山仰止的长者,不会把心里话说给你听。再者,我觉得迅速与学生拉近间隔的方法就是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灵是最放松的,也最容易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比方说,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体操比赛活动,我认为就是一次很好的走进孩子的时机,体育课上,我亲自教他们学操。休息时刻和他们围坐一团说

7、说心里话,孩子们有什么想法也就不再避讳我这个当老师的了,有些话即使是学生们自己之间的聊天也不再顾及在旁边的我了。也正如此,我也知道了太多的幕后花絮.在学生看来,那些老师心中的叛逆事件他们也是很苦恼的,年轻的愤怒没有适当的宣泄口并还要回收太多老师的批评。压抑让他们做出太多不理智的行为,这让他们面对亲爱的老师和家长只能带上面具,全副武装,才有了让老师头疼的一幕一幕。在我任教期间,我鼓励孩子创立真心话信箱,让子的真心话寄到陌生人的的手里给与答复,宣泄自己的情绪,当然,身为班主任的我成为了这个大家明明知道、却从不说破的陌生人. 四、教育的航船,掌好舵盘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是我们的本分,授业是根底,传道

8、才是根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鼓励和鼓舞。当教师走入学生的心灵,用和风细雨浇灌出美丽的花朵,世界也变得五彩斑斓。在教学的同时要交给学生如何处理在生活上学习中的方式方法,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教,要经常地将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学生接触,老师做正面的引导,从思想上诱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从生活上引导,为学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根底;从学业上指导,为学生搭建通往成功的阶梯;从心理上疏导,培养学生安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从教仅仅两年的我,一直都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道德行为标准,也一直在思考,好老师的标杆最好订在哪儿,两年的教学生涯虽然没有让我得到想要的答案,但在以后的教

9、学生涯中,我一定继续钻研,用青春铸华章,让祖国的花朵盛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早就听说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我仔细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对我们教师很有借鉴作用。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下面就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薄的体会: 在第二条建议“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中,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要读书,每天不连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如果你还要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所从事的这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你

10、所具备的知识海洋的沧海之一粟,这样在教学生活中你才能面对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你不会将你的工作当成一种负担。看到这条建议,我回想一下自身,毕业后参加工作到现在,自己真正读过几本书呢?除了教学必备的几本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外,其他的书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在第三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学会观察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他说,观察对学生来说的重要就像空气、阳光、水分对于植物生长一样不可或缺,他说观察是智慧的重要源泉,他还形象的将观察比作是思考知识和识记知识之母。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发现,个别学生之所以学习跟不上别人,就是缺乏观察或者不会观察的缘故。比方我们的物理,很多的题目就生活实际,如果每个

11、学生都学会留心观察,注意思考,那么很多题目就会显得非常简单,而恰恰在这方面,许多学生过不了关。这里面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恐怕更多地还是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 实际上乐于观察世界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我们许多成年人没有看到的细节,他们会为花的无声开放而欣喜,会为雨后躺在地上的一条蚯蚓而担忧。可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却逐渐失去了这种兴趣。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善于观察,注意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 第二十一条建议“兴趣的秘密何在”是谈兴趣的,关于兴趣,我们当老师的,有太多的话要说,谁都知道,兴趣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根底,是学生掌

12、握知识的动力。而看看我们现在实际的教学生活,恐怕抱怨最多的就是,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自己教课也提不起兴趣。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现实的根本问题。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主要从上课的角度向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我们要将课上得有趣,何为有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冲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正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种对课的描述很令人向往,说实话,要想使每一节课上得让学生感兴趣,也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样说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还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

13、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学生没有兴趣,我想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自问一下,你自己对所讲的知识有兴趣吗,你有没有想过方法去创设情景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这里面我引用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这里,我想到这一条建议更多地是促使我们思考,教师如何保持对知识的兴趣,并且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我们首先做到了,才会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不去做伤害学生心灵的事,才不会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 第二十二条建议“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

14、赋素质才会得到开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方向或者开展,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你首先要有这个意识,希望老师们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他还指出,你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有你所教的学生,例如一个班,两个班等,还应该有“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当成自己将来所从事研究的方向,当成一门科学来攻读。对这一类学生,教师要采取要善

15、于动脑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保持他们的兴趣,来促使他们在这门学科上更深入的思考。但不管怎样说,我们总会碰到在教学中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经常会听到老教师讲这样的话: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考不及格,这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态度。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作为教师碰到这样的学生首先就要思考,是什么促使学生变成了这个样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感和规律性的

16、心情。 第三十三条建议是写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年青教师的。归纳一下大概有三点: 1、必须点滴地积累起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 2、要培养自己有一颗敏感的心灵。 3、要积累起一定的习题集。 这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特别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在这条建议里,他又提出了读书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的意义。他建议大家每个月要买三本书,一种是关于自己学科的,一种是关于人物传记的,还有一种是关于心理咨询学方面的书。这三种书对于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买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读,那么读又是为了什么呢,除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之处,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己的智力大厦。读到这里,我有些惭愧,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