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31399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植物中氮、磷、钾的测定包括待测液的制备和氮磷钾的定量两大步骤。植物全氮待测液的制备通常用开氏消煮法(参考有机肥料全氮的测定)。植物全磷、钾可用干灰化或其他湿灰化法制备待测液。本书介绍H2SO4H2O2消煮法,可用同一份消煮液分别测定氮、磷、钾以及其它元素(如钙、镁、铁、锰等)。一、植物样品的消煮(H2SO4H2O2法)方法原理植物中的氮磷大多数以有机态存在,钾以离子态存在。样品经浓H2SO4和氧化剂H2O2消煮,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有机氮和磷转化成铵盐和磷酸盐,钾也全部释出。消煮液经定容后,可用于氮、磷、钾等元素的定量。本法采用H2O2加速消煮剂,不仅操作手续简单快速,对氮

2、磷钾的定量没有干扰,而且具有能满足一般生产和科研工作所要求的准确度,但要注意遵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防止有机氮被氧化成N2或氮的氧化物而损失。试剂:(1)硫酸(化学纯、比重1.84)(2)30%H2O2(分析纯) 操作步骤:(1)常规消煮法 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准确至0.0002g)装入100ml开氏瓶的底部,加浓硫酸5ml,摇匀(最好放置过夜),在电炉上先小火加热,待H2SO4 发白烟后再升高温度,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稍冷后加6 滴H2O2,再加热至微沸,消煮约710 分钟,稍冷后重复加H2O2 再消煮,如此重复数次,每次添加的H2O2 应逐次减少,消煮至溶液呈

3、无色或清亮后,再加热约10 分钟,除去剩余的H2O2,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无损转移入100ml 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定容(V1)。用无磷钾的干燥滤纸过滤,或放置澄清后吸取清液测定氮、磷、钾。每批消煮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和方法的误差。(2)快速消煮法 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称准至0.0002g),放入100ml 开氏瓶中,加1ml水润湿,加入4ml 浓H2SO4摇匀,分两次各加入H2O2 2ml,每次加入后均摇匀,待激烈反应结束后,置于电炉上加热消煮,使固体物消失成为溶液,待H2SO4发白烟,溶液成褐色时,停止加热,此过程约需10 分钟。待冷却至瓶壁不烫手,

4、加入H2O22ml,继续加热消煮约510分钟,冷却,再加入H2O2 消煮,如此反复一直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一般情况下,加H2O2总量约8-10ml)再继续加热5-10分钟,以除尽剩余的H2O2。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定量地转移入100ml 容量瓶中,定容(V1)。同时做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方法误差。注释:植物体内的钾以离子态存在于细胞液或与有机成分呈现松散结合态。因此,若只测定钾时,可采用简易的浸提法制备待测液。浸提剂可用0.5mol/LHCl或2mol/LNH4AC0.2mol/LMg(OAC)2 溶液,也可用热水。所用的H2O2 应不含氮和磷。H2O2在保存中可能自动分解,加热和光照能促

5、其分解,故应保存于阴凉处。在H2O2中加少量H2SO4 酸化,可阻止H2O2分解。二、 植物全氮的测定(半微量蒸馏法和扩散法)方法原理 植物样品经开氏消煮、定容后,吸取部分消煮液碱化,使铵盐转变成氨,经蒸馏和扩散,用H3BO3 吸收,直接用标准酸滴定,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试剂:(1)40%(m/v)NaOH 溶液称取工业用氢氧化钠(NaOH)400g,加水溶解不断搅拌,再稀释定容至1000ml 贮于塑料瓶中。(2)2% H3BO3指示剂溶液称取20g 硼酸加入热蒸馏水(60)溶解,冷却后稀释定容至1000ml,最后用稀盐酸(HCl)或稀氢氧化钠(NaOH)调节pH 至4.5(定

6、氮混合指示剂显葡萄酒红色)。(3)取标准溶液C(HCl 或1/2 H2SO4)=0.01mol/L(4)碱性溶液(5)定氮混合指示剂。称取0.1g 甲基红和0.5g 溴甲酚绿指示剂放入玛瑙研钵中,加入100ml95%酒精研磨溶解,此液应用稀盐酸(HCl)或氢氧化钠(NaOH)调节pH 至4.5。(6)0.02mol/L 盐酸标准溶液。取浓盐酸(HCl)(比重1.19)1.67ml,用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00ml,然后用标准碱液或硼砂标定。操作步骤:(1)蒸馏法 吸取定容后的消煮液5.0010.00ml,(V2,含NH4N 约1ml),注入半微量蒸馏器的内室,另取150ml 三角瓶,内加入5ml

7、2% H3BO3指示剂溶液,放在冷凝管下端,管口置于H3BO3 液面以下,然后向蒸馏器内室慢慢加入约3ml40%(m/v)NaOH 溶液,通入蒸气蒸馏,(注意开放冷凝水,勿使馏出液的温度超过40)待馏出液体积约达5060ml 时,停止蒸馏,用少量已调节至pH 为4.5 的水冲洗冷凝管末端。用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至由蓝绿色突变为紫红色(终点的颜色应和空白测定的终点相同)。用酸标准溶液,同时进行空白液的蒸馏测定,以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2)扩散法 吸取定容后的消煮液200500ml(V2,含NH4N0.050.5mg)于10 厘米的扩散皿外室。内室加入2%H3BO3指示剂溶液3ml,参照土壤碱解氮

8、测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扩散和滴定,但中和H2SO4 需用40%NaOH 溶液2ml,扩散可在室温下进行,不必恒温,室温在20以上时,放置约24h,低于20时,须放置较长时间。在扩散期间,可将扩散皿内容物小心转动混匀23 次,加速扩散,可缩短扩散时间。在测定样品的同时,须在同一条件下做空白试验。结果计算全N%=C(V-V0)0.041100/(mV2/V1)式中 C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V滴定试样所用的酸标准液,ml;V0滴定空白所用的酸标准液,ml;0.041N 的毫摩尔质量,g/mmol;m称样量,g;V1消煮液定容体积,ml;V2吸取测定的消煮液体积ml。三、植物全磷的测定(钒钼黄吸光光

9、度法)方法原理 植物样品经浓H2SO4 消煮使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磷酸盐。待测液中的正磷酸与偏钒酸和钼酸能生成黄色的三元杂多酸,其吸光度与磷浓度成正比,可在波长400490nm处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磷。磷浓度较高时选用较长的波长,较低时选用较短的波长。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可在室温下显色,黄色稳定。在HNO3,HCl,HClO4 和H2SO4 等介质中都适用,对酸度和显色剂浓度的要求也不十分严格,干扰物小。在可见光范围内灵敏度较低,适测范围广(约为120mg/L,P),故广泛应用于含磷较高而且变幅较大的植物和肥料样品中磷的测定。试剂:(1)钒钼酸铵溶液 25.0g 钼酸铵(NH4)6Mo7O244H

10、2O 分析纯溶于400ml 水中,另将25g 偏钒酸铵(NH4VO3,分析纯)溶于300ml 沸水中,冷却后加入250ml 浓HNO3(分析纯)。将钼酸铵溶液缓缓注入钒酸铵溶液中,不断搅匀,最后加水稀释到1L,贮入棕色瓶中。(2)6mol/LNaOH 溶液 24gNaOH 溶于水,稀释至100ml;(3)0.2%二硝基酚指示剂0.2g 2,6二硝基酚或2,4二硝基酚溶于100ml 水中;(4)磷标准液C(P)50mg/L0.2195g 干燥的KH2PO4(分析纯)溶于水,加入5ml 浓HNO3,于1L 容量瓶中定容。操作步骤:吸取定容、过滤或澄清后的消煮液10.00ml(V2 含磷0.050.

11、75mg)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2 滴二硝基酚指示剂,滴加6mol/LNaOH中和至刚呈黄色,加入10.00ml 钒钼酸铵试剂,用水定容(V3)。15分钟后用1cm 光径的比色杯在波长440mm 处进行测定,以空白溶液(空白试验消煮液按上述步骤显色)调节仪器零点。标准曲线或直线回归方程 准确吸取50mg/L P 标准液0,1,2.5,5,7.5,10,15ml 分别放入50ml 容量瓶中,按上述步骤显色,即得0,1.0,2.5,5.0,7.5,10,15mg/LP 的标准系列溶液,与待测液一起测定,读取吸光度,然后绘制标准曲线或求直线回归方程。结果计算全P%C(P)(V1/m)(V3/V2)

12、104式中 C(P)从校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得的显色液中磷浓度,mg/L;V3显色液体积,ml;V2吸取测定的消煮液体积,ml;V1消煮液定容体积,ml;m称样量,g;104将mg/L 浓度单位换算为百分含量的换算因数。注释显色液中(CP)1-5mg/L 时,测定波长用420nm;520mg/L,用490nm。待测液中Fe3+浓度高的选用450nm,以消除Fe3+干扰。校准曲线也应用同样波长测定绘制。一般室温下,温度对显色影响不大,但室温太低(如15时,需显色30分钟,稳定时间可达24小时;如试液为HCl,HClO4 介质,显色剂应用HCl 配制;试液为H2SO4介质,显色剂也用H2SO4配制。

13、显色液酸的适宜浓度范围为0.21.6mol/L,最好是0.51.0mol/L,酸度高显色慢且不完全,甚至不显色,低于0.2mol/L,易产生沉淀物,干扰测定。钼酸盐在显色液中的终浓度适宜范围为1.610-310-2mol/L,钡酸盐为810-52.210-3mol/L。此法干扰离子少,干扰离子是Fe3+,当显色液中Fe3+浓度超过0.1%时,它的黄色有干扰。可用扣除空白法消除。UV254测定一、实验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1cm 石英比色皿。真空抽滤机。过滤装置:孔径为0.45m 的滤膜。清洗滤膜和过滤装置时应保证至少50mL 不含有机物的清洗水通过滤膜。清洗水:DOC 含量低于0.3mg/L

14、的双蒸馏水。二、操作过程水样的制备:将水样通过过滤装置,去除水中悬浮物质和非溶解性有机物。分光光度法测定:以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在254nm 波长、室温下测定。色度测定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测定颜色的方法。本标准测定经15min澄清后样品的颜色。pH值对颜色有较大影响,在测定颜色时应同时测定pH值。 1.1 铂钴比色法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78871985水质颜色的检验和测定。铂钴比色法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 1.2 稀释倍数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两种方法应独立使用,一般没有可比性。 样品和标准溶液

15、的颜色色调不一致时,本标准不适用。 2、定义本标准定义取自国际照明委员会第17号出版物(CIE publication No.17),采用下述几条。 2.1 水的颜色 改变透射可见光光谱组成的光学性质。 2.2 水的表观颜色 由溶解物质及不溶解性悬浮物产生的颜色,用未经过滤或离心分离的原始样品测定。 2.3 水的真实颜色 仅由溶解物质产生的颜色。用经0.45m滤膜过滤器过滤的样品测定。 2.4 色度的标准单位,度: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和1mg铂以六氯铂()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二、铂钴比色法1、原理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颜色标准溶液,与被测样品进行目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即色度。 样品的色度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的度值表示。 注:此标准单位导出的标准度有时称为“Hazen际”或“PtCo标”GB 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cn单位铂钴色号)、或毫克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